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幼升小,家長應該做那些準備?

隨著進入夏天,又要一批小朋友要升入小學了,小學的學習生活和幼兒園截然不同,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會不適應小學的學習,也有很多家長來諮詢筆者該做那些準備,今天筆者就一一和大家分析一下。

一、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幼兒教育是在遊戲和活動中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表現出很強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學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教師是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教學的,與幼兒園教育相比,知識性較強。剛入小學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賴性,行為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例如,我們發現有這樣一些學生,剛入學幾天,因好奇心強,上學特別積極,渾身是勁,可是沒過多久,熱情就冷淡了,特別想念幼兒園,哭著要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學。這就是我們小學教育中常見的 "戀園"現象。"戀園"現象表明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還在懷念幼兒園的生活方式。此時,做家長的千萬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罵一頓,而應該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靜心耐心教育、引導孩子,從心理上和思想上與孩子取得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調節生活規律。可以帶他去幼兒園看看,請教過他的幼兒園老師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談談心,瞭解他遇到的困難,幫他解決困難;還可以講講身邊同齡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話故事,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增強信心。

二、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做準備

孩子在上小學前,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一些上學的習慣,比如說:成人說話時,孩子認真聽,不插嘴(入學後能專心聽講),讓孩子獨立整理自己的物品(入學後能獨立整理學習用品,保管物品),每天在規定時間裡完成一些小任務(入學後能按時完成作業),能堅持看書、繪畫、寫數字、做入學準備習題30分鐘。(入學後能一節課安心堅持不做小動作)

養成這些習慣後,孩子就可以更加適應小學的學習。

三、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除了在心理和習慣上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的學習,家長還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們身心健康;營養飲食包括麵包、穀類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魚等以及相關的替代品(雞蛋、豆製品),牛奶、奶酪、酸奶等,應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一切。

綜上所述,孩子從幼兒園邁入小學,是孩子長大的標誌,孩子肯定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家長不要去指責孩子,而是要進行疏導,幫助孩子度過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幼升小,家長應該做那些準備?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觀點,您要是有不同觀點,歡迎在下面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