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昔日貧困村,愛心捐款助戰“疫”

四川新聞網雅安2月13日訊(周燕玲 王夢倩 文/圖)

“何書記,我們村這幾天村民自發捐了一些錢,想為武漢盡一點綿薄之力,想諮詢一下咋捐款?”2月11日一大早,正在村裡進行返鄉人員摸排工作的太平鎮黨委副書記、駐村鎮領導何瑤接到了春光村黨支部書記王文智打來的電話。

芦山:昔日贫困村,爱心捐款助战“疫”

蘆山縣太平鎮春光村曾經是一個典型的“插花型”貧困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2018年全面“脫貧摘帽”。疫情發生後,村民們按照鎮村防控要求,全部待在家裡。可大家心中時刻牽掛著湖北武漢,瞭解到現在一線物資緊缺,幾個村民便提議,現在日子都好了,我們也要回報黨和社會,一時間,全村紛紛響應,慷慨解囊……

2月10日一早,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走進村委會,從懷裡掏出一個鼓囊囊的牛皮紙包:“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從前了,幹不動了,可是我著急啊,你們一定要幫我把這些錢送到湖北、送到武漢去!”這位老人名叫董鳳君,76歲的他是村裡的老黨員,也是這次捐款的“領頭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並不寬裕的他帶頭把全家人湊出的500元交到王支書手中,並忙活著動員左鄰右舍捐款捐物。耄耋之年的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家國情懷。

“政府幫我修房子,還扶持我養肉牛,如今國家遇疫情,我幫不上忙,就捐100元錢。”今年46歲的閆大平在5年前因患白血病被村裡納入貧困戶,平日裡他省吃儉用,一雙舊膠鞋穿破了幾個洞都捨不得丟,家庭收入大部分都用於支付化療費和供女兒讀書。2月10日中午,他冒著細雨來到村委辦公室,將一疊1塊、10塊湊成的現金交到工作臺,“錢不多,但這是我雙手掙的,是我一份心意,你們收下。”質樸的話語、真誠的感恩在這個大山漢子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初二開始,就聽說鎮上、村裡不分晝夜地摸排、宣傳,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讓我觸動很多。我也想出點力,但回不來,我先捐1000塊錢,錢不多,希望能為武漢出一份力。”身在異地心在村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楊大哥,通過微信把錢轉給了春光村委會主任王幫學,“還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儘管說……”。一番赤誠的話語,飽含牽掛疫情之心。

100、200、300……一筆筆捐款源源不斷匯聚起來,一份份愛心凝聚成阻擊疫情的強大力量。人窮不能窮志向,貧困更知感恩情,五天多的時間裡,這個剛剛脫貧的省定貧困村的567名村民就為支援武漢疫情防控捐款46374元。

2月12日,揣著鄉親們沉甸甸的愛心,太平鎮黨委代表春光村將這筆款項捐到縣慈善總會,這份愛心將通過縣慈善總會送往武漢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