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的手機廠商春季發佈會應該都會選擇延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段,不管是這款手機的設計和價格多麼吸引人受到的關注也不會多。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手機廠商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設計和打磨。

今年春天如果還有哪個廠商在開發佈會的時候用PPT來忽悠人,大家就可以拿起礦泉水直接潑他臉上。按照正常的計劃小米將會在近期發佈,不過盧偉冰和雷軍已經表示這次的發佈會將會延期,而且還多方面“暗示”,小米10的種種牛逼。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國內廠商這邊頗受影響,但是對於國外手機廠商來說暫時還不需要有這方面的顧慮。蘋果春季發佈會的時間一般都在來年的3月份,近幾年時間節點沒有太大變化。當然蘋果發佈會開是一定要開的,只不過不一定會發布新品。

蘋果最近幾年的定位非常尷尬,庫克為了提高銷量,在秋季發佈會上已經把來年的產品都給提前推出舞臺。現在已經有了iPhone XR,庫克要是再搞個iPhone XRS,先不管有沒有5G,念起來總會覺得很拗口。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蘋果的老對手三星則沒有這方面的困惑,按照三星的正常規律在今年春季發佈的是S11以及S11+,至少從名字上可比庫克要高明瞭許多。網上關於s11的猜測很多,但我更傾向於是NOTE 10的縮小圓潤板。

挖孔屏,目前來看遠比什麼升降攝像頭和推拉設計更加靠譜。屏下指紋識別也已經日漸成熟,儘管貼個膜就會體驗很差,但這就不是三星關心的問題。三星S11的出現必將成為安卓陣營的新機皇,但對國內用戶來說比較尷尬的是三星在離我們漸行漸遠。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三星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國內銷量佔比僅為1%,三星的銷量和魅族一加站在同樣的水平,以三星在全球的佔比來看這是很尷尬的成績。但更尷尬的是三星的銷量還在持續下滑,相比上個季度三星銷量下滑38%。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三星去年關閉了在中國的最後一座工廠,儘管三星手機沒有退出中國,但在國內的銷售工作也大打折扣。三星的全線銷售工作都交給了國內代理商普天太利,這基本可以視為三星已經把國內市場放任自流。

三星在中國的沒落眾說紛紜,但大都是從產品和供應鏈上來分析。今天我們就換個口味兒,以一個真實玩家的角度來討論一下,三星怎麼就在中國待不下去了呢?當然這些觀點大都是我個人看法,數據也是來自於網絡整理,各位覺得好就點個贊,覺得不好批評一句我努力改正。

如果你只對結果感興趣,那麼請翻到結尾。當然我更建議你把全文讀完。我的思維跳躍起來連我自己都hold不住。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在大約50年前有個美國老頭兒提出了兩分法,他就是被視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的巴納德。巴納德說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管理上是如此產品同樣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就用兩分法來聊聊三星的好與不好。

  • 三星的優勢:

頂級的屏幕+頂級的攝像頭+自主研發的CPU+最豐富的功能和創意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 三星的劣勢:

毫無美感的設計語言+雜亂無章的UI和主題+無厘頭的創新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如果把三星比擬成一個人的話,那麼我想三星絕對是一個工科男。在硬件配置上絕對是最一流水平,但是卻沒有感性的方面。這樣的人可以結婚,但是不能談戀愛。不要問我為什麼這麼清楚,我就是靠這句話忽悠的媳婦。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作為一個成熟的品牌優點多少決定了其發展的高度,但缺點呢多少限制了其成長的時間。

三星最大的問題就是在設計和創新方面的不著調。來看一下其他的友商都是怎樣看待創新的問題。

  • 蘋果:小心翼翼。

很多人吐槽說蘋果創新比較慢,其實蘋果在很多方面都掌握了專利技術,只不過蘋果的產品創新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從來沒有見蘋果在設計方面讓人反感,除了貴,你能挑出來什麼毛病嗎?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 華為:實用主義。

華為的創新借鑑了國內外的多個廠商,屬於極大眾之所長為我所用。但是華為的創新都是比較樸實,很少有特別華麗的招數。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 小米:最廉價的黑科技。

實際上三星和小米在很多地方有共同點,在嘗試各種黑科技方面總是充滿熱情。按小米的各種黑科技都很便宜,3000塊錢就能嘗試到的黑科技,如果黑科技真的很酷炫那算買著了,這最終的體驗不如預期好,自嘲一句3000塊錢還要什麼自行車?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三星各種奇葩的創新總是讓人深吸一口氣:原來手機還能這麼玩兒。看看三星都幹過什麼事情:

<strong>1.眼球追蹤。

<strong>2.滑動指紋。

<strong>3.隔空操作。

<strong>4.自帶投影。

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你不幸見過上面的一款三星手機,那麼你已經算初入科技圈兒這個大門。

如果你不幸見過上面的兩款手機,說明你已經算是手機圈的及格人士。

如果你不幸見過三款以上甚至更多,好吧,大神請接受我的膜拜!

當然如果你一款也沒有見過也可以理解,畢竟像我這麼飽讀詩書的人還真不是那麼多。

三星的創新這麼奇葩,難道你以為我要吐槽嗎?你要是這麼想那就說明你還不瞭解我,實際上三星正是因為這些奇怪的創新抓住了用戶心理,國內目前仍然有一大批三星的擁護者。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三星看似在國內的銷量不好,但是韓國的三星高端機最少有1/5都流入到中國,這些人才是真正懂三星的人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一批人的出現讓三星逐漸走向陌路,因為國內三星的售價太高所以轉而選擇水貨,三星在國內出不動手機自然只能選擇關閉工廠。



有了上面這些知識的鋪墊,我們就可以來討論一下三星在國內之所以敗落的真正原因。

1.產品定位錯亂

上面的一大半內容都是在誇讚三星,可是這一切只是為了在此處的轉折而已。三星雖然很好,但是在產品的定位上卻十分混亂。

三星從來沒有穩定的在哪一個系列上有過比較好的輸出,即便是s系列和note系列,也經常出現一些奇怪的定位問題。例如s9和note9,如果不是有那支筆的話實在看不出來這兩款機器的區別在哪裡。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三星是所有手機廠商中唯一一個做到了大而全的廠商,在5年前關於三星手機最流行的一句吐槽:把能做的尺寸全部做出來,把能做的功能全部做上。別人有的三星一定有,三星有的別人不一定敢做。

就像我們平時考試一樣,別人都選擇考5門每門80分,三星選擇考10門兒,每門兒50分兒。看似比別人多出來100分但實則款款都不如別人,三星的a系列和J系列就是最好代表。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在高端機上三星除了價格一如既往的高之外,其他地方也是忽高忽低發揮不穩,結果對品牌的影響很大。中國有句古話講做了一輩子好事沒人記得住,但是要做了一件壞事很快就成為標誌。Note 7就是三星的這個標誌。

三星如果要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Note系列和S系列身上,今天在國內依然和蘋果平分天下。

2.價格體系混亂

三星說來說去在硬件方面還是傲視群雄,但是國內的一大批用戶都選擇購買各種水貨版本,對國行不感興趣,主要還是因為定價太高。

三星發佈的新款手機在韓國摺合成人民幣大約要便宜1000塊錢左右,在歐洲甚至更低。加300塊錢買個水貨難道不是美滋滋嗎?

從大局上來講三星在國內的價格管控也存在很大問題,在任何行業都有串貨存在,在手機這個行當裡更是亂象平生。一個品牌能否順利的控制住串貨,將直接決定在未來的發展。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聯想之所以在手機圈三進三出,和串貨之間有很大關係。看似串貨流行,是有人買到了便宜的手機,但是則對整體損傷很大。

消費者對其價格體系不再信任之後,三星再有新產品出現第一印象都是先諮詢有沒有水貨,有的話就買沒有那麼先等一等。

但是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第1批出貨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引起市場注意那麼手機廠商就會擴大生產規模,如果銷量不佳則調整產品策略。

但三星的這種反饋機制由於價格和串貨的影響已經失效。三星不是不能在國內繼續賣手機,而是不敢繼續在國內走夜路。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三星在國內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原因,當然也不乏市場混亂造成的惡劣影響。三星身上有著韓國人特有的那種拼勁兒,讓其在全世界佔據著很高的份額。


三星哪點“得罪”了國內消費者,在國內居然和魅族淪為一伍?


國內的手機市場與海外則大有不同,這是一個充滿魔幻的地方,只是手機做得好未見得就能成功,得會開發佈會,會和友商打嘴仗,會設計漂亮的UI。

三星,除了質量好什麼都不好,憑什麼在國內賣的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