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世嘉退出後,轉型成為軟件開發商,此時微軟入局開啟新一輪“三國爭霸”,不過我們這裡還是以講述任天堂和索尼的對抗為主。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2002年 山內溥退休,巖田聰接任社長之位,神遊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國蘇州成立。


2003年 索尼決定在中國大陸發售行貨PS2主機。


PS2國行於次年元旦正式上市,然而由於定價,鎖區和當時大陸對於電子遊戲的負面看法等眾多原因,PS2國行的市場反應極其慘淡。


5.第二次掌機戰爭:任天堂VS索尼


結局:從數字銷量來看任天堂獲勝,但索尼一樣成功


2004年 任天堂Nintendo Dual Screen(NDS)掌機上市發售。索尼Play Station Portable掌機(上市發售)。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索尼憑藉PS兩代主機在家用機領域把任天堂斬落馬下,但在當時的掌機領域仍無建樹。索尼決定在任天堂最後的根據地——掌機市場給其最後一擊徹底結束硬件戰爭。於是索尼攜帶著有“21世紀Walkman”美稱的PSP進軍掌機市場。在當時,PSP擁有業界頂級的工業設計,不但外形時尚典雅,而且機能強大,屏幕分辨率高,色彩亮麗,顯示效果相當出色。可以說在那個時候,小夥伴中間誰有一臺PSP,絕對是大家眼中不折不扣的明星人物高富帥。索尼對這款掌機產品信心十足,PSP上市後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和NDS平分秋色。PSP除了遊戲功能之外,還具有聽歌看電影的多媒體娛樂功能,在這第一次掌機戰爭中,任天堂雖然勝了,但索尼並沒有失敗,PSP總銷量8109萬臺,在掌機領域僅次於NDS和GB(GBA)。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和PSP同一時期發售的NDS僅從外觀和機能上看,毫無戰勝PSP的可能。正當玩家以為任天堂最後堅守的掌機市場也將再一次拱手交給索尼之時,這臺不依靠機能而是通過雙屏幕的特殊玩法的異質掌機打破了傳統並以驚人的速度普及開來。“腦鍛鍊”和“任天狗”擴大了遊戲玩家隊伍,讓所有人都成為任天堂的遊戲玩家是NDS的目標,任天堂成功守住了掌機市場。對於便攜設備的透徹理解和開拓新用戶群體的策略成功,加上眾多優秀作品的保駕護航,讓NDS不但超過PS2成為史上最快突破一億銷量的遊戲設備,更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遊戲掌機。(NDS總銷量1億5490萬臺,只用了4年零3個月銷量就突破一億臺,作為對比,在億臺俱樂部中僅有的幾個成員中,PS用了9年半,PS2用了5年零9個月,PS4用了5年零7個月,GB用了11年,Wii用了7年。)


6.第五次主機戰爭:任天堂VS索尼VS微軟


結局:三方春蘭秋菊各擅勝場,或者說三家全勝


2006年 任天堂Wii主機上市發售,索尼PlayStation 3(PS3)主機上市發售 。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在連續兩代家用機戰爭中大敗之後(N64和NGC銷量總和只有PS的一半,PS2的三分之一),任天堂認為盲目追逐硬件性能只能導致惡性競爭,NDS的熱賣更讓任天堂看到精準的商品價值定位才是成功之道。因此在第七世代,任天堂第一個駛向藍海,提出了體感操作的革命性概念。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孤注一擲的瘋狂計劃,任天堂剛剛經歷兩連敗,如果再一次失敗的話可能會像世嘉一樣徹底退出家用機市場。其次,這個節點也正是微軟索尼拼命炫耀Xbox 360/PS3機能,打出“高清時代”旗號的瘋狂時期,任天堂這一手操作怎麼看都像是“非主流”。


2006年E3展上任天堂完整展示了Wii主機及體感操作,同時開放試玩,引起全世界的玩家和媒體的高度注目。Wii的硬件性能比同時期的Xbox 360和PS3弱上許多,但Wii的最大優勢在於它獨特的動作感應控制器Wii Remote,Wii能識別出玩家動作,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遊戲方式。這種反傳統的體感操作吸引了那些平時幾乎不會玩遊戲機的人群,讓任天堂開創了全新的市場。Wii上市後,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嚴重缺貨狀態。在當時玩Wii成為了最時尚的娛樂活動,甚至連一些體育娛樂明星和政界巨頭都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玩Wii的照片。Wii總銷量1億164萬臺,這一時期的任天堂又重返遊戲界的巔峰之位,然而盛況之下必有隱憂,Wii和NDS發展的這些用戶群體畢竟不是核心玩家,她們的興趣來得快,去得更快。在Wii的中後期,主機銷量很快放緩下來,那些被吸引購買Wii的用戶很快找到了更舒適方便的遊戲方式——智能手機。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Xbox 360比PS3提早上市一年,微軟先聲奪人提前搶佔了不少市場。PS3在發售初期,由於不友好的開發環境,相對Xbox 360較差的遊戲幀數,較高的定價,曾經的獨佔在微軟重金誘惑之下紛紛劈腿登錄Xbox 360等原因讓PS3極為被動,在上市兩年的時間裡,除了堪堪守住了日本本土,PS3丟掉了歐洲和北美這兩塊重要領地。幾乎差一點埋葬了PS前兩代累積下來的帝國霸業,PS之父久夛良木健不得不以“被迫退休”來為此背鍋最終從索尼離職。所幸在中後期,接替久夛良木健位置的平井一夫把PS3重新拉回正軌,由索尼第一方工作室頑皮狗製作的“神秘海域”和“最後生還者”最大化挖掘了PS3的主機潛能,開創了“可操作電影化遊戲”的全新方式,成為了業界教科書般的存在,在E3期間甚至出現了身穿微軟工作服的員工偷偷跑去索尼展臺排隊試玩的場面。最終PS3銷量8741萬臺反超Xbox 360。在這一世代的主機戰爭中,任天堂主動開闢新的戰場放棄和索尼正面對抗,微軟取代了世嘉的位置加入戰局和索尼血戰到底。這一世代並沒有所謂的贏家輸家,三家主機銷量勢均力敵,在不同時期各有千秋,給玩家上演了主機戰爭史上最精彩的一場大戲。


7.第三次掌機戰爭:任天堂VS索尼


結局:任天堂勝出,索尼出局


2011年 任天堂NINTENDO 3DS(3DS)掌機上市發售。索尼PlayStation VITA(PSV)掌機上市發售。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3DS和PSV分別是任天堂NDS和索尼PSP的後續機種,裸眼3D畫面功能是3DS的最大賣點。PSV也繼承了PSP的特點,提供了3G/WiFi上網、聽歌看電影、拍照、應用軟件、GPS定位導航等一系列娛樂和實用功能,在當時以強大的硬件配置,出色的屏幕效果,優秀的雙搖桿操作手感讓幾乎玩家和媒體都認定為其是“史上最適合傳統遊戲的掌機”。然而PSV空有出色的配置,卻沒有配套的遊戲陣容,作為PSP豪奪任天堂掌機市場份額的“怪物獵人”系列被任天堂收歸旗下。雖然索尼為PSV打造了為數不少的第一方、第三方聯機共鬥類遊戲,但這些作品加起來的總銷量都不如3DS上一部“怪物獵人”正傳銷量。在當時由於智能手機的快速崛起,3DS和PSV的市場表現都不算太好,3DS最終銷量為7501萬臺,PSV最終銷量為1621萬臺,由於PSV的失敗,索尼目前也不再有開發後續掌機的計劃,任天堂終於在歷經多年的掌機戰爭中獲得全面勝利。


8.第六次主機戰爭:任天堂VS索尼VS微軟


結局:索尼完勝


2012年 任天堂Wii U主機上市發售。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智能移動設備的快速崛起,讓任天堂感受到了巨大壓力,於是在這款最新主機中,任天堂提出了將遊戲手柄設計成“平板電腦”的理念,意在讓玩家可以離開電視機前,在家中的其他地方享受遊戲。但是Wii U的最大問題也在於此,被稱為Gamepad的手柄雖然能夠顯示遊戲畫面,但必須要同時打開Wii U主機,也就是說Gamepad並不能脫離主機本體單獨運行,既然如此,那為何不老老實實坐在電視機前玩呢?Wii U在上市初期銷量勢頭不錯,但由於性能短板,開發環境惡劣,最終被第三方集體放棄。這個平臺上誕生了不少出色的第一方作品,但也無力迴天,Wii U總銷量1397萬臺,是任天堂有史以來銷量最差的家用主機。


2013年 索尼PlayStation 4(PS4)主機上市發售。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PS4吸取了PS3初期失利的經驗教訓,將PS4定義為一臺完全為核心玩家打造的高性能主機,而此時索尼的最大競爭對手微軟還沉浸在Xbox 360時期的勝利中,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系列騷操作會為Xbox One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很快,PS4就席捲全球遊戲市場,當微軟開始意識到自負帶來的代價時已經為時已晚。時間彷彿重返十多年前,索尼沒有給微軟任天堂哪怕一絲翻盤的機會。迫於PS4的巨大壓力,甚至逼得微軟不得不打破傳統的主機遊戲發售政策重新制定後續計劃。PS4目前全球總銷量1億625萬臺,打破了此前由PS2保持的“史上最快銷量破億家用遊戲主機”的記錄(範圍是家用非全部遊戲設備),這場主機戰爭,索尼又一次完勝,雖然他的對手早已從世嘉換成了微軟。

2014年 任天堂發售內置NFC芯片的實體玩具Amiibo。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生產玩具可以說是任天堂的傳統藝能,將旗下眾多經典遊戲角色製作成玩偶,並能夠和相關遊戲聯動解鎖額外內容,這一手“重操舊業”讓任天堂賺的缽豐盆滿。這些個售價低廉(10美金一個)的小玩偶一經上市就受到玩家熱捧,不少角色很快賣到脫銷。有的時候,真的不得不感嘆任天堂的神奇魔力。


2015年 PS4國行版本由上海東方明珠代理發售。


雖然由於大政策原因,國行遊戲主機處境依然艱難,但在熱愛遊戲的玩家和開發商的用心培育下,國行PS4也一步步走上了正軌,未來大有可期。


9.第七次主機戰爭:任天堂VS索尼VS微軟


結局: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2017年 任天堂Nintendo Switch(NS)上市發售。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NS混合了家用機和掌機界限,在家裡插在底座上就是家用機,臨出門拔下就可以帶出去當掌機。性能雖然依舊三家墊底,但以掌機的體積來看,也足矣。NS的開發環境也友善了不少,第三方也非常樂意將自家遊戲往NS上移植,特別是NS的便攜特性,更是吸引了那些中小型開發商的獨立性質的遊戲,這些作品和NS的遊玩方式極為搭配,他們的NS版銷量也非常可觀。雖然Wii U失敗了,但他的理念卻被NS很好的繼承下來。NS目前全球銷量突破4000萬臺,勢頭良好。這個數字對於一臺發售不過3年的主機而言可謂是極其驚人。


2019年 NS國行版本由騰訊代理發售。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早在2017年,國內一家非專業遊戲網站虎嗅網就獨家爆料騰訊要和任天堂合作把NS引入國內。2019年12月10日,國行NS正式上市發售,據相關機構分析,首日銷量超過5萬臺。至此,由百視通代理的Xbox One,東方明珠代理的PS4以及騰訊代理的NS正品行貨正式在大陸集結,這對於大陸主機遊戲市場和熱愛主機遊戲的玩家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時刻。


2020年 PlayStation 5(PS5)即將上市發售。


年鑑:索尼、世嘉、任天堂四十年恩怨情仇(下)


次世代又要來臨,微軟方面吸取了足夠多的教訓,準備充分來和索尼再幹一場。任天堂雖然無意正面競爭,但性能強化版NS也是板上釘釘蓄勢待發。索尼能否保持PS4餘威,繼續領跑新一輪的主機戰爭,讓我們拭目以待!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