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上海教育界政協委員:在抗擊疫情中展現“師者”作為

疫情發生以來,政協委員中的教育工作者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落實各項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

“我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迅速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工作方案,做好充分演練。”2月18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介紹上海交通大學開展在線授課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和丁奎嶺帶領下,交大教學團隊針對不同的課程類型和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受眾,分類統籌,面向本科生上線1449門課程,面向研究生上線657門課程,並對課程團隊及主講教師優中選優,選擇最具教學經驗、講課效果最好、學生中聲譽很高的教師來錄製主講課程,通過慕課平臺向全國免費開放165門優質在線課程,使全國大學生都可通過平臺,觀看交大的優質課程。市政協委員、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則第一時間以PPT錄播的形式,為全校師生重點講解教學安排中重要時間節點、如何快速上手課程錄播製作等內容,以回應廣大師生的疑惑與關切,實現中央要求的統籌疫情防控與學校事業發展。

2月17日,天山初級中學“防疫助學”系列微課剛上線,便受到了熱烈歡迎。《抗“疫”折射出的中國精神》《為何蝙蝠延長了你的假期》《中國八大古都——安陽》……雖然每節課只有短短几分鐘,但學生們都說學到了特殊的知識。“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現實生活裡所發生的一切,無論是疫情的發展情況,還是一線工作人員的感人事蹟,都可以是‘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長寧區政協委員、天山初級中學校長陳紅說,要更好地幫助學生度過這段特殊的“居家抗疫”時期,正確認識疫情,緩解疫情帶來的心理陰影,過好一個有意義的“加長版”假期。為此,她邀請家長和專家們一起出謀劃策,推出“抗疫助學”系列微課課程。

隨著復工潮來臨,虹橋樞紐防疫任務面臨新的挑戰。根據防控工作需要,閔行區在虹橋樞紐6個卡點增設為外籍來滬旅客提供健康申報和防疫宣傳的志願服務崗位,市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協和教育集團(中心)總校長盧慧文第一個報名,並主動擔任組長,承擔晚班重任,志願者隊伍中約六成是協和雙語學校的教職工。

疫情防控期間,市政協委員、中國福利會託兒所所長方玥引導老師鼓勵中國福利會託兒所的幼兒通過微博參與《幫“哈哈”助力地球人話題》活動,錄製加油視頻和創作戰勝病毒的兒童圖畫助力防疫,在哈哈炫動衛視“熒屏冬令營”欄目中播出;組織中國福利會託兒所的老師們在第一時間創作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兒歌,精心製成音頻便於兒童學習。市政協常委,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則創作《旭日東昇,疫雲終將散去》中國畫,弘揚“義無反顧、共克時艱”的真情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