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州區一貧困戶為戰“疫”捐款

記者 葉娟
  2月2日,臨近立春,細雨飄飛的郭家鎮津關村依然寒冷。


  雨中,津關村二組貧困戶李流國出了門,向著村委辦公室的方向走去。
  雨水淋溼了褲腳,浸入了腳上有著幾個破洞的舊膠鞋,冰涼刺骨,李流國卻全然不顧。
  “我幫不上忙,就捐2000元錢。”村委辦公室裡,李流國從懷裡掏出一疊現金,執意讓工作人員收下,“錢不多,但這是我雙手掙的,是我一份心意,你們收下。”
  曾經家徒四壁,平時省吃儉用,連一雙新鞋都捨不得買的李流國,為何要捐出2000元?
  故事,要從4年前說起。
  4年前,年過六旬的李流國還守著屋頂漏天光、四壁漏風的老屋艱難度日。
  “娃兒媽是聾啞人,還有嚴重的哮喘,娃兒還在讀書,一家人吃了上頓缺下頓。”李流國說。日子雖然緊巴,但勤快樂觀的李流國從未放棄希望,“我好手好腳,多做點事情,等把娃兒供出來了,日子就好過了。”
  2016年,李流國一家被評定為建卡貧困戶,津關村支書劉光清成了他的幫扶責任人。
  “按老李家的實際情況,我們給他制定了種養結合增收脫貧的方案。”劉光清介紹,在村裡的幫助下,李流國種上了400多株柑橘樹,養了兩頭牛和20只雞,日子逐漸好轉。

  2017年12月,結合D級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村裡在津關村美麗鄉村集中安置點為李流國一家建好了新房。
  “從來沒想過這輩子還能住新屋,國家的政策好,我自己更要努力幹好。”搬了新家,已經畢業並在外地打工的兒子也一再讓李流國少做事、多休息,但閒不住的李流國卻更勤快了。
  他每天清晨5時起床給妻子做飯,然後放牛、割草、餵雞、管護果樹、挖地種菜,天黑時回家做晚飯。雖然辛勞,日子卻過得充實。
  不曾想到,2019年7月,李流國在放牛時被牛拱下了山坡,摔壞了腰。
  可李流國不僅沒有把受傷的事告訴兒子,甚至沒有休息兩天又開始下地幹活。只是,他的腰再也挺不直了。
  就在這一年,李流國還養了4頭牛,80只雞,兩頭豬。
  雖然遇到了非洲豬瘟、母牛難產等天災,李流國卻依然樂觀,“政策好、幹部關心我們,什麼困難都會過去的。”
  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卻讓李流國亂了方寸。
  “一開始娃兒給我說電視頭的新聞我還不太相信,小小病毒能造成這麼大的危害?”直到春節期間,郭家鎮津關村組織的疫情防控工作隊來到津關村排查宣傳時,李流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鎮裡、村裡的幹部弄起那麼大的陣仗,肯定是大事。”

  疫情當前,李流國想著能不能幫忙做點事情,可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不是國家政策好,村幹部幫忙,我們一家人哪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哦。現在國家有困難了,我總要做點事情。”思來想去,李流國決定將自己賣牛、賣雞攢出的2000元錢捐出來。
  打定主意,並和妻子商量後,李流國冒著細雨來到了津關村村委辦公室,“我講不來大道理,但我曉得有國才有家。這點錢,就捐到疫情前線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