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最近信陽出現兩例超“常規”病例,引起大家不小的警惕,下面小編給大家回顧一下之前的一則新聞:

2月6日,浙江衛生報道,寧波一男子出門買菜沒戴口罩,僅和感染者在同一菜攤接觸15秒就被感染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浙江一院感染病專家裘雲慶表示,並不是說要15秒在一起才會被傳染,5秒、3秒感染者的空氣剛好過來的時候,你吸進去了就可能被感染。


無獨有偶,局長最近看見一則新冠病毒逆天傳播的新聞:


2月16日,河南信陽市通報了2例確診病例的超“常規”情況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確診病例吳某某先後3次進行核酸檢測,前兩次均為陰性。自1月14日從武漢返回河南,長達34天后才確診。


吳某某返回河南後,曾2次參加家庭聚餐,其中2人被確診,3人被確定為疑似病例或留院觀察。


其中,確診病例之一的寧某某,從去年11月開始,一直在照顧從武漢治病返回的岳父,直到岳父去世。


2020年2月,寧某某才開始出現發熱症狀,14日到醫院就診,隨即留院觀察,這期間的時長竟長達94天。


這兩例確診病例潛伏時間都很長,傳染源不明確,確診困難,並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果不其然,老老實實宅家裡才是靠譜的“保命計”。


但生活需要柴米油鹽,我們也時不時需要出門拿個快遞、放個風。既然無法避免,那我們該如何打贏這場與新冠病毒的游擊戰呢?

出門防護5大招


口罩

手套、帽子

消毒棉片、酒精、紙巾

大人小孩都不能“裸嘴”,大人推薦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去市場、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就戴醫用外科口罩。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國家疾控局建議兒童使用符合國家標準GB2626-2006 KN95,並標註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


出入各種場合口罩具體怎麼用,這裡借人民日報的圖幫大家做個總結,希望能更清楚。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乘坐電梯要謹慎

戴好口罩,不要直接用手接觸按鈕,用紙巾隔開。

儘量不要在電梯內說話,非常時期,沉默是金。

低樓層的人建議走樓梯,儘量不要接觸扶手。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讓外賣員或快遞員將東西放在門衛或者門口等安全的地方,自己取,避免與別人直接接觸。


外賣:帶家裡的袋子出去裝外賣(原來裝外賣的袋子要扔掉),食品包裝盒也應用酒精棉布擦拭後再打開,這樣能保證病毒無法存活於外包裝上,吃完外賣後要及時丟掉包裝盒。


快遞:儘量在家門口拆快遞,快遞包裝袋和箱子及時丟棄,拆完快遞馬上用滅菌洗手液洗手


之後,再根據情況對收到的物品進行消毒,能水洗的儘快洗乾淨,不能水洗的用酒精棉布擦拭物品表面,或採用其他消毒方式。


注意:疫情期間儘量不要購買來自湖北疫區的物件。

出行方式這樣選


建議大家儘量步行或騎單車,食物、生活用品能線上採購的儘量線上採購,需要外出購買的應採取就近原則。


如果目的地距離較遠的話,就打車出行,乘車途中請記住以下4點:

全程帶口罩,中途不能取下

上車後坐後排右側,開窗通風

儘量不說話,非常時期,沉默是金

不要碰車上的設備、用品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 儘量不在小區下面跟鄰居聊天,不輕易摘下口罩。


● 不要亂摸公共用品,長時間逗留在一個場所請戴上手套。


● 與他人儘量保持1米或以上的距離。


● 控制住雙手,不要摸口罩、揉眼睛、摳鼻子。


● 打噴嚏或吐痰,不管是在外面或是家裡,都要注意用紙巾包住。


● 帶寶寶要時刻關注寶寶的衛生安全。

之所以會特別強調個人的衛生習慣,是因為新冠病毒無所不在,在不同物質上存活的時間也不相同,局長放張圖給大家參考一下: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到家消毒5步曲

● 摘口罩時,只觸碰耳掛,不要碰到口罩的表面。

● 把口罩由內向外摺疊,放進保鮮袋,按照生活垃圾的分類扔進垃圾桶。

由於現在口罩比較緊缺,口罩貧困戶不得不重複使用口罩,但很多人都用錯了方法。


正確做法:將口罩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或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並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錯誤做法:將口罩清洗、蒸煮或消毒後使用是不對的,因為這些處理會破壞口罩的保護作用和密合性。


警惕2例超“常規”病例,做好以下防護,不把病毒給爸媽

脫掉外層衣物


用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後,立刻換下外出衣物,褲子也不能放過,出門前最好穿2條褲子,回家後脫掉外面一條即可。


如果帶孩子出門的話,家長先處理孩子,再帶自己。


疫情期間,可以在玄關處放個小桶裝脫下的衣物。另外,像外套這種不便立刻清洗的衣物,放進小桶之前千萬別拍、別抖!以免形成氣溶膠。


洗手


脫掉外出衣物後,要立即使用滅菌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手消毒液洗手,洗完手用紙巾擦乾淨。


洗手揉搓的時間不少於30秒,揉搓的步驟很簡單,跟著下面視頻裡的小姐姐做就搞定!


消毒外層衣物、隨身物品

衣物


裡面的衣服正常換洗即可,把桶裡的衣物(包括外套、褲子、帽子和手套)拿到陽臺,外套用75%的酒精噴灑外側後,反轉內側朝外掛起來,其他換下來的衣物馬上放進洗衣機,用消毒液清洗。


注意:如果沒有酒精,外套掛在窗外自然通風3天左右也是可以的。

鞋子


到家後,進門換鞋,把外出的鞋子放在門外通風即可。如果擔心,可以噴灑一點消毒液或酒精。


隨身物品


手機、護目鏡、眼鏡、鑰匙、包包等隨身物品,也要用酒精把表面擦拭一遍。


大家在使用酒精的時候,儘量使用擦拭法,且要遠離星火!


因為濃度75%以上的酒精燃點很低,22°左右就可以燃燒起來。而且空氣中乙醇濃度超過3%的話,衣服靜電都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要避免大量噴灑酒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