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在疫情防控中的“堡壘”作用

紅網漣源市分站(通訊員 吳旦)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就一直牽動著中華兒女的心,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一封封戰書鋪天蓋地,一聲聲誓言響徹天空,一片片黨旗紅遍大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精心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用心部署下,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戰,一個個“扶貧逆行者”的身影如雨後春筍般堅守在扶貧和抗疫一線。作為南華大學扶貧工作隊的一員,在駛過9個關卡、測量9次體溫來到扶貧點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開展工作至今,幫扶工作隊同黨員幹部齊心協力為廣大群眾樹起一道道安心、舒心、放心的堡壘。

挺身而出、奮勇向前的舉動樹起“安心”的堡壘

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毗鄰新化縣溫塘鎮和田坪鎮,接壤古塘鄉良院村和楓木林等村莊,自疫情發生以來,管控工作任務緊、工作重,並因管控需要在生活上給大家帶來了許多不便。民以食為天,為保障好居民的正常出行和日常生活,申家村廣大黨員幹部自告奮勇承擔起網格化管理工作的重任。他們捨棄居家取暖的日子、他們放棄安穩休息的時光,無論風雨,不分日夜排查蒐集回村人員,想法設法調集物資併發放到每家每戶,在這個因疫情影響了親人團聚、友人相約的春節,他們成為了所有人的親戚和朋友,更是成為了所有人的“外賣者”和“快遞員”,他們用舉動為群眾樹起“安心”的堡壘。

堅持不懈、日夜不分的行為樹起“舒心”的堡壘

自疫情發生以來,一個個肺炎治癒的患者,一條條疫情發展的信息,一組組不斷更新的數據,無時無刻不牽動著廣大群眾的心。在這個本該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日子裡,群眾的心頭貼上了一層緊張的膜,在新聞網、朋友圈等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影響下,多少人的神經繃的緊緊的。鄉黨委書記做起了播音員,扶貧幹部做起了勸說者,基層黨員做起了守護神,他們用關愛講解、用真誠勸說、用行動守護,喇叭裡不斷髮出的聲音時刻叮囑著群眾,行走在路上的扶貧者時刻鼓勵著人們,堅守在卡位的黨員們時刻守護著百姓,他們以無所畏懼的精神、親力親為的行動詮釋了一個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他們用行為為群眾樹起“舒心”的堡壘。

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信念樹起“放心”的堡壘

往日的走家串門消失匿跡了,昔日的車水馬龍無影無蹤了,這不是退縮,這是一種力量,一種團結的力量,一種中國的力量。雷神山、火神山的迅速竣工並投入使用,不計其數的白衣天使從五湖四海聚集英雄的城市,廣大的黨員幹部衝鋒攻堅戰的第一線,是初心使命鼓勵著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今時今日的申家少了些許歡聲笑語,家家戶戶多了幾分期盼,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聰明伶俐的小孩,在黨員們的悉心勸說下,不出門不串門,不給組織添麻煩,不給國家加任務,大家凝心聚力,以一方平安護四方穩定。在黨員幹部的領導下,大家力往一處擠、心往一處靠,同甘共苦、共克困難。陽光總在風雨後,他們用信念為群眾樹起“放心”的堡壘,在疫情防控的戰線上拉開了決勝脫貧攻堅的偉業。

有黨員如此,何懼疫情不消,堡壘已築,寒冬已逝,平心靜氣,靜待春暖花開。

基层党建在疫情防控中的“堡垒”作用

圖為南華大學幫扶工作隊在健康扶貧基地指導諮詢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