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探祕:寧波傳統葬俗的喪事乞討

寧波沿海民間,舊時有“乞丐奔喪乞討”的習俗。乞頭還要道白和念“十殿無神咒”,認為這樣做了,生者會得福,死者在陰間會無痛苦。“喪事乞討”一般由“孝堂道白”和“入墓送咒”兩部分組成。接下來小編給大家逐一介紹。

探秘:寧波傳統葬俗的喪事乞討

孝堂道白:當某一區域的乞丐頭目得知本地區哪家死了人,便會在出喪這天,帶著他的下屬乞丐趕到孝堂。到了靈堂前,按照乞丐的等級,(乞頭、上品、阿二、阿三及下品)依次站立,先面向孝堂內的死者遺體默哀,默哀完畢,乞頭便開始道白,其詞雲:“銅鑼嘡嘡陣陣起,白雲上面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變……”最後一句是“腳踏荷花上西天”。乞頭獨白後,開始領白,他每說一句,其他乞丐都要應和“孝”字,既有喪禮內容,又渲染出奔喪禮儀中的氣氛,這是寧波沿海地區乞丐在喪事中的一種特有的行乞方法。

探秘:寧波傳統葬俗的喪事乞討

乞頭領白:“一進門來遇孝堂,孝男孝女哀哀哭,今日不如往日,今日是老龍歸山黃道吉日,若要老龍再相逢,除非五更會夢中……孝男孝女值孝堂,麻衣麻襖掛兩旁……中堂擺起七支八根子孫棒,烏漆棺材綠幽幽,裡面困著白髮蒼蒼老仙翁,(如果死者還年輕,或者是女,則要說裡面困著天仙童或天仙女)。有福之人走過外婆橋,外婆橋上兩盞燈,一盞青來一盞渾,青燈要照天堂路,渾燈照著地獄門……無福之人走過外婆橋,牛頭馬面拖著不肯放……子子孫孫送到山頭上,脫掉白帽換烏紗帽,解掉草繩換角帶,脫掉麻衣換紅袍,脫掉孝鞋換朝鞋,丟掉孝子棒捏朝板……子子孫孫得了黃金印,榮華富貴萬年長。”

探秘:寧波傳統葬俗的喪事乞討

死者家屬聽後,自然滿心歡喜,同時希望乞頭說的道白話句句能應驗。主人家會馬上抬出桌子,讓他們吃齋飯。飯畢,又會送乞丐每人一條毛巾,一包香菸,兩隻饅頭,乞頭拿雙份。如果要乞頭等送棺上山的話,還要發給每人一頂白帽,(孝帽),如果不給乞丐們是不去的。

入墓送咒:寧波沿海地區民間出喪送棺入墓的時間,都是按照海潮漲落的時間定的,要待潮漲時出棺入墓。送葬的人很多,領到白帽的乞丐們要跟著送葬隊伍送棺到墳墓旁,在棺材即將出槓時,喪主一般要請乞頭在棺材旁念一遍(十殿護神咒),儘管在孝堂停屍的兩天中已有和尚唸了兩天經,但他們認為乞頭的(十殿護神咒)也少不了,說是有(十殿護神咒)帶著,閻王見到後會秉公執法,各類小鬼就不敢欺負新亡靈。

探秘:寧波傳統葬俗的喪事乞討

陰司之地獄,即人心之地獄。人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硬是欺心,便是欺神...一有土地城隍,二有賞善罰惡司,三有黑無常,四有白無常,五有查察司,六有判官鬼,七有牛頭馬面,八有夜遊神日遊神,九有靈霄殿,十有東嶽大帝,十一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十二有酆都大帝.....一遊一殿秦廣王,十遊十殿轉輪王。十求天王不要遊,這世不到地獄去,下世做人改到頭。南無十殿天皇咒,天無忌、地無忌,陰陽無忌,百無禁忌。

探秘:寧波傳統葬俗的喪事乞討

據說《十殿護神咒》是乞丐的師傅傳給接班人的專利,不是“接班”的乞丐一般不傳,下面的入墓祠也一樣。乞頭念罷《十殿護神咒》後,要跟著出棺人群到墓前,當棺材停在墓的入穴口時,他還得為主人道白一番所選墳地的好處,其念詞摘錄如下:紅落棺材四角方,墳墓做在鳳凰上,墳墓做在鳳凰頭,鳳凰頭上好風流(風光之一意),墳墓做在鳳凰尾,出來子孫好施善,墳墓做在鳳凰心,出來子孫可做官,墳墓做在鳳凰腳,子孫著官步步升,墳墓做在鳳翅,飛黃騰達把朝綱。

如今喪事乞詞在寧波沿海一帶仍有流傳。(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