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和孩子說"狠話"了,親子關係中,父母請嘴下留情

在靜香媽媽心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有很多種,除了最基本的關係以外,還包括一種朋友關係,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權威的象徵,更是平等的朋友,是相互傾訴的對象,但是有的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去命令孩子。

孩子如果錯做事,或者沒有完成父母要求的任務,那父母嘴裡說出的話,就像刀子一樣,狠狠的紮在孩子的心上。

不要再和孩子說

很多時候,覺得孩子觸碰到自己的底線了,是在是忍無可忍了,就說出了對孩子及其富有傷害的話語,有的父母反倒覺得"說"大的孩子,將來的抗挫折能力就會越強,但是你卻不知道有些話語在孩子的內心卻記住了一輩子。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經常能聽到很多狠話,這些話的確真的能傷透所有人的心,就更別提心靈非常脆弱的孩子了,所以靜香媽媽建議各位父母,不要再和孩子說"狠話"了,親子關係中,父母請嘴下留情。


不要再和孩子說

1. 你怎麼那麼笨

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都對父母說的某句話有心理陰影,那麼長大之後,當你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自然就要注意,不要讓你當初的難過延伸到孩子身上。不管是在孩子學習,或者平時指使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做不好家長就會對孩子大叫一聲"你怎麼那麼笨,什麼都做不好,你還會幹什麼,就知道吃,就知道玩"。

不要再和孩子說

笨這個字,從家長的嘴巴說出,就像一顆釘子釘在門板上,就算你講它拔了下來,但是門板上還是有一個深深的疤痕,這就和孩子一樣,你只否定了孩子做的不夠好,但是當孩子努力的時候,你卻沒有肯定他的付出。

不要再和孩子說

2. 早知道這樣,生你幹什麼

家長把過錯全都推卸到孩子的身上,覺得什麼事情都是因為孩子做的不好!你要是不來到這個世界上也許我就沒這麼多的煩惱,家長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行為,卻一位的埋怨孩子,長期聽你不斷的說,要你幹什麼、生你幹什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無能,什麼都做不好,對心理有極大的影響。

不要再和孩子說

3. 你跟人...學學,你看看人家

"別人家的孩子"對現在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痛,靜香媽媽也體會過這句話的痛苦之處,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不斷的否定自己,喪失了信心,可能當時父母說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孩子和成年人的承受能力、理解能力不一樣,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家長不斷的否定自己,抬高"別人家的孩子","人家學習怎麼那麼好""人家怎麼那麼聽話"

如果這時候和你說一句"你看看人家的父母"估計你也會氣的炸掉吧。

不要再和孩子說


4. 除了吃吃吃,你還會幹什麼

家長在不順心的時候總是能找到千萬個理由對孩子發洩

"你就知道看電視"

"就知道吃""就知道玩"

"就知道盯著手機看個不停"

"就知道......就知道......"

不要再和孩子說

嗯,你就知道對孩子發洩,什麼都不會!

估計大部分的家長也是在父母的這些話當中成長的,能體驗到一個家長對孩子說這些話內心的感受是什麼樣子的。明明知道,為什麼還要轉過頭來就對自己的孩子說個不停呢?

這樣做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不要再和孩子說

與其說一些讓孩子洩氣的話語,為什麼不轉變一下說一些對孩子鼓勵的呢?


"你很聰明,我相信你可以的"

"有你,我很開心"

"你越來越棒了,下一個目標...爭取超越他"

"少吃點零食對身體不好,我們出去走走吧"

想要孩子改變一些,還需要家長做起,和孩子一起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