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4

西貝超級肉夾饃的這一做法,與最近不少快餐的做法相似, 比如深圳的小女當家、廣州的小凡家、追求了10年快節奏的中式快餐品牌 72 街……它們放棄了“成品+現場復熱”或“半成品+現場急火快炒”,選擇了“明檔現炒”。

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急火現炒的快餐時代,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過因為餐飲的創新與業態的迭代沉寂了好多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們都瞭解,看到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在國內攻城略地,中式快餐紛紛選擇將“標準化”奉為圭臬。

發展至今,“標準化”這個詞聽起來一點都不新鮮,從業者對於“標準化”的定義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中餐能不能做標準化? 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許多餐飲企業的驗證,比如真功夫、劉一手、海底撈、德克士、鄉村基……最終的結果是,中餐並沒有完全的標準,除了南北口味差異、採購的原材料區別大,在產品的烹飪環節,企業難以劃分標準化的品質紅線,因為廚師烹飪菜餚時候的時間與火力做不到標準控制,同樣一個“標準化”,對西餐與中餐來講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中餐只能借鑑西餐的標準化,不能照搬。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落在實際操作中,西餐採用的“成品+現場復熱”或“半成品+現場急火快炒”,不僅不適合中式快餐,反而泯滅了中餐的特色。 消費者之所以對中餐“現炒”尤為痴迷,一是因為“現炒”菜品的熱氣,與加熱方式產生的菜品,有著口感上的區別;二是口味上,過於標準化的菜品味道恆久不變,而現炒這是因為廚師人為的把控,在大體標準範圍內有著少許的層次差別。這兩者,也許就是老饕食客口中的“鍋氣”。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傳達到商家這裡,就是業績下滑,甚至關門大吉。原本,包括真功夫、永和大王、味千在內的快餐連鎖品牌曾經都以“1000 家店”為發展目標,可現在全部停下了瘋狂擴張的步伐,味千甚至在去年上半年關了 13 家店。

因此,在這波消費升級下,不改變對於快餐來講等同於“等死”——幾乎所有的連鎖快餐品牌都在升級。 72街總裁周明認為,應該從消費者的第一考慮的因素入手,也就是口味。他在經營中發現,味道好、選擇多已經成為了消費者對快餐的新需求。

消費者需要不是套餐,而是更多的選擇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光現炒不足以改變口味,72街同時升級著配套的供應鏈。 周明認為,口味升級離不開新鮮食材,要解決食材新鮮度,供應鏈是關鍵。以往連鎖快餐的標準做法是使用冷凍肉,解凍加工後再冷凍送到餐廳,餐廳再解凍使用,這個“冷凍--解凍--冷凍--解凍”的雙循環過程通常要走15天甚至更久,使食材的口感風味大打折扣。有鑑於此,72街CHEF啟用 48小時冷鮮生產製:下單--採購--生產--配送--烹飪,一切步驟均在48小時完成,以解決食材新鮮度問題。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消費者需要不僅是好味道,還有服務與體驗

但僅僅升級口味,不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門店翻新、增加數字化設備、更新視覺系統,或者增加健康菜品都是比較普遍的做法。 世邦魏理仕華東區顧範紅娟是這樣描述快餐改變的:“餐飲行業正在經歷這樣一個(年輕化的)浪潮,無論是從設計、或者食物的品相,包括服務,都要適應這個潮流。”

它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服務體驗的需求。也許,你會問有必要嗎?我想美國市場可以告訴你答案。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以麥當勞為代表的傳統快餐與以 Chipotle 為代表的快速休閒餐廳,在商業模式上有很多地方是完全相反的:前者代表標準化、流程化、全球化,滿足消費者“吃飽”的需求;後者代表個性化、多樣化、本土化,滿足消費者“吃好”的要求。

西貝超級肉夾饃明檔現炒,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反觀國內,72 街、谷田稻香、小女當家等快餐品牌所作的改變,類似於美國快休閒餐廳的模式——比傳統快餐隆重一分,又比正餐輕鬆一點,而背後的緣由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畢竟,用餐對新一代的消費主力軍來說,不再是為了充飢,而是集滿足社交娛樂、生理需求、自我取悅等需求為一身的消費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