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都是用什麼方式來打發寂寞的?一定要誠實?

SPORTSWORLD


  來看看孔子老人家是如何做的:教育與知識的特長在於使人趨於理性和人格獨立,宗教信仰則強調盲從和終極關懷。就孔子本人來說,他打發寂寞基本上採取“敬鬼神而遠之”的折衷主義立場。

  那麼,當他和弟子們陷入精神危機的時候,會如何自處呢?孔子的一個建議是,如果想擺脫外在環境對心靈的影響,就熱愛讀書吧!所以,孔子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好學精神,並認為顏回最符合“古之學者為己”的讀書標準。

  好學雖與物質無關,但並不是說無關物質的讀書行為就是好學。在孔子看來,讀書無關乎物質,但不應刻意去迴避物質,而要從讀書中體認宇宙萬物之富、人生大道之美、操行氣節之貴。

  相對來說,物質方面的匱乏只是淺層次逆境,更深層次的逆境則是窮達的窮。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曹國、宋國接連遇挫,無奈之下來到陳國,又碰到吳國攻打陳國。孔子碰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在陳蔡之間絕糧七日。弟子們餓得幾乎動不了身,子路於是激動地質問“君子亦有窮乎”,孔子平靜地答道“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路所說的窮是山窮水盡的意思。可即使在這樣的境遇中,孔子也沒有放鬆對讀書習禮、堅守道德界限的要求。對孔子來說,讀書的意義不僅僅是學習知識,也不僅僅是一種習慣,而是在於踐行道德、砥礪操行,把對知識的體認轉化為對人生信念的堅守。

  孔子的“君子固窮”理念幾乎是一種純粹的道德要求,致力於把宗教的神性信仰轉化為理性的人生信念。在生命與信念之間,孔子選擇了擇善固執,認為只要道義存在的地方,就是君子應該堅守的地方,哪怕明知道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值得慶幸的是,理性與逆境之間的這種極端情況畢竟不是常態,人生旅途中最需要撫慰的其實是大段大段的孤獨、無聊與寂寞。這是崇高人生信念的最大敵人,也是滋生精神危機的溫床。

  弟子們認為,孔子之道的人生信念標準太高,難免讓人生出望洋興嘆的喟嘆。冉求就曾向孔子抱怨:“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曾子也曾反覆提及求道的艱辛,說不僅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而且要時刻注意“慎獨”。以曾子之賢尚且如此,其他人求道之路的種種困惑、動搖乃至精神危機就不難想見了。

  然而,孔子明確告訴弟子,仁道其實並不遙遠,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們把讀書求道當作一項必須完成的人生使命,而不是一種樂在其中的生命本然狀態。如果把讀書求道視為春日風中的一次旅行,把人生信念當作生命應然的棲息之地,怎麼會有如此痛苦的心路歷程呢?孔子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世人:讀書是打發寂寞的最好方式,美學的態度是讀書的最高境界。

  以美學態度讀書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來自於孔子的治學主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古人所說的學習不僅指讀書,而且包括文藝和體育。李澤厚認為,孔子“遊於藝”思想是對讀書的一種美學昇華,即通過技藝之熟練掌握,獲得自由和快樂。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現代人高喊“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時候,孔夫子恐怕會不以為然。因為求取靈魂的安寧既不在遙遠的天國,也不在有詩的遠方,答案就在眼前——“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全景南陽


我是個體經營戶,平時生意也不怎麼忙,確實很寂寞,自從上了頭條對對句子,偶爾發一些小評論,認識很多頭條裡的朋友,互相交流、評論,也學到很多自己不懂的知識,開闊了眼界,現在反而感覺忙不過來了,有時不能及時回覆朋友們的評論,感覺很對不起朋友啊,一點也不寂寞啦![捂臉][大笑][大笑][大笑]既能打發時間,又能交到朋友、增長見識,何樂而不為呢?[耶]


龍泉西路皖蜀春酒坊


單身漢時消費不起KTⅤ,夜總會等當時在工薪階層眼中的奢侈場所,也無力(主要是經濟壓力,當時家在外地,我的工資低)找一女友消費荷爾蒙,白天上班要應付同僚之間的明爭暗鬥而疲於奔命,唯有夜幕降臨,去雨花亭一固定的小吃店炒兩個菜,一瓶白沙啤酒,在微醺中還往往要老闆娘炒份蛋炒飯慰勞慰勞自己,當然這種享受每週最多一次。老闆娘很喜歡我,她有兩個女兒,總是有意無意暗示我作她的女婿,所以每次進店用餐份量總是比別人多而且價格相對便宜,只是那時總想調離原單位每次面對暗示時我便裝"八秘子”(長沙話裝寶的意思)。現在看來,如果當了她家女婿,或許一路走過來可以不用歷經那麼多艱辛,大抵早已過上雖不是很富足但至少按步就班平淡平靜與世無爭的日子。現在每每經過雨花亭,看著時下的城市變遷與繁華,總是心生歲月滄桑,命運莫測的感慨來。不知那倆位開店的叔叔阿姨,今生可好?他們家那位每每見我總是面帶嬌羞的大女兒如今過得怎麼樣?唯有從心底深深祝福他們,希望純樸善良的一家平安如意~

現在的情形是,父親四年前已過逝,孝敬七旬母親便成了我最大的責任與義務,當然還有病妻與正讀高一的女兒,除了已進入瓶頸期的事業,家人已成為我生活的重心!大抵是人進中年,過去浮躁的心已歸復平靜,社會上朋友的吆喝已無誘惑,即便是同學聚會,我能推則推,朋友圈一再壓縮,但心中並無愧疚與遺憾!只要不值班,往往第一時間趕回家中,煮一壺茶,看窗外車來車往、市井繁華。也偶爾於休閒中與友鄰或同事聚聚小餐,喝喝小酒,玩玩小牌,享受慢時光裡全身心的徹底放下~

對自己某些方面的發展有點小遺憾,但已滿足當下的狀態,珍惜、知足、感恩,這便是我當下的真實人生及感悟罷。


CHEN軍軍有禮


我一有時間就看頭條,瀏覽一下有什麼重要新聞,有什麼適合自己回答的問題,還要根據圓夢精靈的要求,獲取知識點,收取他人的知識點,捐出更多的書籍。


南通海安金兔建材老吳


接送學生,鍛鍊身體,有時做個飯,剩餘時間看看電視上的新聞,然後上頭條,給新老朋見見面!快樂!











老楊紅


感謝今日頭條,感謝悟空問提岀這個問題,一問百答,各有所好。我除了做家務,岀去鍛鍊以外,就是上頭條,看新聞,寫詩,對對,回答問題。從不寂寞,從不煩惱,我象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沒有花兒香,沒有樹兒高,我的朋友遍及今日頭條。春風就象老天慈母口中的和氣,把兒身的微塵吹掉。夏雨就象老天慈母眼中的喜淚,把兒身的灰土洗澆。秋霜就象老天慈母灑下的黃金,把兒的身上披得金色如嬌。冬雪就象老天慈母飄下的香粉,把兒的身上打扮的銀光閃耀。我就在老天慈母的懷抱,與祂同呼息,共命運,快樂在頭條。這是真話,這是實話,一句也不瞎嚼。


大王2639


我是80後,今年31歲了,公司上班,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工作枯燥,下班無聊,這樣很容易使自己墮落下去。

下班後很是無聊,無事可幹,這時候可以看看同事們在幹什麼,他們是怎麼打發時間的,有的同事晚上下班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有的打牌,有的喝茶,有的約起來玩遊戲,我感覺都挺不錯的,對於打發時間來說綽綽有餘了。

我也和他們一起喝酒聊天,一起打牌,開始挺熱鬧的,但是到最後人去樓空的時候,還是感覺內心空虛,空蕩蕩的一般,少了一份激情,少了一份奮鬥。

最後我不怎麼喝酒了,也卸載了遊戲,人生不應該這樣,也不是這樣,這不是打發時間,這是浪費時間,要選擇正確的價值觀,做正確的事,比如班下多運動,打打籃球,乒乓球來鍛鍊身體,看一些有意義的電影電視來增長知識,看一些名著來修身養性,看一些新聞來了解世界,或者學習進修自己感興趣的一些知識,這樣還是不錯的,希望對像我一樣曾經無聊的人有所幫助。






瘋癲熊貓


我是一個離婚女。原來一直在單位上班。感覺忙忙碌碌的。通過關係。提前內退,但整天在家裡無所事事。東遊西蕩,好無聊。好孤獨,想想不能這樣下去。於是我在外面開了一家服裝店。這樣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白天也沒有時間去想那麼多事。晚上也早早地上床睡覺。既排除了無聊和孤寂,又實現了自身價值,充實了生活





單身狗婉兒


忙中取樂!這是我二十多年來的排除寂寞的方法。

原來吧就是早晨起來出去散散步,然後回家做飯伺候老人和孩子上學,然後就該忙啥就忙啥,到了晚上就是看書電視陪孩子寫作業,反正就是不給自己一點閒工夫。這樣就減少了寂寞感。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去世了,孩子考學也出去了,就還是那個模式,不給自己一點空閒。自從孩子給我買了這個手機,就更有的做了,每天起來帶著他出去走走,然後回來一邊做飯一邊玩手機,看頭條!回答問題,和友友互動,有時寫點東西,有時把拍到的圖片發到頭條上,和大家分享一下,就這樣一天下來,不給寂寞留一點空,自己也充實了!再就是看看文學書籍,或者古典,好讓自己有點底蘊。我覺得還可以的。至於其他的沒有了!我這個人實在,不拐彎,直腸子,去了工作就是看書看手機,從來不去打牌下棋,也不去喝群酒,我的朋友圈都是喜歡文學和與文化有關的朋友!這就是我的方式方法!


詩書傳千古


我是一個離婚女。原來一直在單位上班。感覺忙忙碌碌的。通過關係。提前內退,但整天在家裡無所事事。東遊西蕩,好無聊。好孤獨,想想不能這樣下去。於是我在外面開了一家服裝店。這樣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白天也沒有時間去想那麼多事。晚上也早早地上床睡覺。既排除了無聊和孤寂,又實現了自身價值,充實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