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變化,從眾啟合礦業開始。

在蘭州市榆中縣,眾啟合礦業第一個響應政府號召參與當地砂石企業整合,第一個在當地乃至蘭州市場成功推廣高品質機制砂,建成當地第一個工業化、規模化砂石生產線,第一個將水泥等先進領域的管理經驗帶入砂石行業,也是當地第一個將砂石與物流相結合,全面落實綠色生產的高起點砂石骨料生產企業,在建設之前就立志打造成為甘肅省砂石行業的標杆。

作為先行者,眾啟合礦業屢開先河,在甘肅省砂石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勇立潮頭,而在企業領導人張佔奇眼中,眾啟合礦業的一切發展才剛剛開始。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規模化生產:從無序到有序蘊含商機

2015 年5 月,甘肅日報對蘭州市榆中縣309 國道巴石溝段被運砂車碾壓損毀一事進行了報道。榆中縣政府就此召開縣長辦公會,要求新建採石企業一律停批,並對持證的採石企業提出了整合意見。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甘肅日報2015 年報道畫面

然而, 由於當時砂石行業並不規範且利潤薄,無人再敢大規模投入,整合進展緩慢。

2017 年上半年,當時的甘肅水泥行業翹楚、現任甘肅省砂石骨料行業協會會長兼甘肅眾啟合礦業董事長張佔奇開始關注砂石領域,擬投資1 億元建設規模化骨料項目。

張總在對砂石市場進行調查後發現,蘭州周邊地區的砂石產品普遍沒有整形,產品來源比較複雜,市場對機制砂不熟悉,接受程度低。然而,從全國範圍來看,砂石行業全面整治的趨勢已不可阻擋。

“行業整體混亂無序之際,也是企業進入的最佳時期。提前籌建大型現代化砂石生產線在未來會更好地生存,也能帶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在第二十四屆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蘭州市專場上,甘肅眾啟合礦業有限公司正式與榆中縣人民政府簽約,擬整合巴石溝兩家砂石企業,打造全新的大型現代化砂石生產線,並啟動礦區規劃報批工作。

2017 年,榆中縣共消費水泥120 萬噸,基於蘭州市與榆中縣市場需求,眾啟合礦業將產能設定為500 萬噸,產品設定5-10mm、10-20mm 和20-31.5mm 整形骨料產品及高品質機制砂,設定產能及質量均走在甘肅前列。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眾啟合礦業中控室

面對一個幾乎全新的領域,水泥行業出身的張總將自身對細節和高標準的追求帶到了砂石行業,高水平、工廠化、立標杆等要求貫穿設計、建設、運營的全過程。

眾啟合礦業選擇具有豐富砂石生產設計經驗和甲級資質的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設計規劃;生產線採用南昌礦機三段破碎與三級篩分工藝以及DCS 集散式控制系統,總體設計要求達到砂石生產工廠化、級配可調、物料進倉、生產全過程不落地。為了保證生產線達到符合預期的高標準和先進性,張總不吝資金投入,項目最終投資額超2 億元。

在項目建設之初,廠區並沒有合適的場地,所整合的小型礦山由於地勢問題,根本沒有滿足打造大型現代化砂石生產線的建設空間。為此,眾啟合礦業果斷投資6000 萬元爭分奪秒進行礦區平整,開闢了足夠的場地,同時對生產區域以及外運道路進行全面硬化,打造高標準的砂石生產項目。隨著礦山開採和場地平整的逐步推進,持續擴大項目可用地,為後續建設提供空間。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各地主管領導考察眾啟合礦業

在項目建設及運行期間,眾啟合礦業得到了主管部門的極大肯定。2019 年開始,甘肅省砂石行業升級驟然提速,眾啟合礦業成為甘肅省砂石企業參觀考察的熱點,張掖市及山丹縣自然資源局、天水市及麥積區自然資源局、武威市涼州區國土局等甘肅省各地行業主管部門曾先後攜轄區砂石企業前來考察學習。

張總表示,如今看來,2017 年著手建設規模化、規範化砂石生產線的決策是十分正確的。如果當初沒有堅持工廠化、規模化的定位,那項目建成之日即是企業死亡之時,絕不會有其他可能性。

規範化管理:打造並強化企業內功

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保證,而企業的內部管理決定了企業是否能高效運轉,也決定了人才流動的頻率。

在甘肅省,砂石行業基礎薄弱,一方面,大量傳統砂石項目走出來的工友很難適應大型項目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年輕勞動力歧視礦山領域,缺乏相關經驗且流動性強。一家規範化砂石企業所需的人才都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從零起步進行培養。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甘肅眾啟合礦業副總經理張尚萍

甘肅眾啟合礦業副總經理張尚萍表示,作為甘肅省砂石行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眾啟合礦業積極推動企業規範化發展,從內部管理、員工培訓、職業病與安全防護等多方面都進行了規範化設計,期待為未來建設標準化砂石工廠打好基礎。

內部管理方面,眾啟合礦業設立了規範的生產、銷售、辦公制度,用制度約束促進規範管理,內部業務全流程在專業管理軟件上進行處理。

員工培訓方面,眾啟合礦業投入大量時間與成本建立了完善的培訓制度,新員工入職後將經過工作能力甄別,接受最低三個月的在崗培訓後才被允許在熟練工人的陪同下進入工作崗位,入職半年後經嚴格考核才能獨立工作。

為了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不斷提升員工的待遇,眾啟合員工每年享受免費體檢,現場員工根據不同工位配發多種防塵勞動保護裝備,在職業病防護方面不吝投入。

在完善制度水平,提升人員技能與裝備水平的基礎上,眾啟合礦業還設立安全員、巡檢員崗位,每天三班不間斷巡視,保證生產線在開機與停機狀態、全天24 小時有專人負責維護與安全巡查。同時每週面對全體員工舉行安全培訓,最大限度減少由於員工自身認知不足或由於慣性思維一時疏忽造成的安全風險。

對眾啟合礦業來說,規範化管理是一家高標準砂石企業必備的素質與能力,如此才能不斷前行,保持先進。

開創當地先河:成功推廣機制砂

儘管在規模化生產、規範化運營等領域全面處於領先地位,眾啟合礦業的前期市場開拓仍較為困難。其中一大原因是部分礦權尚未到期的砂石礦山在續期無望的情況下加大生產力度,同時採取賒銷的方式以期獲取更多債權回報,砂石市場墊資欠賬、普通骨料衝擊市場的情況一時間較為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市場的固有習慣,眾啟合礦業高品質骨料和機制砂的推廣就更加艱難。

此前甘肅建築用砂以河砂為主,蘭州周邊市場幾乎沒有機制砂的概念。2017 年,隨著我國天然河砂開採逐步收緊,一場建築用砂劇變正悄然逼近甘肅,而當地市場對機制砂的概念仍停留在石屑上。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眾啟合礦業砂石實驗室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眾啟合礦業在設計伊始就加入了機制砂生產工藝,可生產含粉量10% 以內和3% 以內兩種不同規格的花崗岩機制砂,經甘肅省建材科研設計院檢測,產品符合國家建築用砂標準,質量優良。

然而,先行者往往困頓於荊棘。據瞭解,此前也有部分企業試圖推出機制砂產品,但以失敗告終。2018 年,眾啟合礦業出廠的石子供不應求,而機制砂無人問津。

由於甘肅省部分地區仍在使用C10、C20 混凝土,對砂石質量要求不高,不需要高品質砂石;且混凝土企業需要對產品配比進行調整,在使用習慣上也難以轉變,這些都導致高品質機制砂在前期很難被市場接受,需要循序漸進。

為了培養用戶習慣,眾啟合礦業在保證機制砂質量的前提下加大推廣力度,早期高品質機制砂產品與粗骨料的出廠價完全相同。其實,由於所需流程、能耗更多,機制砂的生產成本比石子要高。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隨著天然砂資源收緊趨勢逐步影響甘肅,有混凝土企業發現,在商混配方調整完成後,使用機制砂比使用河砂能夠節約4-5 元/ 方的成本,機制砂終於逐步獲得了用戶的青睞。2019 年12 月上中旬,眾啟合機制砂含稅價約49元/ 噸,頗受市場歡迎。

對此,張總表示,2019 年引起整個建築行業關注的湖南拓宇混凝土問題已經為商品混凝土及原材料質量控制敲響了警鐘,高品質機制砂的推廣實在必行。

當前,眾啟合礦業高品質砂石已供應榆中生態創新城建設、309 國道改道、312 國道改道等項目,即將供應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蘭州市到榆中生態創新城城際鐵路、蘭州鐵路局十萬人高鐵小鎮生活區建設、蘭州市至夏官營軍民兩用機場快速專用公路等重點工程項目。

建設綠色礦山:直面不利自然條件

當前,綠色礦山建設已經如開採、破碎等工序一樣,成為了砂石項目不可或缺的經營內容。在不斷打磨砂石產品品質的同時,眾啟合礦業也在大力推進環保治理和綠色礦山建設。

甘肅省大部分地區較為乾旱,考慮到水洗生產可能面臨的成本、冬季冰凍、產品質量等問題,眾啟合礦業採用了幹法生產工藝。為了保證粉塵排放達標,眾啟合礦業共安裝了32 臺收塵器,真正做到砂石生產過程中母巖從入料口到成品出廠全程不落地。

砂石幹法生產的粉塵排放是業內較為頭痛的問題,但在張總看來,這個問題其實不難。當前水泥生產同樣採用幹法、且工藝比砂石更加複雜,卻可以建成花園式工廠,砂石生產其實同樣可以做到,無非就是環保成本更高。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眾啟合礦業廠區夜景

作為甘肅省砂石骨料行業協會的會長單位,眾啟合礦業若想全方位引領行業發展,在環保、綠色礦山建設、生態修復方面就必須捨得投入,企業標準就必須超出行業標準。

經過不懈努力,眾啟合礦業綠色礦山建設得到了蘭州市領導的肯定。

2019 年12 月12 日,蘭州市長張偉文走進眾啟合礦業,察看綠色礦山建設情況。他指出,要堅持不懈走綠色開採、循環發展之路,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

雖然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不遺餘力,眾啟合礦業還是面臨著一些自然條件的客觀限制,礦區生態修復、廠區綠化較為困難。

與雨水較多、氣候溼潤的南方不同,甘肅大部分地區氣候非常乾旱,土壤鹼化嚴重,礦區原本的自然環境就無法保證樹木存活,或存活率非常低。以眾啟合礦業為例,目前在礦區種草都是一個正在艱難攻克的課題。

從經驗來看,礦區新種植的草本植物也需要精心養護才有較大機率存活,目前眾啟合礦業還在員工活動的範圍內嘗試種植部分樹苗,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精心養護2-3 年時間,隨後嘗試讓樹苗獨立存活。

其實,這是部分甘肅以及北方乾旱礦區面臨的問題之一,部分標準較為死板,不能因地制宜指導復綠工作,很多砂石礦山企業都在生態修復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見效緩慢,亟需引起重視。

清潔化運輸:助力藍天保衛戰

眾啟合礦業年產砂石500 萬噸,將為眾多大型重點工程供應砂石,零散配貨模式難以適應大規模發運的要求,無法保證交貨。為了保證運輸效率,眾啟合礦業的關聯物流企業:榆中眾啟貨運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眾啟合礦業:披荊斬棘 引領區域變革的先行者

榆中眾啟貨運有限公司

眾啟貨運配備54 輛安裝有電動篷布與GPS 裝置的貨運車輛,分成三組輪換配送,駕駛員滿編的情況下將產生超100 個工作崗位。在發貨過程中,車輛需平倉裝載並嚴密覆蓋才允許出廠。與此同時,眾啟合礦業還承包了礦區至鎮上的社會道路清掃工作,避免砂石撒漏影響交通,保證清潔運輸,助力藍天保衛戰。

專用運輸車隊的出現讓眾啟合砂石配送的及時性得到了極大提升,在市場行情良好的情況下能夠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張總坦言,物流企業的運行效率與市場行情緊密相關,如果市場需求低迷造成大量運力閒置,對企業而言就是巨大的負擔。此外,物流運輸的重點則是駕駛員管理,由於駕駛員差異大,車輛越多、運輸車輛的管理難度就越大。

由於車輛運行尚未達到滿負荷狀態,砂石銷售市場體系也有待完善,眾啟貨運當前仍採用人工調度的模式,未來條件成熟後將考慮智能化調度。

根據企業規劃,2020 年眾啟合礦業砂石產能將分配200 萬噸至商品混凝土板塊,同時將有300 萬噸砂石產能積極參與到公路、鐵路等基建項目,隨著運輸規模的擴大,眾啟合礦業砂石+ 物流模式的成熟度將進一步提升,眾啟貨運的運輸能力將得到充分發揮。

從2017 年開始設計建設,到2019 年9 月份調試完畢、正常投產,眾啟合礦業當年產值就達到了2000 萬元,成功進入榆中縣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張總透露,眾啟合礦業規劃有兩期建設內容,目前建成的是項目第一期,當前正在考慮新增制磚等工藝將石粉吃幹榨淨,不過延伸產業鏈等同跨行業運營,在這方面需要慎重考慮。

在項目一期建設、生產、運行過程中,張總與企業員工一道發現並解決了很多問題,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隨著項目一期產能的發揮,礦區將產生更多可用空間,如果市場有需要,眾啟合礦業將啟動二期項目。

在傳統砂石生產線仍佔主流的地區,一個高標準砂石項目的出現將極大推動本地行業升級進程。在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眾啟合礦業克服諸多困難,引領行業發展,同時也願意向行業同仁分享寶貴經驗,無愧於一個省級砂石行業協會會長單位的擔當。

砂石企業從組建到運行的前三年非常關鍵,眾啟合礦業已經成功度過了兩年。未來,眾啟合礦業將持續提升,致力於建設國家級綠色礦山,成為甘肅砂石行業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