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G5《法制與人治》

法制和人治在當今社會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

法制:法律和制度的總稱

人治:指依靠個人權威性和個人崇拜的作用來管理政權實行政治統治,人治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昏君與明君的區別。

——————————————————————————

法制不是花拳繡腿的口舌,是令必行,政必果的科學,所以法制的概念,不是現在某些人腦袋裡面的最好連細菌都要徹底消滅,法制是有令在先,你觸犯了就是違法了,就會被處罰,後發制人。

可是常識要注意,細菌要留一點,如果你離開的細菌你也活不成了,比如沒了壞,你好的參照哪裡來,你必將活進迷失的世界中,

如果令錯了咋辦?

令錯了就說明那個人在玩花拳繡腿,考慮不周,比如商鞅的城門立柱,立的令,扛木頭走到另外一個城門,獎十金,朝令夕改就是法的最大失敗,必須要言必信,行必果。城門立柱,也是一種政府公信力的體現,讓大家相信政府言出必行,達到相信的目的。

——————————————————————————

人治是要有條件的

條件就是橫空出世,出世後連放三把火,才可以達到要求,條件是張飛這個每天居功自傲的大老粗,也無條件心甘情願服從了。

孔明出山,劉備要把尚方寶劍交給孔明,張飛第一個跳出來拔出寶劍,架在孔明脖子後,不服,魅力就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後來孔明的三把火燒過,今後誰敢說不讓孔明管事,張飛第一個不願意

三把火分別是,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這也是後來人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由來,三把火就是通過解決一系列複雜問題,達到一種能力的展現,讓別人佩服,然後默認地位的存在。

還有一點需要明白,張飛的不是愚忠,是眼睛雪亮的結果,因為比較出的結果,沒比較沒結果,小比較小結果,大比較大結果,每一次諸葛亮的能力展示,張飛一做對比,立馬心悅誠服。

這就是人治達到的效果,這個條件完成,就通過能力,收服人心的過程,然後管理政權實行統治。

——————————————————————————

現代社會中,法制中也要有人治,這樣相輔相成,才是最好的。

G5《法制與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