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春節以來,生鮮電商“疫”外火爆。


這個“意外”,簡直是“百味雜陳”。原本春節後是一個淡季,但變成了旺季;當實體商業、影院、飯店等行業受到疫情衝擊時,生鮮電商反而逆市爆發;眼看著生意火爆,但困難一樣多,組織貨源是一方面,缺少配送小哥又是另一方面⋯⋯


而被迫宅在家裡的人,以前就網購生鮮的人更依賴網購,以前沒嘗試過的人也開始在手機上下單。


冬天快遠去,生鮮電商的春天正在到來,儘管這個春天有點“複雜”,會讓有的生鮮電商“枝繁葉茂”,有的則敗於“物競天擇”。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1


宅在家裡,一日三餐當然是大問題。選擇生鮮電商,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 有的人居家隔離,根本出不去;
  • 有的人怕農貿市場或大型商超人多,“不安全”;
  • 有的以前自己不開火倉,靠飯店和外賣活著,現在呢,飯店暫停營業、外賣吃得不夠放心,只好自己買菜、自己做飯。


而打開手機,生鮮電商的APP可以佔滿一屏:天貓超市、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美團外賣、餓了麼、叮咚買菜⋯⋯它們中,有的本來就專營生鮮,有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把業務重點轉到了生鮮上來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來看看下面三位上海市民,這個春節以來是怎麼生活的——


❶ A先生


“最近一段時間,我試過太多的APP來買菜。比如‘春播’,上面的東西比較貴,可能東西更好一點吧,今天下單、明天才送上門,送的時候發現是天貓的物流。


比如‘盒馬’,春節剛開始幾天,根本搶不到配送的名額,每次下單時,系統都提醒小哥已約滿,請到門店消費,現在情況好一些了,但也要早起去下單,不像以前那樣,可以隨時隨地下單都有人給你送,而且現在送的時效也慢,也只能送到小區門口,自己去提,當然特殊時期,這些都能理解。


再比如‘蘇寧小店’,我是網上搶不到菜,才到小區門口的蘇寧小店看看,店小二把我拉進一個微信群,都是我們這個小區的人,店小二在群裡發可以買的菜,居民們可以下單,第二天到店裡自提。”


B先生


“我們單位現在排班工作,就是排到班的,到單位上班,沒排到的幾天,在家遠程辦公。我一個人住,這些日子把冰箱冷凍室的存貨幾乎全部消耗完了,就開始用每日優鮮下單買菜,雖然APP上顯示‘72小時內發貨’,但其實是可以自己選擇配送時間的,我就選擇我去單位的日子,他們送到門衛室,我下班回家拿上樓,又省去了坐一趟電梯。”


❸ C女士


“我們家四口人,我、先生、大女兒和剛滿一歲的小女兒,每天‘餵飽’四口人,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公負責做飯,我主要是‘開發’不同的平臺,在手機上找食材,幾乎能配送的生鮮電商都挨個嘗試一遍了,比如昨天,我就發現,連海底撈都做生鮮配送了(注:由海底撈供應鏈公司蜀海物流配送),38元的蔬菜套餐、98元的冷凍製品套餐、138元的豬肉套餐,我立馬下單買5套,3套送自己家,2套送爺爺家。”


以上,可能是特殊時期很多上海家庭的日常。


2


春節後的“疫”外火爆,對於生鮮電商們來說,一為“機遇”,生意出奇的好,讓它們加速發展;二為“

奉獻”,的確解決了很多市民買菜等日常用品的難題;三為“艱辛”,各種各樣的困難等著生鮮電商們去解決,解決不好,可能不僅僅是挨消費者罵的問題,更可能是在這次特殊的“戰鬥”中敗下陣來。


困難首先是解決供需矛盾。我們在各個生鮮電商APP上下單時,經常會發現稍微晚一點,貨就被搶空了。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不少地方因為疫情防控已經實行封村措施,運菜的卡車開不進村,也運不出去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電商app上下單,

稍微晚一點,貨就被搶空了


新增直採蔬菜基地,增派採購人員奔赴產地協調生產和發貨,是大部分電商的應對之策。叮咚買菜就是這麼做的,100多名採購人員不放假,散落到全國各個產地的田間地頭


其次,這段時間小型餐飲企業訂單下滑嚴重,不少過去面向這些餐飲企業的供應商也開始對接生鮮電商


再次,有的大型生鮮電商開始“全國一盤棋”地調配資源,盒馬鮮生就發揮其在全國23個城市二百多家門店的規模優勢,利用各地本土化的供應鏈,與全國供應鏈進行結合互補。如上海人口多,需求量大,就從山東、雲南、福建等地,每天調撥一百多噸蔬菜作為補充。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更多單位復工、復產,貨源問題正在更好地被解決。更重要的是,電商平臺要解決的不是生產問題,中國上游的產能是巨大的,考驗更多的是各個平臺的供應鏈。


除了“缺貨”,困難也來自“缺人”,尤其是配送小哥。這一點,沒有一個平臺可以“倖免”,受配送人員返鄉過年和疫情期間到家訂單猛增的雙重影響,運力一度出現明顯短缺。疫情防控剛開始時,永輝到家甚至鼓勵配送人員和門店店員的家屬一併參與配送。


眾多解決辦法中,“共享員工”真是一個利人利已的絕佳主意。2月初,盒馬鮮生最早宣佈,將聯合雲海餚、西貝、探魚、青年餐廳等餐飲品牌,促成“共享員工”的合作,將原本在餐飲行業的員工送至盒馬各地門店,經訓練後參與門店貨品打包、分揀、上架等工作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騎手嚴格實行無接觸式配送


不過,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外援”們也將陸續返回原來的崗位,大量空缺崗位又將出現。為此,盒馬宣佈開啟新一輪招聘,開放3萬個崗位包括總部採購、技術、運營等,也包括一線門店小二,其中配送小哥最為緊急。根據盒馬預估,當前全國盒馬工作崗位缺口約為1萬人。加上今年新增開店規劃,全年人才需求預計在3萬左右。


近日,達達集團聯合京東也啟動了就業招募活動。其中,集團旗下達達快送面向全國超2400個縣區招募1萬名騎手;集團旗下另外一家配送平臺京東到家,也將協助其零售合作伙伴,面向全國招募揀貨員等崗位超5000個


3


海岸君觀察特殊時期生鮮電商的“疫”外火爆中,起碼“孕育”著多個利好。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這一時期銷售額的猛增。春節期間原本是零售業淡季,但京東到家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74%,叮咚買菜的用戶量基本每天增長4萬多,永輝到家日單量首破30萬單,美團買菜北京地區的日銷售量最高為節前的2—3倍⋯⋯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京東到家提供的數據顯示,菜蛋肉奶是平臺上最受歡迎的品類,連平日裡購買頻次較低的米麵糧油都成了暢銷品。從除夕至大年初九,其糧油副食商品銷售額比2019年春節增長了740%,肉品增長了710%,休閒食品增長了530%,蔬菜增長了440%,水果增長了380%。


其次,以前“拉新”並想方設法把新客留在自己的平臺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且往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和人力資源,但這次疫情卻改變了這一切。不僅消費者主動去找生鮮平臺,而且復購率也很高。業內人士指出,只要用戶完成3單購買後,留存率就非常穩健了。但是要讓一個客戶在平臺上完成3次訂單,培養出習慣,原本是很漫長的,而這次疫情大大縮短了這一過程。


再次,客單價在提高。“一個顧客一次消費,就買足一個家庭一週的蔬菜水果量變得太正常了。”一位社區生鮮負責人稱,

客單價從過去的60-80元大幅漲至300-400元。不過,這一點在疫情結束後可能就難以維持了,畢竟現在很多人網購生鮮,都有“一次多買點、囤點,減少下樓次數”“特殊時期善待自己,吃好點、增強免疫力”等想法。


最後,這次疫情進一步加速了整個零售行業“線上線下全渠道”的融合發展,傳統零售企業將更加註重線上渠道的開拓,比如蘇寧小店,原本就開在社區,但這次疫情中,老百姓連進店挑選貨物都想省略,最好是“線上下單、線下自提”,這也會進一步促使社區超市加快線上佈局和完善服務的步伐。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沒貨”“缺小哥”短期內仍是問題

外賣下單的市民來到物業指定的地點取餐


最後的最後,即便有多個利好,生鮮電商們也應該保持充分的清醒,因為這個行業從來都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行業,多少企業前仆後繼地倒下在這一賽道?就在這個春節前,呆蘿蔔、秒生活等多家公司因資金鍊斷裂倒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中,全國四千多家生鮮電商平臺中,僅1%實現盈利,4%營收持平,88%陷入虧損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次疫情更像是生鮮電商的一場“大考”,考得好的,只要做好服務,最起碼上半年會有很好的走勢;考得不好的,年後會持續面臨更嚴苛的供應鏈不足的問題,將加速行業優勝劣汰。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金志剛

圖 片 | 徐 程 網 絡

中國移動互聯網數據庫

編 輯 | 梁 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