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採訪」馬士基CEO:新冠疫情導致2、3月業績疲弱

「採訪」馬士基CEO:新冠疫情導致2、3月業績疲弱


日前,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施索仁(Søren Skou)在接受彭博(Bloomberg)電視採訪時,就新冠疫情對公司的業績影響做出了回答。


「採訪」馬士基CEO:新冠疫情導致2、3月業績疲弱


Q:新冠疫情影響了馬士基2020年前景預期,請問這對馬士基業績影響究竟有多嚴重?


A:我認為這取決於疫情在未來幾周的發展情況。


在過去的兩週半時間裡,我們看到新增確診病例持續下降,這是非常正面的消息,在此態勢下,未來幾周疫情可能會迎來拐點。


如果這樣,可以預計,二月、三月我們的業績表現會比較疲弱,但四月、五月會有較大的反彈。


不過目前還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比如還要看中國的外來務工人員返崗工作的進展情況。


Q:你看到中國貿易下降,但其他地區貿易上升的情況嗎?


A:我們看到從歐洲出口的貿易量有較大程度的增長。


很顯然,有很多公司都在重組其供應鏈。但重組供應鏈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中國對供應鏈的影響比多年前非典時期要大得多,尤其是對於在東南亞的工廠而言,他們需要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零配件。


新冠疫情並不只是影響中國的成品出口,還影響原材料及零配件的出口,進而影響東南亞地區的成品出口。


Q:你們會考慮從中國減少航線運力麼?還是說考慮到貨量會反彈會有所準備?


A:在過去兩週中,我們取消了從中國始發的50多班班輪航次。


事實上,每年中國農曆新年前後,受到工廠春節假期停工影響,馬士基都會取消一些航次,但今年疫情爆發導致中國工廠關閉時間是以往的兩倍,而且返崗的工人需要隔離兩週時間,生產恢復相對緩慢,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減少運力應對該情況。


Q:這對運價的影響如何?


A:集裝箱運價有傳統性、季節性的特點。在中國農曆新年之前會有所上升,之後會呈下降態勢。


今年也是如此,遵循了以往的特點。相信其他船公司也如馬士基一樣,進行了裁撤運力等舉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保持運價的固有態勢。


Q:航運業此前有一波併購潮,比如馬士基收購了漢堡南美,你預期接下來因運力過剩還會有進一步行業整合麼?


A:我認為我們的行業可能還會再有一輪的整合。


但馬士基已經完成了這方面的收購,在戰略層面,我們也沒有計劃在海運業務部分進行更多的收購,從市場份額層面,現有規模使我們能在未來多年保持競爭力。


我們的重點會放在發展陸側物流、碼頭業務上,為客戶提供更多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