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我兒子這回是真走丟了!幸虧之前做了這樣的準備

我兒子這回是真走丟了!幸虧之前做了這樣的準備

我兒子屬於好奇心比較重、心又比較大的孩子。出門在外時,好奇心重導致哪兒有個好玩的好看的,必湊上去圍觀;心大導致不太注意要和父母走在一起。

同時,我也覺得男孩子不能看得太緊,得給予相當大的自由度,所以在外面除了過馬路之類的,我也不會牽著他,或者要求他必須走在我身旁。

這兩項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走丟的風險會比較高!

1 初次涉險

我兒子第一次長時間脫離我們的視線,是他三歲時,我們在一棟對他來說陌生的樓裡。

我們在5樓準備下樓,然後他走在前面,自己按開電梯就進去了,我們走到電梯跟前時,電梯門恰好關閉,電梯開始下行。

我瞬間反應有兩種可能,一是他會一直呆在電梯裡,二是他會在某一層下電梯。於是,我讓我媳婦站在5樓按電梯,我自己從樓梯飛速跑下去。

我自然沒有電梯跑得快,我大約跑到3樓時,聽見兒子的聲音從樓下傳來,他說了一句——咦!這是哪兒啊?

我大喊——你站在原地別動。

最後,我在-1樓電梯口找到了他。他看上去還有點小興奮。

事後分析,他走進電梯後想按1樓,但是按成了-1樓。電梯到了-1樓,他就走出了電梯。好在整個過程中沒有遇到任何其他人,也沒有遇到什麼異常情況。

2 走丟訓練

從那次之後,我和我媳婦就覺得應該為走丟有所準備。於是,我們平時多次告知兒子三件事:

  1. 爸爸媽媽的名字和電話一定要背下來;
  2. 萬一走丟了找不到爸爸媽媽了,一定要呆在原地;
  3. 不能跟陌生人走,哪怕陌生人說要幫助你。

通常還應該教小朋友找警察叔叔,但考慮到他未必能準確分辨哪種制服是警察,所以暫時還沒教這條。

這三條我們時不常考他一下,他很快就背得滾瓜爛熟了。

在他4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在外面逛街,我和我媳婦走在前面,他跟在後面兩三米。我們拐進了一棟樓裡,轉身才發現我兒子還在大街上。他當時被街邊的雕塑吸引,正站在那兒看雕塑,根本沒有發現爸爸媽媽已經不見了。

我和我媳婦意識到這是一次很好的演習機會,於是就在樓裡透過玻璃看著他。

兩三分鐘後,他回過神來,發現爸爸媽媽不見了,先是四周張望了一圈,並沒有看見我們在樓裡。然後,他沿著我們之前行進的方向繼續走了下去。走了不到十步,可能覺得有點緊張了,於是跑了起來。從他神情來看,明顯慌張。

這時,我們從樓裡出來,叫住了他。

我們問他,是準備沿著這條路去找爸爸媽媽嗎?他說對。

我們說,這是錯誤的,按照我們背過的應對措施,小朋友應該留在原地。爸爸媽媽發現小朋友丟了,會回來找小朋友的。一個動,一個不動,才容易找到。而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移動起來,就不容易找到對方了。

經過這次,我兒子算是極大地加深了對此事的理解,而我們也發現,小朋友會背不等於會用,找機會演習是很重要的。

後來,我們又演習過兩三次。

3 真的丟了

時間來到今年,我們帶他去澳門旅遊。有一天,我們在一個巨大的商場裡面逛,那天恰好是他6歲的生日。

他說要走到前面去帶路,於是他就走得很前面,自己走走看看,時不時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大約領先我們五六十米。商場裡面人挺多的,他會時而被其他人擋住,時而又重新出現在我的視線中。我們全家這樣的逛法大約持續了三四十分鐘。

突然,我發現我似乎有一小段時間沒看見他了。於是,我和媳婦加快速度,走到最後看見他的地方。我倆頓時傻了,四面八方都沒有看見兒子的蹤影。而且,最糟糕的是,這個地方是個路口,有兩條分岔路,同時還有扶梯能上樓下樓,也就是有四條路,不知道他走哪一條去了?

我真的是感覺瞬間血液都往上湧啊!

我和媳婦當機立斷分頭行事,她去找兒子,我去找商場工作人員。

我趕緊往商場工作人員的櫃檯跑,心裡亂作一團,不知道怎麼形容。

好不容易跑到那兒,工作人員說得找商場安保,我又趕緊去找安保。安保居然不是中國人,不會說中文,我儘量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用我的蹩腳英文連說帶比劃的。

安保還是很負責,拿著對講機一通喊,我聽那意思大概是通知一樓的安保到出口去守著,同時讓監控室的同事看監控。然後,這名安保也陪著我一起去找。我整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找了一小會兒,我看見我媳婦帶著兒子從遠處走來。我使勁眨了眨眼睛,以確定自己不是幻覺。

他倆走到我面前,我媳婦指著我對兒子說,你看你老父親急的!

原來,我兒子走到那個路口就隨便選了一條路走了下去,走了一陣子轉頭沒看見爸爸媽媽,就站在原地等。我媳婦在四條可能的路線中,先選了一條,找了一段沒找到,又倒回來選了第二條,然後就找到了。

她找到兒子時,兒子非常淡定,第一句話——我在這兒等你們呢!

從我發現兒子長時間脫離視線,到最後找到,大約經歷了二十分鐘,這可能是我有生以來最煎熬的二十分鐘。我心裡一個念頭始終縈繞——這人生地不熟的,要是真在生日當天把兒子給弄丟了,可如何是好?

4 總結

當天晚上,我們給兒子隆重地慶祝了生日!表揚了他這次應對得當。我真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但他本人對此倒是顯得非常輕鬆,沒覺得自己遇到了多大個事。

事後我們也總結,幸虧平時常跟他強調此事,而且之前又有多次演習,所以兒子在真正遇到的時候,才能按照我們約定的方法操作,而非按照本能行事。

這次經歷中,他整個過程都表現出了穩定的情緒,在等待我們的時間裡,也沒有什麼異常的舉止。可能正因為這樣,商場裡這麼多人,也沒有人跟他搭訕,問他是否需要幫助之類的。

我猜想,他心底應該非常確定,只要他採用我們約定的方法,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快找到他的。

不過,這樣的經歷,我不想再有第二次了,但演習應該還會有的。

=====================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