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趟旅行,目標婺源篁嶺,今年第一枝油菜花已悄然開了


新年的第一趟外出旅行,跟往年一樣,目的地是江西的婺源篁嶺。不為別的,就想去尋找2020年的第一枝油菜花。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篁嶺層層疊疊的油菜梯田裡,終於拍攝到了今年的第一枝油菜花,那份激動的心情,只有親臨其境,才會體驗得到。

對於婺源篁嶺,也許我是最熟悉的了,從2016年的秋天第一次踏上篁嶺的山崗起,不到五年的時間,差不多前後去了三十多次。這也是我在做旅遊自媒體中,去的最多的一個景點。而篁嶺又是以梯田油菜花海和曬秋聞名的,所以每年的春天來臨前,一定會去追蹤油菜花的花期。

自駕從杭瑞高速的江灣收費站下高速後,沿201省道能直接到篁嶺的山腳下。從去年開始,201省道到篁嶺的的鄉村公路,截彎取直,路面也新覆蓋上了瀝青,開車再也不需從原先的村莊裡穿越,相當方便了。

去年投入運行的篁嶺第二條上山纜車,跟第一條纜車其實相距並不遠。遊客可以把車輛停在遊客中心的大型停車場上,停車場是免費停放的,只要帶上隨身行李,從第一纜車上山。遊覽結束後,再從第二纜車下山,可以不必走回頭路。

沒有去過篁嶺的人,可能對篁嶺並不是太瞭解。首先篁嶺是一座山,海拔約500米出一點點。這在到處是丘陵山脈的婺源地區,篁嶺的山並不算高。從前,這座山上有個古村落叫“篁嶺村”,在當年還沒有進行景區開發時,這個古村落在婺源地區也算是十分普通的。

2016年我第一次上到篁嶺時,篁嶺景區還在開發過程中。景區的人給我看過一部記錄片,是當年央視記者來篁嶺古村採訪拍攝的。整個古村坐落於篁嶺的山崖上,因交通不便,來篁嶺的人很少。村裡老屋陳舊,道路坑坑窪窪,村莊裡幾乎都是留守下來的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已經離家外出務工去了。


篁嶺古村,是個有六百餘年的老村,在景區沒有開發前,它跟國內所有的老舊村落一樣,無人問津,更不要說搞鄉村旅遊了。16年第一次到篁嶺時,山崗上一百多所村民的老屋,已經租賃給景區經營了,村民集體被安置到山腳下的農民新村安家落戶。

那些原先山崗上的老屋,被改造成篁嶺的“曬秋美宿”。關於“美宿”兩個字,其實當時是我提議的,因為用景區負責人的話來講:“這些老屋,外表看上去是500年,進入內部是5星級的裝飾。”所以單單叫“民宿”,覺得配不上那500多年曆史的徽派建築。

再來說說大家都關心的篁嶺油菜花,在篁嶺沒打造成景區之前,到婺源賞油菜花,人們都只能選擇去江嶺和江灣兩個景點。而在篁嶺成功打造出來後,許多遊客把到婺源賞油菜花,只單選了篁嶺。沒有其它原因,篁嶺歸來不看花。


在篁嶺的山崗之下,是當地村民世世代代用於耕種的梯田。篁嶺的梯田跟國內其它地方的水稻梯田完全不同,形狀上篁嶺的梯田呈不規則形狀,可以是月牙形,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條狀。基本是看山崗上那塊山坡可以開墾,就把它開墾成梯田。因為不是統一規劃,所以梯田的形狀多樣,要是油菜花盛開時,所呈現出來的花式圖案也就豐富多彩。

其次篁嶺的梯田土壤十分疏鬆,幾乎存不住水。雖然山谷裡終年流淌著泉水,但要把水引入梯田種植水稻或其它作物,那簡直太難了。所以篁嶺的山崗上,每年只種一季油菜花,其它時候梯田都在“輪休”,以保證它有肥沃的土壤讓油菜生長出來。所以篁嶺的油菜花季時,你能見到的菜花一定是最壯實的。

每年的年底,篁嶺的梯田裡開始載種油菜秧苗,大約經過差不多四個月的生長,到二月底開始陸續開花,三月中下旬進入油菜花的最佳觀賞期。差不多到了清明節後,也就是四月上旬,油菜花才落幕。所以想要去篁嶺看油菜花的,二月底就要準備,畢竟最佳觀賞期才二十多天。


一月份到篁嶺時,滿山崗上全部是綠油油的油菜,要在萬畝油菜梯田裡,找幾株開花的,還不算難。因為每年的一月份,總有那麼一些“不安分守己”的油菜,會提前開花,以昭示春天即將來臨。所以每年一月份到篁嶺,隨手拍幾株開了花的油菜,也成為一種念頭。再過一個多月,當漫山遍野的油菜開花時,那將是一種興奮。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