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印發實施方案:疫情防控物資擴產、轉產、新建“三個一批”

2月1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物資擴產、轉產、新建“三個一批”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儘快實現以下目標:全省N95醫用口罩產量30萬隻/天,醫用外科口罩產量150萬隻/天,一次性醫用口罩400萬隻/天,醫用防護服產量8萬套/天,醫用隔離服(手術衣)4萬套/天,測溫儀3000臺/天,心電監護儀6000臺/月,負壓救護車150臺/月,為我省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可靠有力的醫用防護物資保障。

《方案》提出,圍繞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急需,推動有資質有能力的重點企業技改擴能,開足馬力擴產一批;挖掘我省紡織、機械等產業潛力,發揮我省出口加工規模優勢,通過產品結構調整、配套代工等方式有效轉化為可用產能,加大支持轉產一批;推進生產醫用防護物資工藝相近或具有配套條件的企業項目建設,創造條件新建一批,努力快速穩固和擴大急需醫用物資產能。

重點任務:

緊缺醫用物資重點企業納入省統一徵用調配名錄

省防控指揮部對重點企業派出駐廠特派員

《方案》提出, 省防控指揮部加強“三個一批”實施統籌,迅速確定原則上具有潔淨車間、殺菌設施和檢驗能力的企業為省級統一徵用調配的擴產、轉產、新建重點企業,實行名單制動態化管理,切實完善統一分配使用調度機制,精準分配調度,由省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實施臨時價格干預。

各級黨委、政府要擔負主體責任,主職上陣,堅持一手抓疫病防治,一手抓生產自救,兩手都必須抓好,兩手都必須硬,防止復工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各級防控指揮部及發改、經信、衛健、財政、市場監管、藥監、金融、人社、醫保等部門要全省一盤棋,密切配合,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涉及“三個一批”的項目建設備案、註冊許可、定價檢測等審批核準備案事項一律特事特辦。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主動做好督促協調、要素保障、技術指導、質量管理、市場監管等各項相關工作。

納入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徵用調配的醫用物資重點企業所在地黨委、政府必須無條件服從省防控指揮部的統一指令,各納入名錄的重點企業出廠產品一律由省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實施臨時價格干預,不準哄抬價格。所有產品一律由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徵用、調配和管理,未經省防控指揮部批准任何市縣和單位一律不得截留、自銷、外調,違者嚴肅追責。

省防控指揮部組織省直相關部門的幹部形成專班,作為省防控指揮部駐廠特派員,派駐省定名錄的重點醫用物資生產企業,代表省防控指揮部全天候協調解決企業擴產、轉產、新建及生產中存在的用工、原材料、設備採購、水電氣供應、資金、資質、供銷、交通等一切困難和問題。省防控指揮部根據需要,向重點企業委派武警值守,駐企特派員及委派武警嚴格按照省防控指揮部的指令驗單發貨,不受任何地方及企業等的指令干擾。

三大支持政策:

對入列重點企業首批給予10億元省級設備購置補貼

另加銀行貸款貼息、政府收儲兜底

根據全省疫情防控需要,省防控指揮部建立全省緊缺醫用物資重點企業名單制度,實施動態管理。對列入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徵用調度的重點企業,其生產的醫用防護服、醫用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隔離服(手術衣)、測溫儀、心電監護儀、負壓救護車等產品,由省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實施臨時價格干預,一律由省防控指揮部指定的醫藥流通企業統一收購和配送,一律全部用於本省各地防控所需,一律按照“先預撥、後清算”“誰使用、誰付費”原則結算,一律將疫情防控結束後剩餘的產品交由政府收儲。隨著疫情變化,省指揮部物資與市場保障組對統一徵用調配物資的品種進行動態管理。列入名錄的企業享受以下支持政策:

——設備購置補貼。首批共安排10億元省級專項資金,對納入工信部支持新冠肺炎防護用品(具)技術改造設備購置補貼的重點企業,省級財政給予設備購置費中央補貼後的剩餘配套補貼;對其他符合條件的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徵用調配的重點生產企業,實施擴產、轉產、新建的設備購置費由省級財政給予全額補貼。

——銀行貸款貼息。支持符合條件的省內企業列入全國重要醫用防護物資重點企業名單,爭取人民銀行優惠貸款支持。省級財政統籌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進行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 對未能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但支持疫情防控作用突出的衛生防疫、醫藥產品、醫用器材、醫療廢棄物處置等企業2020年新增貸款,由省財政按照市場報價利率的30%給予貼息。

——政府收儲兜底。在疫情防控調度任務結束後,對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徵用調配重點企業已生產的產品,以及省定的醫藥物流企業已按指令採購的剩餘產品,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省財政負責按分級負擔原則落實資金。

本實施辦法從發佈之日起施行,至疫情防控應急響應取消時終止。

【附件】

推動“三個一批”工作措施落實部門責任分工

【省經信廳】負責“三個一批” 方案組織協調工作,確定擴產、轉產、新建納入省級統一徵用調配重點企業,實施動態管理,執行並完善統一分配使 用調度機制。牽頭建立重點企業特派員制度,會同發改、衛健、財政等部門調度項目建設和安排補助資金等工作。

【省發改委】負責項目建設核准備案,與經信、財政等部門確定技改項目,督促項目建設。牽頭會同財政、發改(物價)、醫保等部門建立價格形成機制等。

【省財政廳】負責落實和撥付財政專項補助資金,負責落實政府收儲兜底資金,監管資金使用和督促落實醫用物資分級結賬清算等。

【社會保障部門】協調解決重點企業用工、員工返崗職工權益保障、職工培訓等工作。

【省市場監管局】負責醫用防護物資企業工商登記、市場流通秩序維護等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

【省藥監局】負責醫用防護物資註冊和許可資質,特事特辦,審批及管理、生產和外採醫用物資的快速檢驗和認可,做好捐贈物資分類鑑別等工作。

【省衛健委】負責醫用防護物資需求精準測算,制定並實施分級分類使用和管理辦法,醫用物資科學精準分配到市州並迅速落實到縣(市、區)及醫療機構,負責各級衛健及各醫療機構接受省分配醫療物資登記造冊、建帳、結帳、清算等工作。

【省公安廳(省交管局)】負責項目建設治安環境維護,保障物資運輸和交通安全、暢通等工作。

【交通運輸廳】負責運力合理調配、運輸能力有效保障以及海內外運輸協調支持等工作。

【省民政廳及紅十字會、省慈善總會、省青少年基金會】負責組織、接受國內外捐贈,做好捐贈接受、清關、分類、登記及組織檢測等工作。

【武漢海關】負責重點企業進口設備、海外採購、國際捐贈醫療物資便捷快速通關,依規迅速做好關稅減免等工作。

【省醫保局】負責配合省發改委、省衛健委核定醫療物資採購價格,負責落實醫用物資醫保結算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