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我覺得我的命運早已註定,未來一片光明,何事也不能壓制我的崛起勢頭,不管是某一個人,還是某一次投籃。——科比《曼巴精神:科比自傳》”

“Mamba OUT!”這次,他是真正離開了我們,遠比退役更讓人難以接受。提起科比,首先想到的是他那美如畫的跳投,還有“四仰化三鐵”的調侃。只要是看過他的比賽的人,都知道沒有人能在球場上壓制科比。他的得分能力,他的防守技術,他的夢幻腳步,不論你是不是他的球迷,都會不由得讚歎一聲:“這操作太秀了!”

臺下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科比閃耀的職業生涯,顯然不是僅僅靠自己的天賦換來的,更多的他是對於籃球的執拗。這份執拗是洛杉磯凌晨四點鐘的汗水,是包裹在骨折手指上的繃帶,也是跟腱斷裂後仍然堅持的罰球。

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曼巴精神:科比自傳

在科比的自傳《曼巴精神》中,他說:“事關籃球,我無所畏懼!”科比就像黑曼巴一樣,執拗地緊盯目標,用盡一切辦法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打磨精神。最終換來戴滿五個手指頭的總冠軍戒指,滿載榮耀,實至名歸。

技術上的執拗

或許不知道科比的人,都在各種勵志文章中聽說過“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的故事。科比在自傳中解釋每次訓練後需要讓肌肉休息4個小時,早點開工,每天就能多一次完整訓練。一個夏天下來,能累計多練無數個小時。同時,這也是為了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措施,凌晨訓練完以後,便可以在休息時間陪伴孩子家人享受早餐時光。

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科比

初入聯盟,球探報告說科比身材瘦弱,不夠強硬。科比便不斷打磨自己的力量,無論在賽季期還是休賽期,每週一、週二、週四和週五各做90分鐘舉重訓練,風雨無阻。在比賽中,遇到對手的強力衝撞,他便會在下一個回合捲土重來,就算是領到進攻犯規,也要讓對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科比的學習能力很強,遇到新的技術動作,便會在訓練場上不斷練習,直到變成自己武器庫的一部分。同時科比也非常明白,沒有必要重複造輪子,遇到問題,直接問球場上的老大哥們就好了。畢竟,人家早打了好多年,自己遇到的困境,說不定別人早就遇到並解決了。

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訓練

於是科比研究了魔術師約翰遜,學習他運球之後運用身體的能力、運球接後轉身、以及擊地傳球的訣竅。研究拳王阿里,學習他制定比賽計劃,賽場上“欲擒故縱”,通過操控對手的力量,反制對手的技巧。向比爾·拉塞爾求師問道,學習掌控整個賽場的大局觀。和拜倫·斯科特研究該怎麼繞過擋拆來緊逼防守對象。

科比知道,要想精通某事,必須對它真正上心,想要在這一畝三分地出類拔萃,就一定要痴迷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要在球場之外的事情上耗費太多精力。科比之所以選擇24這個號碼,他自己曾說:“24號的意義就是24小時,我希望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籃球當中,這就是我選擇24號的原因。如果不能全身心認真投入,我就不是科比。24是我的最佳詮釋。”

這就是科比對於技術的執拗,願意24小時候都投入到籃球上,願意不斷突破自己,打磨自己的缺陷,願意求師問道,與強者為伍。

精神上的執拗

2009年12月11日,科比在對陣森林狼隊的比賽中手指受傷。他們馬上回到球館深處的更衣室,做了X光檢查,得知手指骨折的結果以後。科比說:“好吧,酷,那我們趕緊回去,繼續比賽。”隊醫看著科比,好像他瘋了一樣。科比問隊醫:“它會好起來嗎?”隊醫說不會。科比說:“這不就得了啊。”在手指受傷五天之後,科比再次投入制勝球,在常規時間錯失絕殺機會後,這一次在加時賽中擊敗了密爾沃基雄鹿隊。

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手指骨折

什麼是曼巴精神?科比自己用了五個詞passionate、obsessive、relentless、resilient、fearless,也就是熱情,執著,嚴厲,回擊和無懼。在我看來,就是緊盯獵物,毫不鬆懈,不管身上劃了多少道傷口,留了多少血,也要撕下獵物的一口肉。對於比賽,科比正是這樣嚴厲,執著地要求著自己,磨練自己的精神,這才造就了那麼多極限時刻下的大心臟絕殺球。

科比精神上執拗的強大,讓他不會為了“做還是不做”猶豫不決,為了比賽,只有一個做法,就是非做不可,穿衣,換鞋,上場,幹就完事了。不管遇到什麼,傷病也好,對手的小動作也罷。

手指受傷,只能靠繃帶減緩疼痛,這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持著他在球場到繼續運球如飛,是曼巴精神。2013賽季,科比在比賽中跟腱斷裂,堅持罰球,讓人為之淚下,是什麼精神讓他強忍劇痛,堅持罰球,是曼巴精神。

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跟腱斷裂

不管對手是誰,不管你是強壯的雷吉·米勒還是更加強壯的沙克·奧尼爾,科比的選擇都是不遺餘力,飛身上籃。丹尼斯·羅德曼在防守上是一把好手,對於肢體接觸,他有各種各樣的小花招。科比毫無懼色,你猛,我更猛,身體接觸是否合適合法,這是裁判考慮的事情。“沒錯,我喜歡這些。我會回他一肘,再猛推一把,他給我多少身體碰撞,我都如數奉還。”

相信很多人看過那個畫面,科比面對“球場惡漢”巴恩斯拿球砸臉卻一臉無懼、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畫面。科比已經在球場上磨練出了強大的精神力量,讓他無懼所有挑戰,他執拗的精神讓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總冠軍的獎盃和戒指。

對冠軍的執拗

打磨技術,在球場上成為得分機器。打磨精神,從容面對各種壓力。對於冠軍的渴望,科比做的,遠遠不止這些。

親自參與球鞋設計。科比對於自己的球鞋設計可謂一絲不苟,他在意的是不是球鞋球鞋外觀炫酷、閃閃發亮。他在意球鞋的重量分佈,材料選擇,抓地力是否強勁。這一切都是為了他能夠在高水平的比賽中打出高水平的表現。球鞋的重點不僅僅是穿著舒服,更重要的是能夠輔助運動員贏下比賽。

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裁判

在場上比賽,總少不了遭受犯規困擾。為此科比特意研讀過裁判手冊,從裁判手冊中,他還真的找到了一些BUG。比如,裁判的位置其實是有規則的,這些規則限定了每一名裁判在球場上的跑動區域。如果裁判處於規定的位置,不可避免會有一些視覺盲區。於是科比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這些視覺盲區,在這些盲區裡,他避免被吹走步、停球以及各種微小的違例。

親自參與球鞋設計,獲得更好的運動助力。閱讀裁判手冊,避免吹罰,獲取更好的得分機會。學習纏繃帶的技術,保護自己,減輕疼痛。科比做了一切自己能做的,只為向總冠軍邁進。

黑曼巴對籃球的執拗,都化作了那一次次動人心絃的後仰跳投

球場外的科比

在科比的自傳《曼巴精神:科比自傳》中,科比說:我的字典裡從來沒有“夠了”

。所以他不斷打磨技術,打磨精神,這種為了籃球的執拗,讓他在籃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如今成了NBA歷史上難以跨越的傳奇。

在最近的比賽中,可以看到球員們用各種24秒違例,8秒違例來致敬這位球場上的英雄。他走了,但曼巴精神還在,指引著球場上的球員,還有球場外的球迷。向偶像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配得上他。不管生活如何,讓我們像曼巴一般,向著夢想,一起執拗地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