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醫務人員將責任擔當化作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臨滄:醫務人員將責任擔當化作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2020年的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臨滄市人民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務,義無反顧地堅守在每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發熱門診、感染科、夜急診......臨床一線,每一個崗位上都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用醫者仁心,給臨滄人民帶來了最溫暖、最堅定的力量

“親愛的寶寶:今天立春,可你昨晚一夜鬧騰,剛才又踢了一腳,生氣?對不對?寶寶,我們的國家正在打一場疫情阻擊戰,有個匡叔叔戰鬥在一線,連續16天沒回家,家裡小姐姐都哭了......”這是懷孕9個月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禹沙莉,她用難得的空閒時間寫給寶寶的一封信。連日來,超負荷的工作和長時間的久坐讓肚子裡的寶寶發出了抗議。

临沧:医务人员将责任担当化作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醫務人員將責任擔當化作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為了不影響科室工作,不拖科室後腿,疫情發生後,禹沙莉主動請纓值守在門診一線,每天要接診的20多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為了節省來回上廁所的時間,她甚至刻意減少喝水量。

面對幫自己看病的禹沙莉,患者羅子龍激動地說:“我沒有想到在這個非常時期,幫我看病的竟然是一名即將生產的女醫生,我對醫生的崇敬和感激油然而生。”

临沧:医务人员将责任担当化作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醫務人員將責任擔當化作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禹沙莉近期的產檢結果顯示羊水量有點少,同樣堅守在抗疫一線的丈夫鄧定華,在百忙之中撥通了妻子的電話:“你身體不舒服,有沒有緩解了?一定不要忘了多喝水。”身處同一個醫院不同科室的夫妻倆,面對最近的距離卻只能通過電話來傳遞問候和愛意。

“90後”的禹沙莉到今年剛好而立之年,6年的工作經歷、8年的黨齡讓她在面對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時,義無反顧選擇了堅守。“2003年非典的時候,全世界都在守護我們‘90後’,現在‘90後’長大了,也想成為大家的鎧甲。當看到84歲鍾南山院士、73歲李蘭娟院士以及一個個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我彷彿看到了陽光灑到我們每個人身上。”禹沙莉說到。

临沧:医务人员将责任担当化作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醫務人員將責任擔當化作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匡崇書作為全市確診重症病例的定點收治醫院的科室負責人,他親自參與會診了臨滄市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確診患者的救治。在對患者進行會診時,匡崇書和其他一線戰“疫”隊員們以高度負責、嚴謹認真的態度,嚴格按照衛生行業標準、實施防護級別,一絲不苟地進行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流程的操作,確保患者得到救治,確保醫護人員不被感染。

“大家都在堅守,有時眼淚也會奪眶而出,但是把眼淚擦乾,穿上防護服,我們還是必須‘戰’在一線。”自1月21日堅守崗位開始,半個多月的連軸轉和高強度的工作讓匡崇書的身體發出了警報,匡崇書一邊打著點滴,一邊繼續堅守在抗疫最前沿。

临沧:医务人员将责任担当化作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醫務人員將責任擔當化作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不僅有像匡崇書、禹沙莉一樣深處一線的臨床醫生,有每天要負責各類病人轉診、轉運工作的120急救中心的醫生,還有每天24小時都要對進入醫院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的工作人員。在這些最重要、最關鍵、最前沿的陣地,臨滄市人民醫院1800名醫務工作者眾志成城奮戰在抗疫一線,把責任和擔當化作抗疫一線最溫暖、最堅定的力量。

雲南網記者 趙黎浩 通訊員 李豔美 趙淑萍 張韜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