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共50億,其中光伏補貼15億

1月23日,有關部門接連出臺文件,定調2020年可再生能源項目風向。根據文件,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共50億,其中光伏補貼15億,而2022年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

1月23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預計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為50億元,可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

同時,《意見》明確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由地方按照實際情況予以支持。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並於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也就是說,從2022年開始,海上風電將提前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海上風電的補貼退坡和取消早在行業預期之中。根據資料,海上風電是目前度電成本最高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海上風電目前0.85元/千瓦時的標杆電價,約合每千瓦時電補貼0.4元左右,是陸上風電度電補貼金額的3倍左右。

同樣在今日(1月23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公佈2020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其中5億元用於戶用光伏,10億元用於補貼競價項目(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項目)。

雖然一日之內密集出臺兩文件,但政策內容總體在行業預期之內。一位業內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次光伏15億元的補貼和此前業內15-17.5億元的預期差距不大。

該專家表示,2019年結轉到2020年的項目規模還是很大的,規模大約在40-45GW之間,總體規模受限於國網的消納能力。

“2020年光伏行業發展的最大問題是資金問題,由於補貼拖欠造成民營企業缺乏資金投入到新項目。”該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