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韓語和越南語,誰更接近漢語?結果是這個語言

PS:福利時間

學習日語,領取免費日語資料戳下面的鏈接哦~小編等你哦~

使 - 勁 - 戳↓↓↓↓↓↓↓↓↓↓↓↓↓↓↓↓↓↓↓↓↓↓↓↓↓↓↓↓

快點戳我 快點戳我

用 - 力 - 戳↑↑↑↑↑↑↑↑↑↑↑↑↑↑↑↑↑↑↑↑↑↑↑↑↑↑↑↑

日語、韓語、越南語跟漢語都很像,裡面有相當多與漢語相似的成分。如果你將要或正在學習三門語言的其中一種,那麼恭喜你,任意一個都要比英語簡單100倍。

中國人學習這些漢字文化圈的語言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下面,我們簡單地說一說這幾種語言與漢語像在哪裡。

詞彙方面

詞彙是一門語言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體現文化交流的部分。日語、韓語、越南語裡面都有60%至70%的詞彙和漢語有關。歷史上,這三門語言都從漢語借了不少詞。漢字可以靈活組詞,任何時候出現一個新的漢字詞語,都可以在這幾個語言中共享。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漢語:大學(普dà xué 粵daai6 hok6 閩南tai7 hak8)日語:大學(だいがく dai gaku)韓語:대학(大學dae hag)越南語:Đại học(大學)

“大學”這個詞在這幾門語言當中的發音是相似的,尤其是越南語和粵語,幾乎一模一樣。如果單從詞彙的角度來看的話,漢字詞在這些語言中的發音就是方言關係。

日語、韓語和越南語,誰更接近漢語?結果是這個語言

還有一些詞語,也是漢字詞,但是各個語言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比如:

漢語:郵局(普yóu jú)日語:郵便局(ゆうびんきょく you bin kyoku)韓語:우체국(郵遞局u che gug)越南語:Bưu điện(郵電)

同樣是郵局,在四種語言中的表達方式都不一樣。但是,都是漢字詞,理解起來沒有太大障礙。

語法方面

從語法的角度來看,越南語和漢語的關係就比另外兩個近多了。日語和韓語屬於黏著語。什麼叫黏著語呢?我們舉一個例子:

漢語:我去郵局。日語:私は郵便局に行きます。韓語:나는 우체국에 가다.越南語:Tôi đi bưu điện.

漢語和越南語都是主謂賓結構,我(Tôi)+去(đi)+郵局(bưu điện)就是一個句子。句子各成分沒有任何變化,成分之間什麼都沒有,叫做“孤立語”。日語和韓語不但順序不一樣,變成了主賓謂(我+郵局+去),句子的成分之間還多了幾個助詞,比如日語的 “は”和“に”,韓語的“는”和“에”。

日語、韓語中句子的成分不能直接拼在一起,必須要有助詞放在中間,所以也叫“黏著語”。

除了孤立語和黏著語,還有一種叫“屈折語”,句子中的成分會根據人稱、單複數、時態等因素變形。歐洲的大部分語言都是屈折語。比如下面這兩個句子:

I go to the post office.He goes to the post office.

句子中的“go”由於人稱的不同,發生了一些變化。英語中的變化比較簡單,在一般現在時中動詞只有兩種變形,原形和單數第三人稱變形(be最特殊,有三種is am are)。相比之下,歐洲其它語言就複雜多了。

所以,單從語法的角度,漢語和越南語都是孤立語,構詞、造句的形式也都很像。

日語、韓語和越南語,誰更接近漢語?結果是這個語言

文字方面

歷史上,日本、朝鮮半島、越南都曾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能寫成漢字的都寫成漢字,不能寫成漢字的,這三個地方都用自己獨特的文字符號來表示。比如,日文假名,韓文諺文,越南文喃字。

日語:私は郵便局に行きます。韓語:나는 郵遞局에 가다.(나는 우체국에 가다. )越南語:倅去多郵電。(Tôi đi bưu điện.)

(“去多”是一個字,左右結構)

越南文中的“倅”和“去多”都是喃字,分別表示“我”和“去”。“去多”是個形聲字,“去”表意,“多”表音。“倅”讀音和“tôi”相似,直接拿來用,相當於造字法中的“假借”。

如此看來,越南文和中文最像,因為表面上都是漢字。只不過有些字你怎麼看都不認識,還有些字雖然認識但字義跟你印象中的差很遠。

如今的朝鮮半島和越南都已經拋棄了漢字,使用括號裡面的拼音文字。

只有日文還保留著漢字的痕跡。

所以日語可能是中國人是最容易學會的外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