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消失的傳統老手藝——彈棉花


彈棉花,又稱“彈棉”、“彈棉絮”、“彈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歷史悠久,我國至遲在元代即有此業,時至今日仍有操此行業者;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為人彈棉絮,俗稱“彈棉郎”;另有同名電影歌。

彈棉花 彈棉花 半斤彈出八兩八 舊棉花彈出新棉花 彈好了棉花姑娘要出嫁……

還記得這首朗朗上口的童謠嗎?記憶中,在彈花匠悠長的吟唱中,伴隨著檀木榔頭錘擊繃弦的聲響,如雪花般潔白的棉絮便開始在眼前起舞飛揚。那一聲聲弦響,沉醉了孩子們,也溫暖了十里鄉親……

如今,鄉野裡再難尋彈花匠的身影——畢竟這是一個既費力又不賺錢的行當。但彈花匠帶給我們的那份溫暖卻永遠留存於記憶之中……

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雖然如今的城市裡已經不多見了,但是40歲以上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彷彿就是一種魔術,讓孩子們驚訝不已。而那時候的彈棉花工匠們也都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

“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雪花飄”這是彈棉花工匠們對自己的手藝的一種詮釋,也是人們對他們的勞動最為形象的比喻。

從上世紀末起,彈棉花這個老手藝就已經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因為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家裡蓋的,已經不僅僅是老的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品種繁多、色彩斑斕的各種各樣腈綸被、九孔被,對於這些方便簡單又暖和的玩意兒,大多數人還是認同的。同時彈棉花的手藝也慢慢的被機械化操作所代替,這裡便是一個機械化工廠,生產效率是手藝人的幾十倍。


消失的傳統老手藝——彈棉花

消失的傳統老手藝——彈棉花

消失的傳統老手藝——彈棉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