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最近偶然間看到一則消息,說是《人民的名義》第二部已經完成拍攝了,有了第一部的大火,相信這次第二部的熱度也不會低。在我看來,這部劇之所以這麼火,也跟觀眾對官場小說的喜愛度居高不下有關係。但是大家往往對這些官場小說不太瞭解,不知道有哪些官場小說比較有趣,今天筆者就向大家推薦一個系列的官場小說——《新星》與《夜與晝》,並向大家說明一下當時的文學環境。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看了這篇文章,相信你能夠對這幾部作品的內容乃至於當時的文學潮流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時代與作者

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部作品出現的時代背景。

這兩部作品都發表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創作領域異常活躍的一個時期,出現了諸多文學流派,從初期的"傷痕文學","改革文學"再到中後期的"尋根派","先鋒派",紛繁複雜,令人眼花繚亂。而《新星》這一系列的官場小說則被認為屬於"改革文學",這個文學流派不同於當時對"純文學"追捧的思潮,它抓緊時代脈搏,響應改革開放的政策,幾乎迅速地在全國各地,各個年齡階層打開市場,引發了熱烈的反響,但是但其興也勃焉,亡也忽焉,又很快地銷聲匿跡,消失在尋根派與先鋒派的光芒之下。《新星》系列作品就是這短暫光芒中最璀璨的一顆星。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說完了時代背景,咱們再來了解一下這部作品的作者。

《新星》系列是由柯雲路創作的一部作品,由於剛一面世就迅速風靡全國,引發"新星熱",遂被譽為"中國第一部官場小說"。很多朋友可能對柯雲路還不是很熟悉,其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壇,柯雲路就是一顆新星,提到八十年代文學,提到改革文學,很難繞過柯雲路和《新星》。之所以現在的人們不太瞭解他,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後來柯雲路沒有繼續走現實主義寫作的道路,反而研究起了氣功和心理學,在他不太擅長的領域耕耘,效果自然也不太理想。

當然,早期的柯雲路創作才華還是很高的,除了《新星》之外,他的代表作還包括《新星》的續集《夜與晝》,《衰與榮》,這三部與《龍年檔案》合稱為柯雲路"改革四部曲"。這幾部作品可以說是他寫作生涯的巔峰,簡直可以稱作"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百科全書"。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說完了這些,咱們就來仔細地瞭解一下這部書的內容,我打算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小說內容

  • 新與舊的宏觀對比敘述

作為一部緊貼改革開放的社會現實的官場小說,首先我在《新星》中看到了新與舊的衝突,這種衝突又以李向南為代表的"改革派"與顧榮,鄭達理為代表的"保守派"之間的矛盾為主線,李向南的改革雄心與政治手腕,顧榮等人的保守落後與處心積慮,都在這兩大勢力的矛盾衝突中展現出來。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李向南作為作者設定的"改革家",一出場就帶著強大的氣場,即宣告"決心掀開古陵這個古老而貧窮的縣城的新的一頁",再加上作者對古陵木塔的描寫,以蒼茫的遠山和悠揚的民歌這種帶有廣闊宏大氣息的元素作為背景,使得人物的出場頗有些英雄主義氣息,讓人感覺李向南就是這個縣城的拯救者,感覺他一定可以在這個縣城大有作為。

小說中的確有不少筆墨來描寫主人公李向南的能力與智慧,他能夠從一個賣豆腐的老人與婦女之間的談話中得知麥子玉米大豆等農產品的價格這樣的農業經濟知識,也能從賣涼粉的老人那裡算出繁瑣複雜的帳來,另外,他還提出了關於古陵縣發展多種養殖和旅遊業的一些建議,可見他的專業能力是過硬的。此外,他的政治智慧和手腕也是高水平的,他工作幹練果斷,一到崗位就抓住了古陵縣存在的官僚主義的問題,並從各個方面進行觸動,解決了一大批過去積存的問題,撤換處分了不少諸如潘苟世這樣不合格的幹部。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另一方面,他也有很多新奇的方法建立威信,拉攏幹部,比如他帶領幹部們在鄉下走了一趟就解決了很多幹部隊伍中的矛盾,諸如龍金生與莊文伊在農業政策上的分歧,小胡對自己的意見等等,也讓更多的幹部認清了幹部隊伍中的官僚主義作風問題,這些對李向南工作的展開和地位的確立都是有幫助的。可以說,書中的李向南既是一名理論水平與實踐才能兼備的改革家,又是一名頗有政治智慧的政治家。

與現實相對應,這樣的改革家往往會遭到舊的幹部隊伍的反對甚至反撲。在古陵,舊幹部的代表就是縣委副書記顧榮,在上級,這個代表就是原縣委書記,現任地委書記的鄭達理。李向南與顧榮的衝突可以說是從兩人剛一見面就顯現出來了,顧榮不緊不慢的教導與李向南的積極作風產生了強烈的反差,拉開了兩個人相互對立的序幕。此後李向南印發關於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傾向的材料,在提建議大會上發表的講話等等,在顧榮看來更是他將矛頭對準自己的表現。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像顧榮這樣的政治老油條最可笑的一點就是,將對方的一切行動都從是否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的角度進行觀察,而不是像李向南那樣從是否能幹出成績造福人民的角度來觀察。所以,顧榮就開始暗中發起反撲,先是對李向南態度的冷漠,然後是提建議大會上對李向南的暗諷,再後來便是"生病"退居二線以後調動各方反對李向南的勢力,並向上級告黑狀,想要藉此扳倒李向南。

小說最後,李向南的情況並不樂觀,他被反對者造謠,還被寫了《內參》,不僅如此,還沒有取得地委書記鄭達理的支持,就在大家為李向南擔心的時候,他收到省委書記顧恆的一封信,信中對他表示鼓勵,似乎又給了一些希望,但是小說也就在這失望與希望的交織中戛然而止了。似乎柯雲路很喜歡這種寫法,在他的另一篇小說《三千萬》中,強硬的改革者丁猛在克服諸多困難取得工作的主動權的同時又受到很多阻礙,最終也是以希望夾雜著焦慮而結束。

  • 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微觀敘述

產生於改革開放這樣重大歷史時期的小說本身自帶宏大的現實主義敘事視角,使得他可以更加深刻地反映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但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小說中對人物本身的關注變得更弱,突出的表現就是人物間的感情糾葛變得單一化與政治化,在這類小說中似乎很少出現人們的心理描寫和人物間複雜的感情描寫,就算是有也大概率會被政治所影響。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在《新星》與《夜與晝》中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作為主人公的李向南曾經與老同學林虹有過一段感情糾葛,林虹也恰好來到古陵縣當鄉村教師,兩人便在古陵相遇,展開了許多談話。而恰好林虹曾經舉報過犯了罪的顧榮的兒子,所以林虹又被當成李向南的政敵攻擊他的工具。而另一個與李向南有感情瓜葛的女子顧小莉則更為複雜,她是省委書記的女兒,同時還是顧榮的侄女,與顧小莉關係的好壞直接與李向南的政治處境相關,再加之顧小莉因為哥哥顧小鷹的關係十分討厭林虹,所以造成了李向南在兩個女人之間搖擺不定的情況。

這樣看來,本該是非常複雜的三角感情糾葛,卻全都與政治攪和在一起,使得整個人物感情方面的劇情變得索然無味,幾乎成了李向南為了政治處境而進行的二選一,但是在《夜與晝》的最後李向南與林虹的發展還是頗有一些意味的,可能也算是作者對這種寫法的一種反思。

  • 敘事模式的創新

與八十年代層出不窮的充滿"現代主義"意味的先鋒文學流派不同,《新星》這種作品整體上還是採用了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敘述手法。不過頗有意思的是,作者似乎已經不再採用那種老套的線性敘述,在一定程度上運用了時空順序交錯的手法。例如他並沒有從李向南到任說起,而是從李向南與顧小莉的偶遇說起,然後又從提建議大會將時間拉回到李向南剛到古陵與顧榮的談話,在與林虹的交談過程中也夾雜著對往事的回憶,很有一種思維上的跳躍感。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此外,作者很是擅長橫向蒙太奇式的時間刻畫,往往用整章的篇幅敘述一個地方的人和事,然後再用一章來描寫與此同時另一個時空中的人和事,最後將二者集中作為矛盾的衝突爆發點。在李向南下鄉的過程中,作者就採用了這種敘事模式,從黃山水庫到鳳凰嶺,使我們一邊瞭解當地的事情,一邊瞭解李向南的進程。在《夜與晝》中,這種敘事模式更是十分地突出,作者在不算長的故事時空中塞進了許多人和事,從李向南到顧小莉,從顧小鷹到林虹,再加上黃平平的家庭等等,眾多橫向的人物描寫撐起了作者大篇幅的敘述架構。

此外,在《夜與晝》中,作者還吸收了不少非現實主義的寫法,上卷的最後一部分描寫李向南與顧小莉在京都生活的感受的時候就採用了接近於意識流的手法,包含了大量的虛幻的,誇張的近乎於荒誕的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往往令人們感到不知所云。作者還在恰當的時期引入傳統文化的介紹,如提到顧恆的"難眩以偽"的時候介紹了曹操的思想,在江嘯的人生哲學進行剖析等等,似乎又令我們看到了尋根派的意味,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出發,結合波瀾壯闊的時代敘述,往往能夠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

結語—由"官場小說"到"改革文學"

總而言之,這幾部官場小說都屬於改革文學的範疇,而當時的改革文學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決策產生的,可以看出,這一文學思潮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後就逐漸銷聲匿跡,以至於官場小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被大眾所關注,我想是有以下幾點原因的: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首先就是這類改革文學人物塑造得理想化與政治化,許多作品中得主人公都是李向南式得改革先鋒,有著高瞻遠矚得戰略眼光和可圈可點的實踐技能。這一形象甚至逐漸變得臉譜化,特別是李向南被百姓稱為"李青天",讓人不免感覺到背後作者表現出來的理想主義氣息,甚至有點兒封建"清官"式的天真。這種單一化,扁平化的形象塑造方式註定是無法適應人們越來越複雜的審美需要。而過度的政治化又導致了小說對人物刻畫的深度受到限制,人物的一切思想和一切行動似乎都受到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現實所支配,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之為人的主觀性和感性特點。這樣直接導致了人物形象審美意義的缺失,換言之,這類小說塑造的人物並沒有成功與讀者拉開必要的審美距離,以至於他並不能為讀者帶來長期的美感。

其次,人們的關注點已經不只是在新舊轉換之間人們的變化。而是更多地關注進入新時期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這已經更多地脫離了政治的範圍,而如果改革文學涉足於這一領域,或許其就不應該成為"改革文學"了。

優秀的官場小說,時代的縮影—《新星》系列小說

總的來說,《新星》系列是改革文學中的優秀作品,《新星》展現了改革者與守舊派之間的衝突,更多地聚焦於改革本身,而《夜與晝》則將視野擴大到整個社會,從不同階層的人物的生活入手錶現改革為人們的生活和思想帶來的變化。儘管有一些不足,但是就那個時代來看,這仍然是非常有趣的官場小說。在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進入新時代的我們反過頭來閱讀這兩部作品仍然有很深刻的啟迪與思考。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哦!

參考文獻:《新星》,《夜與晝》,《中國當代文學主潮》,《改革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