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實拍甘肅五日遊 全程花費6000塊錢 遊覽了三大著名景點


我們乘坐吉祥航空H01027班機於8:55準時從浦東機場起飛,於12:15到達蘭州中川機場,蘭州與上海的時差約2小時。

迎接我們的是當地的導遊王導,司機是殷師傅。12:54大巴從中川機場出發,我們將要去的城市是甘肅的張掖,13:40我們吃了當地的蘭州拉麵。

吃飯後再次出發,王導知識面比較豐富,一路上給我們介紹了許多當地的風土人情。我們先經過武威市,穿烏鞘嶺隧道,這是一條幹旱分界線,進入武威市天祝縣,這裡出白毛牛,以華瑞壯族居多。

我們沿祁連山脈旁的高速公路而走,祁連山26個5000米以上高山,西北有兩大牧場:天山牧場,祁連山牧場,河西走廊是兵家必爭之地。張掖位於河西走廊,為西夏佛都,沿線是漢武帝時期的漢長城。

晚上入住賓館,外面下著小雨,只得回賓館休息。

第二天6:30出發往張掖溼地公園,沿西二環路,遠觀了修建中的“甘州古城”。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城郊北部,與市區緊密相連。溼地面積6.2萬畝,主體位於城區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帶,與城區毗鄰,是國內離城市最近的溼地公園。

裡面還有娛樂項目:溼地漂流。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規劃區處於黑河中游,祁連山洪積扇前緣和黑河古河道及氾濫平原的潛水溢出地帶,是由河流、草本沼澤、溼草甸等天然溼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溝渠等人工溼地為主體構成的複合溼地生態系統,溼地類型多樣,原生態特徵突出。

溼地蘆葦叢中的棧道。

張掖城市溼地博物館。

各種各樣的野花。

有5公里長的溼地棧道橫穿東西。

園內北湖西側種植有20畝荷塘兩處,可以感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詩意美景。

9:30逛當地菜市場,購西瓜、葡萄,價格不貴。

整齊擺放好的辣椒。

核桃。

肉鋪。

10:00回賓館吃早餐、洗澡。11:00大堂集合吃飯,12:00出發丹霞山地貌公園,13:00到達丹霞公園,導遊介紹山地間豐富的顏色主要是由於鐵,銅,鋁等高溫氧化形成,並由於張藝謀拍攝“三槍拍案驚奇”開始紅火,其中四號“七彩丹霞”最美麗。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之意。張掖丹霞地貌在方圓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億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張掖丹霞地貌分佈廣闊,場面壯觀,造型奇特,色彩豔麗,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和麵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張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佈在臨澤、肅南兩縣境內,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層級錯落交替、巖壁陡峭、氣勢磅礴、形態豐富、色彩班斕而稱奇,有七彩峽、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練、七彩湖、七彩大扇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17:00吃川西壩子火鍋。

19:00參觀大佛寺。張掖大佛寺始建於西夏永安元年,原名迦葉如來寺,明永樂九年敕名寶覺寺,清康熙十七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內有巨大的臥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寺景區位於甘肅省張掖城西南隅,是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名勝古蹟群,它又是歷史文化名城金張掖的標誌性建築。

19:15參觀張掖山西會館。張掖山西會館位於甘肅張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建。

張掖是古絲綢路上商貿雲集的重鎮,從山西、陝西等地來的客商,在張掖開辦了幾十家大商號,他們為了鞏固和擴大自已經營的實力範圍,於是結幫會、設會館,將始建於雍正二年的關帝廟改建為山西會館,修建費用都由客商募捐。 會館將宮廷建築與民間建築融為一體,形成起伏開闔,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的院落群體。沿一條軸線依次排列著,如山門,戲臺(上下兩層,上為臺,下為通道),看臺(上為臺,下為廊),牌樓,鐘鼓樓,大殿等。

造型奇特,威嚴凝重。殿宇樓閣,庭院花木,使整個建築絢麗多彩。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繪、泥塑,遍佈全館,交相輝映,具有重要研究價值。所有建築除陪殿已拆除外,其餘保存完好。解放前,曾設私立三晉小學。解放後,得到妥善保護和多次維修,並頒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張掖市文化館駐地。


20:00回賓館,吃了一碗牛肉拉麵。

第二天7:20出發嘉峪關,一路沿祁連山脈過高臺,酒泉,10:30到達嘉峪關,其城牆有11米高,據說共有99萬9999塊磚砌成,多一塊放在中間做壓城磚,嘉峪關三個大字是由乾隆題詞。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長城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佈,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

明初,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明代東部的吐魯番日漸強大,常引兵進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為必經之地。自建成嘉峪關後,這關便為西部國防重地,對保障河西地區的安全起著重要作用。

嘉峪關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並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嘉峪關初建時,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佔地2500平方米。


現存的關城總面積33500餘平方米,由外城、內城和甕城組合而成。嘉峪關內城牆上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等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

內城西寬東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東西開“光化門”和“柔遠門”兩門。門外各築有甕城,城樓對稱,三層三簷五間式,周圍有廊,單簷歇山頂,高17米。城四隅有角樓、南、北牆中段有敵樓,一層三間式帶前廊。兩門內北側有馬道達城頂。

關城周長733米。關城正中有一官井,舊有亭,今已廢。西門外套築一道凸形城牆,構成一個羅城,這就是外城。外城比內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門額刻“嘉峪關”三個大字。門頂原有城樓,與東西二樓形制相同,三樓東西成一線。民國十三年城樓被毀。西面羅城磚砌,東、南、北有土築圍牆,連接長城。城外有城,迭門重城,成並守之勢。東甕城外有文昌閣、關帝廟、戲樓,城內靠北有遊擊衙門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築。


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築而成,西側以磚包牆,雄偉堅固。內城開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門臺上建有三層歇山頂式建築。東西門各有一甕城圍護,西門外有一羅城,與外城南北牆相連,有“嘉峪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

中午的飯菜。

14:00繼續出發敦煌,17:00進入瓜州,公路兩邊逐漸荒蕪,瓜州出產白南瓜、鎖陽,有6座水庫,景點有萬佛峽,植物有紅柳樹。17:30到達當地土特產場地,下車品嚐瓜果及各種果脯。

18:30離開瓜州,進入敦煌。19:30到達敦煌城。敦煌的夜景還是很漂亮的。

晚上人工湖裡面的噴泉。

第二天7:30早餐,8:00出發鳴沙山,騎駱駝40分鐘,遊月牙泉登鳴沙山,月牙泉據說是活水。

敦煌鳴沙山與寧夏中衛市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銀肯塔拉響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鳴沙山號稱中國的四大鳴沙。

在中國西部地區鳴沙地主要是沙漠,這些沙丘堆成山狀,因此又稱為鳴沙山。

鳴沙又叫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它是一種奇特的卻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位於敦煌市城南5公里,規劃面積212.86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面積76.82平方公里,核心區域面積12.79平方公里。

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月牙泉早在漢代就是遊覽勝地。唐代有船舸,泉邊廟宇。泉南岸原有一組古樸雅肅、錯落有致的建築群,從東向西計有娘娘殿、龍王宮、菩薩殿、藥王洞、雷神臺等百餘間。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繪壁畫數百幅。重要殿堂均懸置匾額、碑刻,如“第一泉”、“別有天地”、“半規泉”、“勢接崑崙”、“掌握乾坤”等,書法雅俊,堪稱上品。

月牙泉的周圍是高高的沙山,中間有一個形似月牙的小湖。鳴沙山在晴天或有人從山上滑下時會發出聲響,所以叫鳴沙山,這裡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因為地勢的關係颳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被稱為沙漠奇觀。


11:30返回,12:55出發到敦煌古城,13:15到達古城,因1987年日本拍攝《敦煌》而建。隨便遊覽了一下,因為在鳴沙山玩的太盡興了,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力氣了。

20:50去敦煌夜市。

繁華的敦煌夜市如同黃昏日落後綻放的玫瑰,香氣四溢又餘味悠長。每當夜幕降臨、華燈綻放,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逐漸匯聚到這裡,使這裡變得異常熱鬧。

非常好看的夜光沙畫。

第二天7:00吃早餐,7:40參觀沙洲城遺址。

位於敦煌市七里鎮白馬塔村內。面積約81萬平方米,城平面略呈方形,邊長900米,城牆為黃土夯築,南牆殘存長408米,基寬11米,殘高3米。西南面有一烽燧,高16米,頂部邊長3米,後代屢有維修。城內曾出土有石磨、鐵犁。對研究敦煌唐代史有一定價值。

8:20參觀西雲觀。

西雲觀是敦煌唯一道教建築,始建於雍正八年(1730年),相傳廟觀初建時,地址定在縣城南郊,當大殿樁線釘好後,經一夜樁線自移到現在的地址,人們認為是神靈之意,不敢再動,建工期間,幾朵美麗的浮雲每日自西而來,為工者遮陽,故閣觀建成後名為“西雲觀”。

觀內的懸塑西遊記、魯班窗、屏風畫堪稱三絕。民間神傳:建觀時魯班下界,道子再世,故有“窗欞奇似魯班技,壁畫驚疑道子工”之說。

10:40吃飯,11:20出發參觀莫高窟,12:15觀看莫高窟宣傳片電影,13:00乘大巴到景區,13:19開始跟隨景區導遊遊覽,莫高窟前面種了好多白樺樹,這裡是1982年才開始開放遊覽,據介紹莫高窟的開鑿始於公元366年。

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囫柱杖西遊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於是,鑿下第一個石窟。他就是樂尊和尚,史書上記載是中國敦煌莫高窟的開創者。

他在敦煌開鑿了其歷史上第一個石窟,從而開創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畫工洞,最多10萬人,共修18年,後來被清朝湖北麻城王圓祿道士發現,其後國外的探險家斯坦因、伯希和等相繼盜取文物,本次參觀8個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