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十堰」在熟悉的地方遇見未知的自己!十堰,遠比你想象中更好

「十堰」在熟悉的地方遇見未知的自己!十堰,遠比你想象中更好

我們長大之後去遠方,一路上見到更多的風景,有了自己的追求,有時會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審視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家鄉。如今回到這熟悉的地方,卻發現家鄉變了,那個構築起童年美好記憶的地方,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曾經熟悉的故鄉,讓人熟悉卻又陌生起來。

■記者 張雯


故事一:有了高鐵雙城生活不是夢

姓名:田先生

年齡:41歲

職業:公司老總

“記憶裡還是那種老站房,如今站在這兒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很夢幻……”一出漢十高鐵站,田先生在廣場駐足,不由得感嘆道,離開十堰5年多,如今回到熟悉的故土,他被家鄉的變化深深觸動。

今年41歲的田先生家住張灣區41廠,5年前,他離開國企,來到武漢創辦了一家小型醫療器械公司,而他的家人因為工作、上學等原因,仍留在十堰生活。

在漢十高鐵開通之前,田先生每次回家乘坐動車需要4個多小時,乘坐大巴需要近8個小時。

交通不便加上業務繁忙,他一般一個月才回家一次。2019年11月,漢十高鐵開通後,武漢到十堰最快只要1個多小時的車程。每到週五,他會乘坐下午5時許的高鐵返回十堰,週日下午,他則乘坐高鐵回武漢上班。

“之前沒想到我熟悉的家鄉會有這樣飛速的發展,如今正在考慮開拓十堰市場。”田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

當漢十高鐵串聯起沿線城市之間的快速交通路網,距離已經不是問題,而更多的十堰人正在像田先生一樣越來越熟悉一週雙城的新生活。


故事二:畢業求職回十堰工作家庭兩不誤

姓名:

朱同學

年齡:20歲

職業:大學生

對於許多在外地讀書的大學生來說,回到家鄉十堰工作往往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感覺家鄉發展前景不夠好,無論是城市基礎設施還是環境秩序,都與大城市有著明顯的差距。

然而今年春節,不少回十堰的大學生卻改變了這個想法,在看到家鄉的變化時,紛紛讚歎十堰的城市新貌,希望將來可以利用自身所學,結合家鄉發展的潛力和需要,幫助十堰實現更大的發展,再創新的輝煌。“十堰這幾年通過創文行動,不僅環境變美,經濟也快速發展,很多高大上的企業紛紛落戶,這讓我以後就業有了更多選擇,跟同學說起來底氣也更足了。”正在武漢某高校讀大三的朱夢凡同學告訴記者,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給自己以及很多常年在外求學的十堰籍大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說:“以前對於創文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如今自己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經過景觀示範改造後的北京路,跟我放暑假回十堰時看到的不一樣,市區的道路和人行步道也煥然一新,十堰越來越有大城市的風範。”

與朱夢凡的選擇類似,她的部分高中同學也希望畢業後回家鄉找工作。“這些年,十堰的商業配套、市政建設、人居環境等方面已改變了很多,如今各項政策利好也相繼落戶,將有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被十堰所吸引,回到家鄉發展。”她說。


故事三:返鄉置業讓心不再漂泊

姓名:張先生

年齡:28歲

職業:工人

張先生是鄖西人,今年28歲,初中畢業後,選擇和一幫朋友去中專學校學習模具。

2009年,他們一群人來到佛山工作,和很多人一樣,他逐漸愛上了這座城市。這裡比老家繁華,能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更多,生活也更豐富多彩。

一晃6年時間過去了,張先生雖然在工作上小有成就,但對工廠的生活也漸生倦意。再加上一段“因無房而告吹”的戀情,張先生開始重新審視這座城市。

沒有房子始終沒有歸屬感,與在外漂泊形成鮮明對比,十堰有著親切的小店、街道,有熟悉的親人、朋友,熟悉的笑容。所以,在前年拿完年終獎後,他提交辭呈回到了十堰,在上海路大學城附近租了一間店鋪,憑藉自身在大城市的見識,開起了奶茶店,至今也是小有收穫。“十堰雖然目前還在奮力發展階段,但未來肯定不可限量,更何況,這裡還有最熟悉的鄉音、最愛的味道和你最在乎的人……”張先生說,這個世界上,追尋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種,偶爾妥協並不是降低姿態,而是以另一種迂迴的方式與生活和解,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年味漸濃,倦鳥知還。

如果累了,想安定下來,就回來吧!像他們一樣,返鄉置業,在十堰選擇一個心儀的地方,在你曾經最熟悉的地方,遇見心底裡從未見過的自己,開啟嶄新的生活。

你的家鄉——十堰,遠比你想象中更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注:13807280110,報料電話: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