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等著陸技術!如何實現返回艙“軟著陸”的?

著陸緩衝技術飛船將“軟著陸”

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等著陸技術!如何實現返回艙“軟著陸”的?


經過與空氣的“軟”摩擦之後,飛船返回艙進入著陸緩衝環節,這最後一步可是硬碰硬的撞擊。為了讓飛船在“落腳”的一瞬依然保持宇航員良好的乘坐體驗,508所將著陸緩衝技術應用於神舟飛船返回艙的著陸緩衝系統,實現了返回艙“軟著陸”。

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等著陸技術!如何實現返回艙“軟著陸”的?


508所採用的γ光子測距技術能夠精確控制發動機點火高度,下降的返回艙再次“緊急剎車”,進一步將下降速度減小到安全速度。從神舟十號飛船開始,γ高度控制裝置首次採用國產化設計,填補了國內高精度γ光子測距技術空白,並通過半實物仿真試驗,全面驗證了產品性能。使用結果表明,產品工作可靠,我國從技術上實現了獨立解決飛船安全回收的難題。

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等著陸技術!如何實現返回艙“軟著陸”的?


飛船回收過程一氣呵成,全靠回收分系統的智能控制功能。具體而言,回收分系統具有自行進行故障檢測和判斷並自動進行主、備降落傘切換的功能。由軟硬件組成的回收控制裝置,可以不用地面臺站和航天員的干預,自主判斷返回艙所處的返回狀態,自動選擇不同的程序,發出回收著陸指令。同時,它還以機械鐘錶控制作為冷備份進行保駕,重要控制部件採用了冗餘設計,從而提高了回收著陸程序控制的可靠性。

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等著陸技術!如何實現返回艙“軟著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