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三招教你掌握住歌唱聲音的共鳴點

【三招教你掌握住歌唱聲音的共鳴點】

在很多聲樂教師的授課中,“聲音的點”或者“支點”是經常出現的術語,這是一個既簡單又難懂的歌唱感覺。“點”是對歌唱感覺的形容,這種形容是將複雜的歌唱肌肉的技術,概括抽象為一種感覺,一般稱為支點。同時也是對歌唱聲音質量的一種想象,稱為“聲音的共鳴點”。不同的聲樂流派對聲音點的安放是不同的。最常見的是將聲音的點想象在面罩,或眉心處。經過我的教學與實踐,總結歌唱的點要有三個,才能保證歌唱狀態的整體平衡。

三招教你掌握住歌唱聲音的共鳴點

首先是氣息支點。氣息支點位置在腰部或小腹,或者同時存在。演唱者要時刻感覺到腰部與小腹肌肉緊張。肌肉力量用在點上。可以通過半蹲的姿勢來感受腰腹的支持點。

第二是胸腔支點。胸腔支點是位於襯衫的第二個紐扣處。這個支點沈湘教授和金鐵霖教授在教學中都有提到過。歌唱時感覺胸口第二個紐扣處如小提琴揉弦般的聲音震動。這樣對於歌唱者喉嚨的穩定,胸腔共鳴的獲得都有著很好的幫助。

三招教你掌握住歌唱聲音的共鳴點

第三個支點便是頭腔支點,也可以理解為面罩支點。我感覺是在鼻翼兩側,或者感覺在歌唱者的面罩的正前方有一個聲音的焦點。這個支點的形成要依靠面罩肌肉的積極收縮,興奮的抬起獲得。歌唱者可以體會哭泣時的面部肌肉動作走向,來獲得面罩支點的感覺。(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三招教你掌握住歌唱聲音的共鳴點

在演唱的過程中,這三個支點相互配合,互為條件,缺一不可。三個支點都要照顧到是建立整體的歌唱狀態的必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