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大數據構築防疫“隔離牆”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姜潤輝

宁乡:大数据构筑防疫“隔离墙”

為讓大數據跑在疫情前面,構築起防疫“隔離牆”,寧鄉市藉助信息化手段,成立多部門協同作戰的數據組,提高疫情防控能力,並開發二維碼線上平臺服務返寧人員,同時為醫院和政務大廳群眾提供安全距離量體溫,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支撐。

大數據讓防控更“耳聰目明”

寧鄉市委市政府多次強調要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機制,確保全面精準摸排,構築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嚴密防線,成立了數據組,市數據資源中心、市衛生健康局、市公安局的領導擔任組長和副組長,技術骨幹擔任小組成員。

“數據組打通壁壘、協同作戰,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加強分析預估、數據共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市數據資源中心主任姜佳宏表示。

為了讓數據跑在疫情擴散前面,數據組快速有效地收集數據、研判疫情,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基礎上,實現精準瞭解疫情空間分佈情況及個體基本信息。

“指尖上的平臺”讓服務更暖心

宁乡:大数据构筑防疫“隔离墙”

“雖然是虛驚一場,但小程序確實提高了服務效率,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幾率。”2月11日21點05分,寧鄉市城郊街道黨工委書記高建陽在排除了一起返(來)寧人員存在疑似感染症狀時說。

寧鄉市要求返(來)寧人員必須在落地寧鄉後1小時內向所屬村(社區)申報。當晚,從貴州返寧的熊某到達城郊街道後,在手機上填寫了信息統計表,但沒有仔細閱讀相關條款,誤填了“SOS”,觸動了提醒機制,一條手機短信直接送達轄區負責人高建陽手機中。高建陽馬上打電話與熊某核實,詳細詢問身體健康狀況,並在線指導熊某再次測量體溫,其結果顯示體溫正常。

為全面掌握轄區群眾身體狀況,更好地服務群眾,寧鄉市率先開發返(來)寧人員信息統計手機小程序,通過信息化手段儘早發現重點人群,並提供全方位服務。

“返(來)寧人員上傳個人防疫相關信息,數據會直接同步到大數據平臺。平臺對這些數據進行監測分析、比對,如果發現健康異常,會自動提醒人員所在地的負責人,及時為他們提供服務及幫助。”寧鄉市數據資源中心大數據分析工程師許可介紹。

“目前,該小程序已在全市廣泛運用。從2月9日上線到2月12日中午12點,小程序為園區、鄉鎮(街道)提供了26954條精準信息,數據量更大、數據彙總更快、服務更精準。”寧鄉市數據資源中心副主任楊小龍表示。

“黑科技”讓量體溫更安全

2月7日,寧鄉市數據資源中心在人員較為集中的市人民醫院和市民之家落地應用了手持測溫熱像儀測量體溫,協助醫院和政務服務大廳實現無接觸感應、高效率通行、高溫智能預警。

目前市民之家只開放了一個出入口,一旦人員聚集更容易發生交叉感染,而傳統測量體溫手段需近距離接觸,且有等待時間。在“黑科技”手持測溫熱像儀的幫助下,體溫檢測停頓一下即可,快捷準確,僅2月9日當天,政務大廳就接待了辦事群眾一千多人,大廳井然有序。

“熱成像主要採集熱紅外波段的光,來探測物體發出的熱輻射,不需要接觸式檢測,最遠3米之外都能測量體溫,守護安全距離。即便前來辦事的市民戴著口罩和帽子,也能實現快速篩查。”該市數據資源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