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所有女孩子最應該明白的幾點道理

最近八斗在重溫一部校園青春劇——《匆匆那年》,年輕的時候,我把它當做愛情劇來看,如今成家準備要寶寶了,我突然看懂了這原來是一部教育片啊。

曾經,八斗是非常羨慕劇中的方茴,漂亮溫柔有氣質,和陳尋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愛的時候,便傾盡全力,感天動地;不愛的時候,便撕心裂肺,刻骨銘心。

現在想想這樣的想法真是可怕,沒準又會出現一個現實版的方茴,僅僅因為和男朋友分手,就作賤自己,自暴自棄。

現在再回看這部電視劇,愛情早已經不是我關注的重點了。我更關注的是,如果未來我有一個女兒,我該怎麼教育她和保護她,才能不讓她成為方茴那樣自卑、膽怯、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女孩子?

《匆匆那年》:所有女孩子最應該明白的幾點道理

有愛的媽媽,才能給孩子帶來自信的人生底色

作家陳嵐在《成為主角》一書中說到“呵護女孩,要從呵護母親開始;教育女孩,要從教育母親開始。”

劇中的方茴,她的媽媽存在感並不強,對女兒也沒有多少呵護,她似乎只做了兩件事:寄錢給方茴,以及責罵方茴。

當在得知方茴早戀的時候,這個媽媽根本就沒想過這是正常女孩子青春期都有可能萌發的一種情感,她是憤怒的,憤怒到辱罵自己的女兒,不懂得自尊自愛,不知廉恥。

一個簡單粗暴的媽媽,一個本身就缺少丈夫關愛的女人,對孩子也很難溫柔起來,電視劇中我從未聽到過這個媽媽誇獎自己的女兒,這樣的相處方式使得方茴變得很敏感,很自卑,明明很優秀,卻從來不夠自信。

其實,這部劇給每一個家庭都提了個醒:每個成員都要在感情上各司其職,爸爸要學會愛媽媽,讓媽媽在婚姻家庭中感受到愛與幸福,媽媽才能把這種感覺傳給孩子,孩子被愛包圍著,才有自信的資本。

《匆匆那年》:所有女孩子最應該明白的幾點道理

每個女孩子在戀愛前,都要做好戀愛準備課

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要戀愛,都難免有著緊張,如果還是早戀的話,家長那真叫一個暴跳如雷。

而實際上,戀愛這件事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一些孩子早戀,也不是家長嚴刑拷打就能避免的。與其如此,家長們不如多去了解一下,如何給孩子做好這門功課,畢竟這是一門必考的功課,做得好不好,很可能會影響一生的幸福。這裡八斗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幾點小建議吧。

《匆匆那年》:所有女孩子最應該明白的幾點道理

一是,先愛自己,再愛別人

王爾德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顯然,電視劇中的方茴,並不是那個懂得愛自己的女孩子,一個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人,又怎麼能愛好別人呢?當一個人在缺乏愛的能力的時候,就匆匆忙忙投入的那場戀情,極大可能會帶來傷害。

所以,在愛情中女孩子是要有所保留的,這種保留不是指對對方虛情假意,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先花在自己的身上,關注自己的想法,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甚至不妨“自私”一點,就以自己的情感為中心,而不是隨隨便便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當女孩子把自己照顧好了,才會具備更多愛的能力,避免一些傷害。

《匆匆那年》:所有女孩子最應該明白的幾點道理

二是,在接受一段愛情之前,先接受自己

行動派的創始人琦琦,在一次直播中講到了自己的愛情觀,她認為:每個女孩子在談戀愛之前,都要先直面自己內心的問題,學習一些心理學,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時,要在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以後,再去開啟一段愛情。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孩子,對自己是不認可的,認為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完美,不值得被愛,這樣的女孩子,在遇到愛情的時候,很容易表現的卑微,很容易在愛情中一味地討好男友,從而失去原則。

所以,如果家裡有女兒,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去接受她自己,不管她將來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她身上有多少缺點,她都是這個世界唯一的存在,都是值得被愛的。

《匆匆那年》:所有女孩子最應該明白的幾點道理

三是如果愛情以分手散場,就坦然接受

在《金星秀》這個節目中,金星曾問過吳越:你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

其實,這個問題顯然是明知故問。

瞭解吳越的人,都知道她曾和陳建斌談過一場戀愛,倆人一起同居了五年,最後卻分道揚鑣。

這段感情既給她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傷害。面對曾經的愛情,她沒有念念不忘,也沒有像方茴一樣自暴自棄,而是說到“談戀愛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人生也必須有。”“四十歲以後的人生,跟著感覺走,有就有,沒有就拉倒。”

這種豪爽、敢於放手的態度,不正是每個女孩子應該學的嗎?

如果有一段美好的戀愛,就好好談,如果最後沒能在一起,就及時放下,不糾結,往前走,人人處處有風景。

《匆匆那年》:所有女孩子最應該明白的幾點道理

《匆匆那年》,青春的故事應該是美好的,陽光的,而不是悲傷的,希望每一個女孩子都能被家庭呵護,都能懂得好好愛自己,讓自己具備愛人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