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都這個年代了,拐彎抹角談“性”依然是絕大多數人的遭遇

都這個年代了,拐彎抹角談“性”依然是絕大多數人的遭遇

此前,好奇心研究所做過一項關於“野生性教育方式有可能有哪些誤區”的調查,發現不少亂七八糟誤導人的所謂“性教育”方式。“電視上很少見到安全套廣告,但滿大街都是人流廣告”“青春片裡的青春動不動就表現為意外懷孕墮胎的殘酷物語”之類的荒謬現象挺大程度上來自於人們還是多多少少地把性當成一個不可說的話題。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可能做到完全迴避和性有關的話題,因此在關於“避諱談‘性’給你帶來過哪些糟糕體驗”的開放式調查中,我們從 2251 次表態裡發現了不少花式避諱方式以及它們帶來的困擾:

是和爸媽的互動(爭吵)的永恆主題

Reddit 上有一個主題為“你和父母在性方面都進行過哪些交談”的討論帖,發言包括“8 歲的時候第一次問爸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就被科普了正確答案”“10 歲的時候開始被媽媽警告小心周圍那些男孩子”。不過在我們名為“關於‘性’,你和你爸媽之間的交流都是啥樣的?”的開放式調查中,得到最多贊同(561 人)的表態是“沒有什麼交流”。而贊同數排在第二的表態是,小時候看到電視劇裡的親密片段爸媽會趕緊換臺,現在換做我比較不好意思,要麼換臺要麼眼睛看別處。

以及,在和爸媽有相關交流的那些答案中,挺多看起來可不怎麼愉快:

  • 對於和性有關的問題,給小孩子的回答模板永遠都是“你長大就知道了”;
  • 不直接談性,但用不用棉條、打不打 HPV 疫苗、吃不吃短效避孕藥……都可能上升到價值觀人生觀衝突;
  • 婚前性行為、和不止一個人發生過性關係是“髒”,女生和男友發生性關係是“虧了”。甚至和男朋友出去旅遊需要過夜,父母都要以種種旁敲側擊的方式阻止,真正的原因就是不肯說出口。

哪怕是日常交流也需要能懂各類潛臺詞

一個展現語言博大精深的短句是“有沒有那個?” ,在不同的語境中“那個”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談話雙方往往靠會心一笑的方式表示明白了彼此的意思。但習慣了有什麼話都直說的人只想望天而問“那個到底是哪個啊?”除此之外,人們還可能在這些情況下使用暗語,導致無法交流或更嚴重的問題:

  • 去婦科體檢先被問“有沒有結婚”,再被問“有沒有男朋友”,只是為了瞭解性經歷卻非要問得如此隱晦且不清不楚,沒聽懂導致 ta 換好幾種方法問,氣氛異常尷尬;
  • 告訴爸媽自己有對象之後,立刻被提醒不要有婚前性行為,說法是“別急著在一起啊”;
  • 和男性發小出去旅遊,發小媽媽叫他“注意安全,保護女孩子”,然後接著說“你還小,承擔不起當爸爸的責任”;
  • 覺得性行為中“半推半就”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堅信女孩子說“不”不一定是拒絕。
都这个年代了,拐弯抹角谈“性”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遭遇

被性侵犯的人不出聲,對女性不尊重的人卻毫無顧慮

在前陣子媒體爭相報道一波又一波的#MeToo 行動時, Fivethirtyeight 採訪了幾位研究性別和性心理學,法律和傳播領域的專家,他們普遍認為首先“搞清定義”是重要的。比如到底怎樣叫性侵犯、不必要的性關注、性強制,又有哪些行為已經構成了性別敵意。不過在避諱談性的環境下,這些概念可能很難被在日常交流中公開討論、界定清楚。結果可能是:

  • 小時候碰到過怪叔叔,十幾年後才第一次能準確告訴別人發生了什麼;
  • 女生受到性騷擾、性侵犯卻不敢說出來,靠強權威脅別人的人毫無顧慮,說出被性侵經歷的人卻遭到“蕩婦羞辱”;
  • 從初中起男孩子們就避諱以直接的詞彙和語氣談性,卻用各種曖昧的神情講自以為好笑的黃段子,甚至把能夠隱晦地講出、聽懂它們當成熟。

有話直說的人卻被當異類

最奇怪的是,在這麼多種誤區下,人們習慣了遮掩與暗示,卻把有什麼話直說、認真談性和對待性的人當成了異類,比如:

  • 每次都以一個很官方的語氣說性交、陰莖、陰道,而不是使用各種不明所以的代稱,然後,我就被拉黑了;
  • 大學時買安全套被拍照發到班群裡,被好多人投以異樣目光;
  • 在宿舍看《21 世紀性愛指南》之類的紀錄片被嘲笑了好久,大家互相私下裡傳 A 片資源卻被覺得沒什麼。

題圖、插圖來自:Giphy©The Simpsons、Giphy©Friends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