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加快 商務部:還會有穩外貿政策出臺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20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供應鏈帶來的挑戰是階段性和暫時性的。目前,在各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指導幫助下,中國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正在加快。

在商務部當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李興乾表示,我們已經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推動解決企業在招工用工、原料供應、物流運輸、防疫物資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幫助企業切實提高履約率。針對貿易領域存在的問題,商務部已經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有關政策正在落實。同時,還有若干穩外貿政策措施會陸續出臺。

企業復工是穩定外貿的關鍵

李興乾表示,企業復工問題是穩定外貿發展的關鍵問題。很多外貿企業,包括跨境電商企業、主營醫療產品和肉類等農產品的外貿企業,春節以來一直正常運營,為擴大進口、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自2月10日起,除湖北省以外,各地具備條件的外貿生產企業也開始逐步復工復產。目前,外貿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主要呈現3個特點。

一是外貿生產正在快速恢復。在各地方和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總體進度加快。外貿大省引領帶動作用明顯,浙江、山東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均在70%左右,廣東、江蘇等外貿大省也在迅速復工,進展符合預期。

二是分區分級推進。總體上,目前各地方正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行精準防控、分區分級,穩步有序推進外貿企業復工復產。低風險地區,正在全面恢復正常生產。中風險地區,儘快有序恢復正常生產。高風險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恢復。受疫情形勢、員工返崗情況等因素影響,各地實際復工復產水平具有一定差異化特徵。

三是復工進度不平衡問題正在好轉。目前原材料供應緊張、境內外物流銜接不暢局面正在有效緩解,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聯動匹配迅速恢復,不同行業物流渠道正在適應企業和產品需要加快恢復。

李興乾指出,關於外貿領域的政策措施,優化貿易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影響,是商務部當前重要任務之一。

“當前,我們正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紮實做好穩外貿工作,支持外貿企業抓緊復工生產,保市場、保履約、保訂單,加大貿易融資支持,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積極參與國際協調合作,努力為外貿企業營造良好的國內外環境”,李興乾稱。

關注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

李興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供應鏈帶來的挑戰是階段性和暫時性的。我們已經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推動解決企業在招工用工、原料供應、物流運輸、防疫物資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幫助企業切實提高履約率。”

據李興乾介紹,據監測統計,截至20日,各種貿易方式進口口罩已超過12億隻,防護服超過1300萬套。其中,59個跨境電商綜試區跨境電商平臺和企業累計進口口罩超過5000多萬隻,防護服近100萬套。國際醫療產品供應,對中國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彌補了中國國內短期生產供應的不足。醫療物資保障是對進口貿易各環節的一次全方位考驗。實踐證明,進口鏈條各環節快速響應、高效運行,並在最短時間內送達最終用戶,總體順暢有效。

歐晰析企業管理諮詢公司(OC&C Strategy Consultants)合夥人王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國內對口罩或一些消毒用品的需求無法滿足時,需要周邊的國家來補充。

李興乾稱,在防控疫情同時,商務部持續密切關注疫情對外貿的影響,指導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跟蹤外貿形勢,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紮實做好全年穩外貿工作。

“根據對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持續監測,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較長,農產品、食品以及產業鏈長、勞動密集的行業預計會受較大影響。” 李興乾說,“針對企業反映的物流運輸受阻等困難,我們已經出臺多項支持外貿企業的政策措施,降本增效,為外貿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此外,李興乾也呼籲道,世衛組織高度評價中方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進展,強調不建議限制旅行和貿易。中國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同時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高度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