09.03 浙江日報:自如的迴應不夠真誠

浙江日報:自如的回應不夠真誠

在外打拼的人多少認同一句“房子是租來的,生活是自己的”。但這兩天,一篇刷屏的文章直指亂象橫生的長租公寓:一位阿里員工因為生前租了自如的甲醛公寓,因而得白血病身故。

公允地說,文中所提的甲醛超標與白血病之間的因果關係未經明確論證,但有“前科”的自如在洶湧的輿論之下難以脫得了干係。所以,鏈家董事長左暉通過朋友圈回應,“所有的批評我們都會收下,所有的責任我們都會承擔”。

不禁要問一句:每次都要以人命來倒逼某些企業整改,這樣的代價,是否太沉重?試想,若不是這篇文章有太多刺激公眾神經的元素,自如公寓甲醛超標的問題,會不會隨著其一紙大義凜然的公告而淡出公眾視野?

8月31日凌晨,自如官方曾發佈公告稱:“這一次,我們絕不自憐自怨,更不容許‘無恥’加身!”面對意料之外的新輿情,不出所料,自如官方發佈了一份充滿“人道主義”的回覆,除了配合調查、安撫家屬外,還附帶向引爆輿情的文章作者喊話。最令人窒息的操作是,這份官方發佈的回覆是禁止評論的,整個一副“你能拿我怎麼樣”的架勢。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此心虛的公告與掩耳盜鈴無異,直面公眾質疑更是無從談起。

見過不少企業曾信誓旦旦地發佈公告以及之後並未按企業“預設”劇本走向的輿情,筆者有一個大膽的判斷:大多企業都深諳互聯網生存法則,但遺憾的是,危機公關這門課可能得重修。官方第一時間的公告重不重要?答案毋庸置疑,但公告回應僅僅是第一步,如何用實際行動兌現承諾、重新建立社會信任才是重頭戲。

我們深知,一些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要遭遇一些輿情與危機。舉個例子,今年星巴克咖啡曾被曝“種族歧視”——兩名非裔男子想借用衛生間但遭拒絕,事情一經網絡發酵便一發不可收拾。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親自道歉,並關閉全美約8000家星巴克門店,對所有員工進行“反種族歧視”培訓;同時,與此前兩名非裔男子達成和解,並資助他們上大學。總結下來也簡單,承認、道歉並擔責,確保每一個過程都能接受公眾的監督。回過頭來,像自如這般回應,只能說是沒有多少誠意了。主動切斷與外界的關聯之後,官方所有的承諾,在公眾眼裡不過是鏡花水月!

其實,自如這般例行公事式的回應,多半也反映了一些企業的通病:口頭承諾多,實際行動少。有些一家獨大的企業總仗著行業地位,有恃無恐地幹著些店大欺客的勾當,置公眾輿論於不顧。奉勸一句,此刻的自如也好,別的長租公寓也罷,安全問題已經觸及公眾底線,少拿些文案滿分的公告來忽悠人,你們需要做的是把承諾整改的每一步都置於公眾視野之下,讓公眾以可見的標準形成判斷,再決定是否重塑信任。否則,公眾可以選擇拒絕你們的品牌,哪怕一家獨大,也會有行政和司法的力量施以重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