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說事100個字就能說清楚,偏要寫1000以上字說好嗎?

知褔樂


在古代,寫文說事,一般都是以簡短的、簡單的、通俗易懂的文言文為主。

在現代,我認為,寫文說事,一般如果能以一百至幾百個字,說明白就好。就沒有必要寫一干以上的字,才能說明白的寫文說事。

如悟空問答,什麼問題都有人提出,回答者,能以簡短的、簡單的、通俗易懂的回答問題最好,就沒有必要象寫長篇小說一樣繼續寫下去。

因為網絡閱讀者,如果不是專門閱讀研究文章的閱讀者,很難繼續用幾天的時間把文章看下去。所以說寫文說事,以簡短的、簡單的、通俗易懂的為主,這樣既說明了問題,又不浪費太多的時間和太多的手機流量,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小甘


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人的疑惑,100個字或者用更少的字數能把問題說清楚,當然是最好,不僅讀者讀起來輕鬆,而且寫作者也輕鬆,沒有誰願意囉哩囉嗦的,浪費時間。

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平臺的要求。平臺對優質文章、問答及評論的評價一般有字數上的要求,一般字數較多的,佔優勢,因為字數多,被互聯網檢索到的幾率越大,平臺的等級和知名度越高。
  2. 就作者和讀者而言,有專業和非專業之分。由於兩者的知識結構不同,對同一個問題看法的深淺和具體的要求不一樣,理解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3. 平臺上也存在著一些水平較低的作者和庸俗冗長等質量較低文章。

舟哥說


咱用新聞學的角度說說:

首先,故事是信息的一種,能消除接收者的不確定性,有擴展伸縮性、組合性、相對性、運用的多角度性等特點,因此,

一個小故事,深度挖掘,找到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1000+沒問題;

一個小故事,組合多個方面加以綜述,揭示事情的社會影響及發展趨勢,1000+沒問題;

一個小故事,從微觀到宏觀、從縱向到橫向、從積極到消極,放在歷史、現狀與未來交叉的大網絡中,1000+沒問題。

本質上,萬事萬物都在聯繫變化之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由點到線到面再到立體地書寫。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這個事兒有沒有價值,以及誰決定它有沒有價值[捂臉]



蕾英繽紛


說事當然是言簡意賅的好,大多人都不喜歡聽別人長篇大論。但有些情況下對於聽事的人來說面面俱到更為重要,也能表達出對彼此之間的尊敬。

我是比較傾向於長話短說,但在頭條上有時候迫不得已也得湊字數……

自我感覺良好時就會囉嗦些,對事對人吧。


菜兒頭


你說的100字,以前的文言文不到100字,就能把意思解決了,1000字,是現在的白話文,老百姓容易懂,大眾容易接受,這樣最好了,要是返回文言文,老百姓有的就不懂,現在只有磚有研究的,高深的學術,理論家,來研究的中國古文化,來挖掘中國的古代的含義,讓他發明不忘大中國的古文化,古代的含義太深了,以前有篆體字字典,民國有民國字典,裡邊的內容,含義太深了,值得研究人員深挖中國的股寒意,建設中國的文化,古今中用,白花齊放,36計,各種兵法,孫子兵法,四大名著,中國的文化太深了,不能一一說髒了,只有自己,慢慢的品味吧!


zhdnyoucai


這是人的心理造成的,以前我有時寫好了文章,放在一邊,總是想著有什麼地方還寫得不夠,就去加寫,改改寫寫,文章越寫越長,就覺得很滿足,其實強加進去的是越繞越散,我們總是怕說不透,寫不清,所以面面俱到,做不到言簡意賅。


用戶歲月靜好5588


你說的這個現象在頭條問答我感覺特別嚴重!經常看到一些問題用很少的文字就能說的清楚明白,諸多回答者偏要羅列個一二三出來,說一些不著邊際的。我雖然不喜歡這樣的,但能理解,都是為了滿足頭條優質回答的需要。

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少有人會囉哩囉嗦的說這麼多的,儘量言簡意賅。能說清楚就行,說的太囉嗦招人煩!


千古一腐儒


不好 .回答說重點 簡單明瞭 !


玉玉


如果用100字能寫清楚1000字的故事,還堅持寫1000字,要麼是求利,要麼是故弄玄虛博人眼球,都不好!


野生女子


大家都很忙,還是言簡意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