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康復治療與中藥、鍼灸、推拿應及早進行

腦卒中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疾病,常規的治療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經不需要華醫君再介紹啦~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關於腦卒中的治療新觀點——腦卒中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理念的新發展。

腦卒中的特點是“障礙與疾病共存”,故康復治療與中藥、針灸、推拿應及早進行,重建正常運動模式。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及早進行康復治療,對病人進行體能和技能訓練,可明顯降低病死率,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生活及生命質量。


同時針刺對腦缺血後的神經元具有保護作用,不僅可以減輕腦水腫和減少梗死體積還可抑制缺血性神經元凋亡,提高缺血後腦內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合成或釋放。因此,中風病人急性期越早接受康復治療及中醫針灸施治,其預後越好,自主意識恢復越早,後遺症越輕、越少。

腦卒中康復治療與中藥、針灸、推拿應及早進行


針對溶栓窗口期的急性腦梗患者,依據嚴格的適應證與禁忌證,積極採取溶栓療法。

對於超出窗口期的病人,則應給予降纖、抗凝和腦保護治療。除藥物外,根據康復評定的結果,還應積極進行早期臥床期的康復訓練,如:良姿位的擺放、體位變換被動活動等。

針對腦梗死的不同時期、不同證型,中醫各有不同治則。有通腑洩熱、開竅醒神,臨床上常給予清熱定宮丸等口服或灌腸;有芳香開竅、豁痰醒神,常用複方麝香注射液或醒腦靜注射液等;有益氣養血、活血通絡,常用丹參、川芎、水蛭、地龍、銀杏葉等中藥製劑。

此外臨床中對昏迷病人,大多采用綜合促醒治療,除藥物外還可給予音樂剌激、穴位剌激、言語刺激、深淺感覺刺激,以此來加強病人的感覺輸入,促進其意識的恢復。

腦卒中康復治療與中藥、針灸、推拿應及早進行


同時,康復治療也應儘早進行。只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體徵平穩、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後即可進行康復治療。

中風病人長期臥床靜養,不但影晌偏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而且還易造成廢用綜合徵:如廢用性肌無力及肌萎縮、關節攣縮、廢用性骨質疏鬆。現代康復醫學認為,中風偏癱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有賴於大腦高級神經中樞與肢體之間神經通道的促通,這種通道的建立只有對肢體進行不斷有效的刺激才能完成。因此,中風病人應早期進行康復運動鍛鍊,只要病情穩定(一般在發病48小時後),就應開始康復鍛鍊活動。

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及時對中風病人進行運動、言語、認知、心理、職業與社會康復等全面康復,同時適時配合中醫中藥、針灸、推拿,綜合應用各種措施來減少患者身、心、社會功能障礙,發揮其機體、組織的最高潛能,使其能更好的迴歸社會並進行創造性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