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防疫不妨“愛”別樣過元宵

紅網時刻2月9日訊(寧鄉站記者 喻恩來 鄔豔 喻冠男 周瑛 易哲韜 周娉 陳燕)“今天是元宵節,社區給你們帶來了一點湯圓,祝你們全家身體健康,節日快樂。”昨日,寧鄉市玉潭街道各社區工作人員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們組織愛心小分隊,為轄區居家隔離者送去元宵節的問候。

為讓居家隔離者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和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各鄉鎮(街道)所和村(社區)站主動做好各項物資供應保障工作,看望慰問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全力保障日常生活物資供應,確保生產生活平穩有序,讓市民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不一樣的元宵節,一樣的溫暖。愛心在傳遞,貧困村民為醫務工作者捐贈兩噸蔬菜;隔離不隔愛,志願者為居家隔離者送上暖心湯圓;一線有後盾,市總工會為全市職工做好服務……

宁乡:防疫不妨“爱”别样过元宵

志願者為敬老院老人送上熱騰騰的愛心湯圓。寧鄉站記者 陳燕 攝

志願者為居家隔離者送上暖心元宵

“今天是元宵節,社區給你們帶來了一點湯圓,祝你們全家身體健康、元宵節快樂。”昨日,玉潭街道各社區工作人員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們組成愛心小分隊,為轄區居家隔離者送去元宵節的問候。

玉潭街道通益社區居民譚海清一家剛好元宵節當天被解除了醫學觀察。上午,他們就收到了通益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送來的湯圓、口罩和一封感謝信。“這段時間裡真的要感謝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不僅多次為我們送來生活物資,還為我們代辦了不少事情。真的很貼心,讓我們覺得很安心。”譚海清介紹,就在居家隔離的時間裡,燃氣沒了、房貸要交了,都是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代辦的。

對於還沒有解除醫學觀察的家庭,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則將湯圓送到他們家門口。居民肖某軍是武漢人,在寧鄉定居多年,因為年前回過武漢,現在在寧鄉被居家隔離。收到社區送去的湯圓後,他發來微信視頻向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道謝:“在被隔離的14天裡面,街道和社區對我們的關懷真的是無微不至。今天元宵節,在這裡先祝你們元宵節快樂,同時也感謝你們,你們都辛苦了。”

菁華鋪鄉為全鄉106戶被居家隔離者送去湯圓以及節日祝福;喻家坳鄉114份湯圓以及祝福溫暖湖北返鄉人員;夏鐸鋪鎮為被居家隔離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以及敬老院老人們送去湯圓……昨日,這份濃濃暖意,由29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送到了城區大街小巷。

貧困村民為醫務工作者捐贈兩噸蔬菜

“平時國家幫助了我,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現在我就願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昨日,李命軍為市中醫醫院和市人民醫院送去兩噸蔬菜。他告訴記者,他是橫市鎮望北峰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村民。

因為上有兩名殘疾老人要照顧,下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2014年,李命軍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沒有其他手藝,只知道種菜的他,在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支持下,在壩塘鎮洋溪塘村租了30畝地,建起種植蔬菜、水果大棚。

氣溫高,大棚裡的蔬菜長得快。“作為公民,我要奉獻一份力量。”李命軍想將自己大棚裡的包菜、紅菜薹、白菜薹捐出,但苦於不知道途徑,遲遲沒有行動。

“他找到了我,我就馬上聯繫志願者進行採摘。”2月7日,望北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左明照接到了李命軍的電話,並落實好志願者、運輸車。昨日一大早,14名志願者參與兩噸蔬菜的採摘和運輸工作。直到下午1點,他們才吃上一口熱飯、喝上一口熱茶。“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本分。”面對鏡頭,左明照說。

李命軍說,平時受到國家政策的照顧,那麼多人幫助了他,現在有了幫助別人的能力,能為大家做點事情,他很快樂。

“今天有送湯圓的,有送口罩的……,對醫院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市人民醫院行政部辦公室幹事王衎表示,社會的捐助,對臨床一線的工作人員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市總工會為寧鄉市職工做好服務

“昨晚睡了個好覺,今天吃飯也覺得香了……”“如今,我們抗疫更有力量和信心了,哈哈哈。”昨日,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蔡秋蓮醫生收到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者送去的元宵節慰問品及慰問金時說。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蔡秋蓮就一直穿梭在護士站、病房、會議室、培訓課堂之間,看到一年未見的丈夫也是匆匆看一眼便立馬回到崗位,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

用同事的話說,“她就是一道‘白影’,每天在醫院飛來飛去。”

今年的元宵節與往年格外不同,廣大職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都化身成蔡秋蓮一樣的“白影”,舍小家為大家,無法感受家庭團圓的氛圍。為此,市總工會受市委、市政府的委託,代表“孃家人”,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志願者們分組向奮戰在一線抗疫的公安、衛健、城管、環衛系統1900人進行了元宵節的慰問,為他們送上了湯圓,並祝他們元宵節快樂、身體健康。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周澤祥表示,市總工會將一如既往地為全市職工做好服務,爭取早日奪取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役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