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新亞歐大陸橋,構成了一條沿當年亞歐商貿往來的“絲綢之路”

新亞歐大陸橋,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是從中國的江蘇連雲港市、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幹線,中國國內由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組成。

大陸橋途經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7個省、區,65個地、市、州的430多個縣、市,到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出國境後可經3條線路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中線與俄羅斯鐵路友誼站接軌,進入俄羅斯鐵路網,途經阿克鬥亞、切利諾格勒、古比雪夫、斯摩稜斯克、佈列斯特、華沙、柏林達荷蘭的鹿特丹港,全長10900公里,輻射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亞歐大陸橋隴海蘭新城市帶主要城市有連雲港、徐州、商丘、開封、鄭州、洛陽、三門峽、渭南、西安、寶雞、天水、蘭州、烏魯木齊等。

新亞歐大陸橋,構成了一條沿當年亞歐商貿往來的“絲綢之路”

新亞歐大陸橋——由太平洋西岸中國連雲港開始的隴海、蘭新鐵路向西延伸在中國西部邊境阿拉山口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德魯日巴站接軌,從而構成了一條沿當年亞歐商貿往來的“絲綢之路”,經亞洲、歐洲諸國直到大西洋的另一條陸上通道,這就是新亞歐大陸橋。它將是一條對亞歐大陸經貿活動發揮巨大作用的現代“絲綢之路”。

新亞歐大陸橋東起太平洋西岸中國東部連雲港,西達大西洋東岸荷蘭鹿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港口,橫貫亞歐兩大洲中部地帶,總長約10900公里。連接著中國、東亞、中亞、西亞、中東、俄羅斯、東歐、中歐、南歐、西歐等40餘國,佔世界國家數22%;面積397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域面積26.6%;居住人口22億,佔世界人口36%。

新亞歐大陸橋,構成了一條沿當年亞歐商貿往來的“絲綢之路”

新亞歐大陸橋東西兩端連接著太平洋與大西洋兩大經濟中心,基本上屬於發達地區,但空間容量小,資源缺;而其遼闊狹長的中間地帶亦即亞歐腹地除少數國家外,基本上都屬於欠發達地區,特別是中國中西部、中亞、西亞、中東、南亞地區,但空間容量大,資源富集,開發前景好,開發潛力大。中間地帶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能源富集。新亞歐大陸橋所經過的各區域,在經濟上具有較強的相互依存性與優勢互補性,蘊藏了非常好的互利合作前景。

新亞歐大陸橋,構成了一條沿當年亞歐商貿往來的“絲綢之路”

北線

哈薩克斯坦與西伯利亞大鐵路接軌,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通往西歐及北歐諸國。

中線

哈薩克斯坦往俄羅斯、烏克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瑞士、德國、法國至英吉利海峽港口轉海運或由哈薩克斯坦阿克鬥卡南下,沿吉爾吉斯斯坦邊境經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及土庫曼斯坦阿什哈馬德西行至克拉斯諾沃茨克,過裡海達阿塞拜疆的巴庫,再經格魯吉亞第比利斯及波提港,越黑海至保加利亞的瓦爾納,並經魯塞進入羅馬尼亞、匈牙利通往中歐諸國。

南線

由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向南入伊朗,至馬什哈德折向西,經德黑蘭、大不里士入土耳其,過博斯魯斯海峽,經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通往中歐、西歐及南歐諸國,同時還可經過土耳其埃斯基謝基爾南下中東及北非。

以亞歐大陸橋為紐帶,它將中國與獨聯體國家、伊朗、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德國、奧地利、比利時、法國、瑞士、意大利、英國緊密相連。它對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協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使中國與世界大市場的距離更近。它將亞歐兩個大陸原有的陸上運輸通道縮短了2000公里運距。比繞道印度洋和蘇伊士運河的水運距離縮短了1萬公里。

優勢

新亞歐大陸橋運輸比西伯利亞大陸橋運輸有著較大的優勢。

第一,它使亞歐之間的貨運距離比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得更為顯著,從日本、南朝鮮至歐洲,通過新亞歐大陸橋,水陸全程僅為12000公里,比經蘇伊士河少8000多公里,比經巴拿馬運河少11000多公里,比繞道好望角少15000多公里。

第二,它使東亞與中亞、西亞的貨運距離大幅度減少。日本神戶、南朝鮮釜山等港至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5個國家和西亞的伊朗、阿富汗,通過西伯利亞大陸橋和新亞歐大陸橋,海上距離相近,陸上距離相差很大。如到達伊朗、德黑蘭,走西西伯利亞大陸橋,陸上距離達到13322公里,走新亞歐大陸橋,陸上只有9977公里,兩者相差3345公里,到達中亞的阿雷西,走西伯利亞大陸橋,陸上是8600公里,走新亞歐大陸橋,陸上距離只有5862公里,相差2774公里。

第三,由於運距的縮短,它在運輸時間和運費上將比西伯利亞大陸橋又有所減少,更有利於同海運的競爭。

第四,它的東端橋頭堡自然條件好,位置適中,氣候溫和,一年四季可不間斷地作業。

影響

新亞歐大陸橋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互補性:一方面,對於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國家來說,這一區域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巨大市場,是它們輸出資金、技術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對中國、中亞和東歐國家來說,通過沿橋開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國際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經濟振興。另一方面,亞太地區經濟的迅速增長,越來越需要開拓歐洲市場,而歐盟為謀求發展也需要到亞太地區尋求貿易伙伴,選擇投資對象,亞太與歐洲的雙向輻射越來越明顯。

新亞歐大陸橋的發展,為沿橋國家和亞歐兩大洲經濟貿易交流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大通道、對於促進陸橋經濟走廊的形成,擴大亞太地區與歐洲的經貿合作,促進亞歐經濟的發展與繁榮,進而開創世界經濟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新亞歐大陸橋這些固有的優勢,決定了它必將全線運營,發展壯大,成為溝通亞太地區與歐洲的主導運輸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