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洲:濃濃的年味打餈粑,你還記得嗎?


每年到農曆臘月開始,農村就準備好打餈粑的前期的工作,準備把稻穀送到鎮上打米機去打米出來。 打米的第二天早上就開始準備淘糯米了,淘米完後就浸泡一天,因為糯米硬度和粘稠性大,所以需要到第三天打餈粑更容易些。

把淘好的糯米需要放到一個大盆或者一個大桶裡面浸泡,一般都要12小時後;或者到第二天打餈粑了,這也做準備工作。

打餈粑,準備把浸泡的糯米放到篩子裡把水瀝乾,一般要備有木蒸,才能開始蒸糯米,熟了就是糯米飯了。

把準備好的蒸桶放在一個又水大鍋裡,注意灶臺萬乾淨,撒出來的糯米洗一下就可以放到蒸桶裡水;然後把瀝乾水的糯米放到蒸桶裡去。

把已經蓋好蒸桶的糯米開始用大火燒,大約時間是40~60分鐘,時間看你控制了。

蒸出來的糯米飯,拿到打餈粑的機器這裡來;現在已經不是以前傳統的人工打餈粑了,現在用機器效率高。

把出來的糯米糰放到一個兩塊拼出來的大鋪板上進行壓薄,到達一定厚薄均勻的時候,就用菜刀把它分到自己需要的大塊子;等待晾乾,晾乾後,就可以切成所需求小塊子。

這是晾乾後,切成一小塊,小塊的,方便煮 ,炒,炸;有多種多樣的做法,做成自己喜愛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