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一)外胚層分化與“肺朝百脈”

發育發生學上皮膚神經同源性,同具呼吸神經雙重功能,胚胎在背--腹軸性發育過程中形成的皮膚都具有呼吸功能,這就是低等動物皮膚都具呼吸功能的現象;隨著胚體前—後軸性發生,外胚層從原腸前後端向內內旋發育,在原腸前後端形成具有呼吸功能的組織器官,這就是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現象。

高等脊椎動物胚胎髮育初期,外胚層首先分化發育,胚盤期上隆形成凹槽將外胚層包裹在凹槽內,閉合後形成脊髓腔脊髓腔內的外胚層細胞發育為中樞神經;脊髓腔兩側的神經嵴細胞隨胚體內卷向體腔內遷移,分佈於原腸位置形成副交感神經,分佈於體腔內組織器官形成交感神經,並出現專門內臟呼吸器官,皮毛的呼吸功能逐漸退化;但是這一高級呼吸結構發育是重演低等動物的發育發生機制而形成的,都是外胚層皮膚神經同源異構體。

人體呼吸器官的發育發生也是重演上述機制發育而成,自然也是原始動物外胚層皮膚神經同源異構體,也就是人體呼吸器官發育過程也重演“肺-皮膚-大腸”機制,中間體是“皮毛”就是遠端軸性發育結構,“肺”“大腸”是近端軸性發育結構,發育出的經脈存在著發育發生機制層面的聯繫。《素問·經脈別論》中具體講述了上述機理:“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二)內胚層分化與“肺朝百脈”

原始動物隨著原腸半消化管從前向後的延展發生,前段外胚層逐漸從前向後向原腸中間遷移,成為內胚層結構前段呼吸結構;隨著完整消化管發生,後端外胚層從後向前分化發育,成為內胚層後端呼吸結構;外胚層從胚胎前後兩端向內胚層發育過程中,形成前後兩端都有呼吸結構出現現象。

前段呼吸結構發育支成為後期高等動物演化主幹,後端呼吸結構退化成為內胚層膀胱分化支;前段肺分化支向內與髒壁中胚層發育循環系統藕連,後端膀胱分化支向內與間介中胚層發育的泌尿系統藕連,而體壁外周皮毛是沒有內遷部分形成的結構,這就是出現前後兩支同與皮毛相關的機制,前段關連機制中醫稱為“肺主皮毛”,後端關連機制中醫稱為“膀胱主一身之表”,是同源異構體。

《外經微言·腎水篇》

少師曰:請問腎水之義。岐伯曰:腎屬水,先天真水也。水生於金,故肺金為腎母。然而肺不能竟生腎水也,必得睥土之氣燻蒸,肺始有生化之源,少師曰:土克水者也,何以生水?岐伯曰:土貪生金,全忘克水矣。,少師曰;金生水而水養於金,何也?岐伯曰:腎水非肺金不生,肺金非腎水不潤。蓋肺居上焦,諸臟腑之火,鹹來相逼,苟非腎水灌注,則肺金立化矣。所以二經子母最為關切。無時不交相生,亦無時不交相養也。是以補腎者必須益肺,補肺者必須潤腎,始既濟而成功也。

這段經文講述了胚胎原腸前後兩端向體腔內內旋分化的發育發生機制。

《素問·經脈別論》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這是在講內胚層前肺分化支後天生生理機制。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這是在講內胚層後膀胱分化支後天生理機制。

(三)中胚層分化與“肺朝百脈”

動物發育發生中的前-後軸性發育,開始於原腸管的前後兩頭位置,形成前後端都具呼吸功能現象的出現,因為原腸從前端先後端演化形成從半消化管到完整消化管的過程,前段形成肺分化支,後端退化是演化的主流乾;當這一主流乾形成後,開始從內胚層向中胚層延伸分化發育:前段肺分化支向體腔內分化發育與髒壁中胚層循環系統分化支耦合,發育成心肺循環結構;後端內胚層膀胱分化支與間介中胚層泌尿系統分化支耦合,發育成腎臟為主的泌尿結構;中間的內胚層肝胰分化支與間充質淋巴系統分化支耦合,發育成體腔以肝臟為主內靜脈結構,這一發育發生逐漸完成,一開始時是不完善的內臟團結構出現,發展到高級脊椎動物逐漸演變成內臟系統;三條分化支向體腔內分化發育,開始形成開管式體液循環結構,後期形成閉管式循環結構,而前段的心肺循環結構成為氣血交換的中心位置,肺是氣血交換核心,心臟是血液動力中心,全身經脈巡行都是以心肺循環為中心,這就是“肺朝百脈”的最高級結構。

這一機制原理在《外經微言·呼吸篇》中作了詳細介紹:

“雷公問於岐伯曰:人氣之呼吸應天地之呼吸乎?

岐伯曰;天地人同之。

雷公曰:心肺主呼,腎肝主吸,是呼出乃心肺也,吸入乃腎肝也。何有時呼出不屬心肺而屬腎肝,吸入不屬腎肝而屬心肺乎?

岐伯曰:一呼不再呼,一吸不再吸,故呼中有吸,吸中有呼也。

雷公曰:請悉言之。

岐伯曰:呼出者,陽氣之出也。吸入者,陰氣之入也。故呼應天,而吸應地。呼不再呼,呼中有吸也。吸不再吸,吸中有呼也。故呼應天而亦應地,吸應地而亦應天。所以呼出心也、肺也,從天言之也;吸入腎也、肝也,從地言之也。呼出腎也、肝也,從地言之也;吸入心也、肺也,從天言之也。蓋獨陽不生,呼中有吸者,陽中有陰也;獨陰不長,吸中有呼者,陰中有陽也。天之氣不降則地之氣不升。地之氣不升則天之氣不降。天之氣下降者,即天之氣呼出也。地之氣上升者,即地之氣吸入也。故呼出心肺,陽氣也,而腎肝陰氣輒隨陽而俱出矣。吸入腎肝,陰氣也,而心肺陽氣輒隨陰而俱入矣。所以陰陽之氣,雖有呼吸而陰陽之根無間隔也。呼吸之間雖有出入而陰陽之本無兩歧也。

雷公曰:善。”

經文結構分為兩個部分“心肺主呼,腎肝主吸,是呼出乃心肺也,吸入乃腎肝也”。

呼氣是從後向前呼出二氧化碳,也就是前段“呼出乃心肺也”,朝向後端“呼出腎也、肝也,從地言之也”。

吸氣是從前向後吸進氧氣,也就是前段“吸入心也、肺也,從天言之也”,朝向後端“吸入腎肝,陰氣也,而心肺陽氣輒隨陰而俱入矣”。

呼吸之間的兩種氣血流動皆從心肺而來,而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心肺呼吸脈動功能的整體脈動功能的描述,與現代醫學人體脈管循環研究結果完全相同。

從上述中醫“肺朝百脈”機制分析看到,不單將所有動物呼吸演化機制概括進去,而且完全符合人體胚胎髮育發生機制,是一種廣義普適性的發育發生機制,橫向統攝了人體呼吸器官三個胚層藕連發育發生機理,縱向統攝了動物呼吸器官演化的發育發生學機理。由此,我們知道了中醫有關呼吸結構功能結論背後的真正機理不是生理解剖層面的含義,而是具有廣義動物發育發生機制,深義人體胚胎髮育機制層面的結論。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1-1 下丘腦-垂體系統結構示意圖

(三)內分泌與皮膚衍生物

高等動物因為皮膚呼吸功能退化,外胚層出現神經內分泌同源性,隨著神經系統在皮膚部位的高度分化,內分泌激素也隨之到達皮膚部位,引發皮膚結構發育出各種衍生物,包括髮、毛、鱗、羽、甲、蹄、角、爪、絲、皮脂腺、汗腺等等,,由於是皮膚演化而來的,所以叫“皮膚的衍生物”。皮膚衍生物的種類很多,按其來源不同,可分為以下3類:

1. 表皮衍生物

由表皮演化形成。由於表皮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而環境又在不斷變化,故表皮衍生物的種類多樣,功能也各不相同。在魚類的表皮中形成的許多單細胞腺,能分泌粘液,用於潤滑身體,減少游泳時水的阻力。兩棲動物營水陸兩棲生活,表皮中有單細胞腺和多細胞腺。

其中多細胞腺又分為兩種:一為粘液腺(如青蛙)分泌粘液,溼潤皮膚,協助呼吸;二為漿液腺(如蟾蜍),分泌毒性漿液,有保護作用。隨著脊椎動物從水生向陸生的過渡,表皮衍生物種類逐漸增多且較複雜。爬行動物為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它的表皮細胞角化為角質鱗片,可防止陸地生活時水分的喪失。鳥類的羽毛、角質喙、角質鱗、爪、距以及尾脂腺等多種表皮衍生物適應空中飛翔、取食等活動。而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陸生動物,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其表皮衍生物種類更多,主要包括由表皮產生的角質結構,如毛、爪、甲、蹄、角質角(犀牛角,毛的特化產物)等以及各種皮膚腺。

2. 真皮衍生物

由真皮演化形成。這類皮膚衍生物由於位於真皮深層,因而較為簡單,種類也少得多。如魚類的硬鱗和骨鱗,是由真皮演化形成的鱗片,終生不更替,可保護魚體免受損傷。再如長成的鹿角為骨質角,較堅硬,主要用於對付敵害的侵襲或作為雄鹿間爭奪配偶的武器。此外,爬行動物鱉的骨板也屬於此類。

3. 表皮真皮複合衍生物

還有一種皮膚衍生物是由表皮和真皮共同演化形成的複合衍生物。這種衍生物結構複雜。如鯊魚的楯鱗是由表皮細胞分泌的釉質和真皮衍化的基質以及板上的齒質結合形成的結構。由於鯊魚的骨胳為軟骨胳,外被這種較厚硬的楯鱗,對身體無疑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可使身體不受外來的損傷。爬行動物龜類的龜甲也是由表皮形成的角質鱗板和由真皮形成骨板結合成的複合衍生物,它形成一個堅硬的保護罩,以此來保護內臟器官以及自身生存。此外,哺乳動物的牙齒與鯊魚的楯鱗是同源器官,也屬於這種衍生物。

哺乳動物中有相當種類的動物的角是由骨心和皮膚或角鞘構成,如牛科動物所特有的洞角、叉角羚所特有的叉角羚角、長頸鹿所特有的長頸鹿角等。

總之,皮膚在演化的過程中,表皮的變化主要是角化程度不斷地增高,以適應乾燥的陸生環境。在表皮衍生物中,由角質鱗演變成毛,以保持體溫適應溫度多變的陸生環境;而腺體的變化則是由水生的單細胞腺演變為陸生的多細胞腺,功能也由溼潤體表變為滋潤皮膚和毛髮、調節體溫和哺育幼兒等。

第二章 皮毛呼吸退化與體溫變化

一、呼吸結構演變與體溫調節

原始動物皮膚呼吸功能即可以進行呼吸交換,又可以通過呼吸散發身體中的多餘熱量;隨著皮膚呼吸功能逐漸退化,就需要新相應的散熱結構。

早期原始動物的皮表呼吸和神經感覺是同源異構;到兩胚層動物發生出現領細胞分佈於體表,擔負體表的呼吸功能;到原始三胚層動物海綿動物體表發生細胞膜呼吸結構,這是動物體表演化的第一階段,是動物體表的最原始階段,展現出體表呼吸和神經感覺同源結構機制,這一機制形成的皮膚受到外界影響很大,呈現變溫狀態,也就叫做變溫動物。

變溫動物又稱冷血動物,是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並不是需要寒冷,只是因為動物的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時,動物的代謝率隨之升高,體溫也逐漸上升,它們便被動地離開不利的環境;當外界環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代謝率也隨之降低,體溫也逐漸下降。所以它們或是移向日光下取暖來提高體溫,或是鑽進地下、洞穴中進行冬眠,或是遊向溫暖水域,或是進行夏眠。

一般來說,恆溫動物都能控制身體所產生的內熱,從而能控制並調整自身的體溫。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恆溫動物能一直保持著體內溫度不變。人類也屬於恆溫動物的一種,人類的恆定溫度以37攝氏度為正常。恆溫動物為了能保持體溫的恆定性,在自然選擇和選擇自然中進化出多種與之生存環境相適應的功能組織,例如羽毛、毛皮和汗腺等。毛髮和羽毛都可以在寒冷的冬季裡起到保暖的作用;另外,在炎熱的夏天,動物的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能使動物體內的熱量得以及時散發,以保持動物身體溫度的正常。由於恆溫動物能一直保持著體溫的恆定性,所以,它們的活動範圍就更為廣闊,不會受到大自然常規性的環境和氣候變化所影響,能更加自如地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因此,從變溫機制和恆溫機制分析也可以判斷動物系統進化的高低程度。

恆溫機制是脊椎動物神經系統高度複雜演化的結果,神經系統的演化引發呼吸系統的演化,皮膚結構發生異化導致的,這一過程是漸變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還沒有演化成功,鳥類和哺乳類時才出現恆溫機制,也就是神經系統體溫調節中樞出現才能呈現恆溫狀態。

(一)體溫的氣囊調節

鳥類體表結構逐漸演化成羽毛結構,體表具有很強的保溫作用,而呼吸結構演化發育出很多的氣囊結構,當鳥類處在超越中性溫度區上限的環境溫度時,其代謝產熱率則隨環境溫度升高而增加,此時的體溫會隨環境溫度上升而升高;這時中樞神經系統就發揮調節作用,即會抑制產熱,加快血液循環與呼吸頻率以增強水分蒸發達到散熱目的。有些鳥類會蓬鬆羽毛,加強排洩尿液、濺水等行為來降低體溫。以避免體溫過度升高並保持體溫相對穩定。

(二)體溫的循環調節

有些鳥類還具有特殊的調溫方式。生活在寒冷氣候條件下的水鳥,如企鶴、海鷗等的腳能在冰水中行運自如而不凍僵,原來這些鳥類腳部的動脈與靜脈是並行排列的,且緊密靠攏,構成一個逆流熱交換系統,所以這類鳥的體溫具一定梯度,即腳端部的溫度接近水溫,體部的溫度仍維持正常。這就是由血管運動而造成的逆流熱交換。

(三)體溫的汗腺調節

鳥類皮質腺只侷限在尾部,而到哺乳類皮脂腺非常發達,根據神經皮膚同源結構分析,皮脂腺的發達也說明哺乳類神經演化的發達度。汗腺是皮膚附屬器的一種,是由腺體及導管兩部分組成的。手掌的汗腺和腋窩的汗腺在結構和功能上都不相同,分屬於小汗腺和大汗腺。由於神經系統與皮膚同源結構,汗腺的出現說明神經系統已經演化到外周的皮膚結構,出現了外部內分泌腺,這種神經皮膚同源結構出現的內分泌腺體,更加便利的控制體液的變化,也控制了體溫,也就是真正體溫調節中樞的出現。

(四)體溫的中樞調節

哺乳類神經皮膚同源結構演化出的這種機制在演化史上是很大的進步,鳥類具備了神經散熱中心,而無產熱中心,到哺乳類的體溫調節中心出現了散熱中心和產熱中心兩種神經調節,兩種調節完成了內外熱量的調節耦合,使動物界能量耗散得到更為完善的自控能力,大大減小了對環境的依賴性。(見圖2-2-1)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2-1 體溫調節中心結構示意圖

二、呼吸結構與循環模式轉化

原始動物皮膚呼吸功能是與原腸吸收的食物流交換能量一種方式,也就是高等動物氣血交換模式的原始雛形結構,隨著消化系統的不斷演化,動物系統從組織間隙體液循環演變為脈管體液循環結構,出現真正的氣血交換機制;氣血交換模式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呼吸結構和循環結構的同步共構發育發生過程,動物從無脈管循環到開管式循環,再從開管式循環到閉管式循的演化發育過程,也是呼吸結構演化發育的過程,因此,從動物發育發生學機制看,兩種血液循環方式也可以稱為兩種呼吸循環通路。

開管式循環:血液不是始終在心臟和血管中流動,還流到組織間隙間的循環方式。如軟體動物體內真體腔與假體腔並存,且假體腔更廣泛地存在於器官組織的間隙,其中充滿血液,被稱為血竇。由於血竇的存在,大多數軟體動物為開管式循環系統,與其運動緩慢有一定的關係。開管式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心室,心耳),血竇,動脈和靜脈。血液循環的途徑為:心耳-心室-動脈-血竇-靜脈-心耳。

但是軟體動物中頭足類十腕目為閉管式循環系統,其運動也更加敏捷迅速。頭足綱的一般行動方式是利用噴射動力,充滿氧氣的水被吸入外套膜中的腮之後,肌肉收縮使空間減少,導致水從漏斗噴出,通常是背對著水噴出,並且能夠用漏斗控制方向。這種呼吸運動共構現象說明頭足類軟體動物的呼吸肌比其他軟體動物門高級,因此才出現了閉管式循環。

閉管式循環:血液始終在心臟和血管中流動的循環方式。呈現三個演化階段:單循環閉管。不完全雙循環閉管,完全雙循環閉管。

單循環:魚類心臟-心房-心室,血液在全身循環一週經心臟一次,循環效率低。

不完全的雙循環:兩棲爬行類心臟結構為二心房一心室,血液在體循環和肺皮循環時經過心臟二次,但因一心室,由體循環流回心臟的缺氧血和由肺皮循化流回心臟的富氧血未完全分開。

完全的雙循環:

鳥類和哺乳類的心臟二心房二心室,血液在全身循環一週經心臟二次,由體循環流回心臟的缺氧血和由肺皮循化流回心臟的富氧血完全分開,血液循環效率高。

將高等動物三種閉管式循環與呼吸結構演化比較,就會發現隨著閉管式循環的演化,呼吸結構逐漸從外向裡發育,魚類呼吸腮分佈於頭部體表兩側;兩棲類青蛙重複魚類到兩棲類的演化過程,一生經歷從腮到肺的過程;鳥類出現雙重呼吸結構,氣囊結構開口於外;到哺乳類才出現完善的內臟呼吸系統結構。

三、體溫調節與胚胎髮育模式

從上述皮膚呼吸功能退化和神經系統演變,呼吸結構演變與循環系統演變過程,我們看到動物皮毛-呼吸-神經-循環呈現同步共構的聯繫過程,而這些生理現象背後真正的發育發生機理是什麼?知道了上述現象發育發生機制才能真正明白現象背後的機制本質。

(一)交感,副交感神經發生髮育

外胚層皮膚同源性是已經被證實的胚胎髮育機制,原始動物的皮毛具有呼吸神經雙重功能,發育出皮膚呼吸結構和不同的神經結構;隨著動物系統演化,皮膚呼吸功能慢慢退化,而被內分泌所替代,原始皮膚結構也隨之發生細胞,組織,器官的演變過程,而神經系統也隨著內分泌分佈發育延伸到皮膚組織器官。

外胚層發育出現神經內分泌機制之後,外胚層細胞從胚體背部向腹側遷移,首先遷移到下胚層耦合,就是兩胚層動物的原腸結構的神經發育機制。

到三胚層動物外胚層細胞依此向中胚層,內胚層內遷耦合,開始三胚層動物中胚層,內胚層的組織器官的分化,遷移到皮膚和內胚層的神經細胞形成副交感神經的原始結構,遷移到中胚層部位的神經細胞形成交感神經的原始結構;兩種神經功能的不同使得原始三胚層動物就具備了神經體溫調節能力和神經呼吸調節能力。

隨著動物體腔結構的逐漸完善,高級三胚層動物出現了脊髓腔,原腸腔,體腔結構,首先胚體上隆凹陷將背側中軸線附近的外胚層細胞包裹入凹槽中形成中樞神經,兩側的外胚層細胞形成神經嵴,神經嵴細胞內遷到中胚層形成真正的交感神經,內遷到皮膚和原腸位置,形成真正的副交感神經。

(二)體溫調節中心的發育發生

因為兩種神經分佈到不同的組織系統位置,產生了神經調節不同的功能,對於組織結構的神經調節直接影響到體溫的變化,交感神經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膚及內臟血管收縮,冠狀動脈擴張,血壓上升,小支氣管舒張,胃腸蠕動減弱,膀胱壁肌肉鬆弛,唾液分泌黏稠,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縮等。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與交感神經作用相反,它雖不如交感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一致性,但也有相當關係。它的纖維不分佈於四肢,汗腺豎直肌、腎上腺髓質、腎等不具有副交感神經分佈處,副交感神經系統可保持身體在安靜狀態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四個方面:①增進胃腸的活動,消化腺的分泌,促進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體的能量。②瞳孔縮小以減少刺激,促進肝糖原的生成,以儲蓄能源。③心跳減慢,血壓降低,支氣管縮小,以節省不必要的消耗④協助生殖活動,如使生殖血管擴張,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這就需要一種雙向調平功能,防止機體溫差過大對機體的損傷,於是在神經最核心的位置就出現了體溫調節中心。調節體溫的主要中樞在下丘腦:視交叉後方的下丘腦較靠前側的區域主要是促進散熱,較靠後側的區域主要是促進產熱,這兩個區域之間保持著交互抑制的關係,使體溫維持相對恆定。

體溫調節中樞的出現使得外胚層分化發育到達了對內胚層,中胚層組織器官的高度調控能力,這種高級的體溫調節機制只有到鳥類之上的高等脊椎動物才基本完成。(見圖2-2-2)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2-2 體溫調節中心發生機理示意圖

第三章 中醫十二皮部機制原理

一、皮膚髮生與“皮有分部”

關於皮膚現代醫學這樣認識,皮膚指身體表麵包在肌肉外面的組織,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擔著保護身體、排汗、感覺冷熱和壓力等功能。皮膚覆蓋全身,它使體內各種組織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機械性、化學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襲。人和高等動物的皮膚由表皮、真皮(中胚層)、皮下組織三層組成。(見圖2-3-1)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3-1 皮膚結構示意圖

(一)表皮

表皮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平均厚度為0.2毫米,根據細胞的不同發展階段和形態特點,由外向內可分為5層。

1. 角質層:由數層角化細胞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體液外滲和化學物質內侵。角蛋白吸水力較強,一般含水量不低於10%,以維持皮膚的柔潤,如低於此值,皮膚則乾燥,出現鱗屑或皸裂。由於部位不同,其厚度差異甚大,如眼瞼、包皮、額部、腹部、肘窩等部位較薄,掌、蹠部位最厚。角質層的細胞無細胞核,若有核殘存,稱為角化不全。

2. 透明層:由2~3層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細胞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電解質、化學物質的通過,故又稱屏障帶。此層於掌、蹠部位最明顯。

3. 顆粒層:由2~4層扁平梭形細胞組成,含有大量嗜鹼性透明角質顆粒。顆粒層裡的扁平梭形細胞層數增多時,稱為粒層肥厚,並常伴有角化過度。顆粒層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 棘細胞層:由4~8層多角形的棘細胞組成,由下向上漸趨扁平,細胞間借橋粒互相連接,形成所謂細胞間橋。

5. 基底層:又稱生髮層,由一層排列呈柵狀的圓柱細胞組成。此層細胞不斷分裂(經常有3%~5%的細胞進行分裂),逐漸向上推移、角化、變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層,最後角化脫落。基底細胞分裂後至脫落的時間,一般認為是28日,稱為更替時間,其中自基底細胞分裂後到顆粒層最上層為14日,形成角質層到最後脫落為14日。基底細胞間夾雜一種來源於神經嵴的黑色素細胞(又稱樹枝狀細胞),佔整個基底細胞的4%~10%,能產生黑色素(色素顆粒),決定著皮膚顏色的深淺。

(二)真皮

來源於中胚葉,由纖維、基質、細胞構成。接近於表皮之真皮乳頭稱為乳頭層,又稱真皮淺層;其下稱為網狀層,又稱真皮深層,兩者無嚴格界限。

纖維:有膠原纖維、彈力纖維、網狀纖維三種。

1. 膠原纖維:為真皮的主要成分,約佔95%,集合組成束狀。在乳頭層纖維束較細,排列緊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織。

2. 彈力纖維:在網狀層下部較多,多盤繞在膠原纖維束下及皮膚附屬器官周圍。除賦予皮膚彈性外,也構成皮膚及其附屬器的支架。

3. 網狀纖維:被認為是未成熟的膠原纖維,它環繞於皮膚附屬器及血管周圍。在網狀層,纖維束較粗,排列較疏鬆,交織成網狀,與皮膚表面平行者較多。由於纖維束呈螺旋狀,故有一定伸縮性。

(三)基質

是一種無定形的、均勻的膠樣物質,充塞於纖維束間及細胞間,為皮膚各種成分提供物質支持,併為物質代謝提供場所。細胞: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成纖維細胞:能產生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基質。

2. 組織細胞:是網狀內皮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謝產物、色素顆粒和異物的能力,起著有效的清除作用。

3. 肥大細胞:存在於真皮和皮下組織中,以真皮乳頭層為最多。其胞漿內的顆粒,能貯存和釋放組織胺及肝素等。

4. 附屬器官

(1)汗腺

小汗腺:即一般所說的汗腺。位於皮下組織的真皮網狀層。除唇部、龜頭、包皮內面和陰蒂外,分佈全身。而以掌、蹠、腋窩、腹股溝等處較多。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調節體溫。

大汗腺:主要位於腋窩、乳暈、臍窩、肛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青春期後分泌旺盛,其分泌物經細菌分解後產生特殊臭味,是臭汗症的原因之一。

(2)皮脂腺:

位於真皮內,靠近毛囊。除掌、蹠外,分佈全身,以頭皮、面部、胸部、肩胛間和陰阜等處較多。唇部、乳頭、龜頭、小陰唇等處的皮脂腺直接開口於皮膚表面,其餘開口於毛囊上1/3處。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潤滑皮膚和毛髮,防止皮膚乾燥,青春期以後分泌旺盛。

中醫皮膚的認識主要論述在《素問·皮部論》中,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皮膚認識管,稱之為“皮部”。但是在認識上與現代醫學差距很大,“黃帝問曰:餘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為何現代醫學對皮膚的認識不能得出與中醫相同的結論呢?這是因為認識層次定位不同導致的,其實理清其中的研究層面就會明白其東西兩種醫學體系對皮膚機制研究相同。

一、胚胎遠---近軸性與“以經脈為紀”法則

人體經脈的發育發生有“經紀”“經正”“經別”之分,是從人體經脈胚胎髮育發生機制層面立論得出的結論;人體胚胎髮育過程中,胚胎內卷運動分為兩個分化矢量,一個方向是按照胚胎背腹軸內卷向體腔內,形成的經脈部分稱之為“經正”;另一方向是按照胚胎附肢場以遠-近軸延伸後內卷,形成的經脈部分稱之為“經別”。兩條分化矢量分化位置的經脈部分。稱之為“經紀”。也就是將人體經脈分為軀幹經脈和附肢經脈的機理。

而《素問·皮部論》以“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自然皮部的觀察研究以人體胚胎髮育發生機制而論後天生理皮部結構,由此得出以下結論。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上下同法。

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上下同法。

這是在以胚胎遠近軸經脈發育為標準區分人體皮部遠-近軸性,具體即是人體軀幹皮膚和附肢皮膚劃分法則、

二、胚胎背---腹軸性與“陰陽所在”法則

人體胚胎按照背腹軸從背側向腹側內卷形成中空筒狀結構,附肢背側形成的經脈自皮表分化發育連接到內胚層原腸功能段,稱之為手足陽經;附肢腹側形成的經脈自皮表分化發育連接到體腔內器官,稱之為手足陰經。

在手足經脈背-腹軸性形成的過程中,外部的皮部隨經脈同步分化發育,與經脈自然出現共構機制,手足經脈的陰陽屬性也自然是皮部的陰陽屬性,故而皮部有:

陽明之陽,上下同法。

少陽之陽,上下同法。

太陽之陽,上下同法。

少陰之陰,上下同法。

心主之陰,上下同法。

太陰之陰,上下同法。

由此可知,人體皮部的陰陽屬性劃分是根據胚胎背--腹軸性為標準,具體就是區分背皮膚和腹皮膚的劃分法則。

三、胚胎前--後軸性與“左右上下”法則

因為人體胚胎髮育從胚體前後兩端內旋發育,形成前後軸性時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前後內旋,前旋逆時針方向內旋,後端順時針方向內旋,附肢經脈隨軀幹前後軸性的發育,出現前後不同方向的內旋運動,導致左右不平衡狀態,也就是手足耳目左右功能有所差別現象發生的機制;第二種情況是前後內旋因前段頭部發育與後端腿部發育同步,導致手足經脈時間軸性的發育差現象,這就是兩棲類青蛙先發育後肢,後發育前肢的現象,人體手足前後左右不平衡性也是這一發育原理導致的。

由於胚胎前後發育出現上述兩種情況,產生的經脈皮部也同樣具備這種差異性,中醫根據這一機理得出了“左右上下”結論。因此,人體皮部的“左右上下”劃分是根據胚體發育前—後軸性為標準,具體就是區分前部皮膚和後部皮膚的劃分原則。

根據上述皮部胚胎遠近軸性,胚胎背腹軸性,胚胎前後軸性分析,我們再看經文“餘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經文含義。其理昭然,完全是按照是在講述人體皮膚在胚胎期發育發生機理。

二、皮膚髮育與“病之始終”

當我們知道古中醫十二皮部的劃分歸類法則機理後,我們自然產生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古人如此劃分人體皮部?這一劃分法得出的結論如何用作診療體系。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3-2皮膚遠近軸發生示意圖

1. 變溫恆溫與體溫調節

較低等的脊椎動物如爬行類、兩棲類和魚類,以及無脊椎動物,其體溫隨環境溫度而改變,不能保持相對恆定,這些動物叫做變溫動物或冷血動物。變溫動物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到了寒季,其體溫降低,各種生理活動也都降至極低的水平。進化至較高等的脊椎動物如鳥綱和哺乳綱動物,逐漸發展了體溫調節功能,能夠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保持體溫的相對恆定,這些動物叫做恆溫動物或溫血動物。還有一些哺乳動物如刺蝟等,則介乎上兩類動物之間。在暖季,體溫能保持相對恆定;到了寒季則體溫降低,蟄伏而冬眠。

體溫調節的方式有兩類:①行為性體溫調節,動物通過其行為使體溫不致過高或過低的調節過程。如低等動物蜥蜴從陰涼處至陽光下來回爬動以儘量減小體溫變動的幅度。人在嚴寒中原地踏步、跑動以取暖,均屬此種調節。人類能根據環境溫度不同而增減衣著,創設人工氣候環境以祛暑禦寒,則可視為更復雜的行為調節。②自主性體溫調節,動物通過調節其產熱和散熱的生理活動,如寒顫、發汗、血管舒縮等,以保持體溫相對恆定的調節過程。

2. 產熱散熱與體溫調節

機體代謝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只有20~25%用於作功,其餘都以熱能形式發散體外。產熱最多的器官是內臟(尤其是肝臟)和骨骼肌。靜息時肝、腎、胃腸等。內臟器官的產熱量約佔機體總產熱量的52%;骨骼肌產熱量約佔25%。運動時,肌肉產熱量劇增,可達總熱量的90%以上。冷環境刺激可引起骨骼肌的寒顫反應,使產熱量增加4~5倍。產熱過程主要受交感-腎上腺系統及甲狀腺激素等因子的控制。因熱能來自物質代謝的化學反應,所以產熱過程又叫化學性體溫調節。

散熱過程體表皮膚可通過輻射、傳導和對流以及蒸發等物理方式散熱,所以散熱過程又叫物理性體溫調節。輻射是將熱能以熱射線(紅外線)的形式傳遞給外界較冷的物體;傳導是將熱能直接傳遞給與身體接觸的較冷物體;對流是將熱能傳遞給同體表接觸的較冷空氣層使其受熱膨脹而上升,與周圍的較冷空氣相對流動而散熱。空氣流速越快則散熱越多。這3種形式發散的熱量約佔總散熱量的75%,其中以輻射散熱最多,佔總散熱量的60%。散熱的速度主要取決於皮膚與環境之間的溫度差。皮膚溫度越高或環境溫度越低,則散熱越快。當環境溫度與皮膚溫度接近或相等時,上述3種散熱方式便無效。如環境溫度高於皮膚溫度,則機體反而要從環境中吸熱。變溫動物即常從環境中獲得熱能。

3. 皮膚神經與體溫調節

皮膚溫度決定於皮膚的血流量和血液溫度。皮膚血流量主要受交感-腎上腺系統的調節。交感神經興奮使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因而降低。反之,則皮膚血管舒張,皮膚溫度即行升高。所以說皮膚血管的舒張、收縮是重要的體溫調節形式。

蒸發是很有效的散熱方式。每克水蒸發時可吸收0.58千卡的汽化熱。常溫下體內水分經機體表層透出而蒸發掉的水分叫做無感蒸發。其量每天約為1000毫升。其中通過皮膚的約600~800毫升;通過肺和呼吸道的約200~400毫升。一般在環境氣溫升到25~30℃時,汗腺即開始分泌汗液,叫做出汗或顯汗-可感蒸發。環境氣溫等於或高於體溫時,汗和水分的蒸發即成為唯一的散熱方式。出汗是人類和有汗腺動物在熱環境中主要的散熱反應。無汗腺的動物如狗等,主要以熱喘及流涎等方式來增加蒸發散熱。汗腺分小汗腺和大汗腺兩種:小汗腺分佈於人體全身皮膚,以手掌、足蹠和前額最密。猴、貓、鼠等的汗腺主要分佈於足蹠部,它受交感神經的膽鹼能纖維支配。大汗腺開口於毛囊的根部,分佈於動物全身皮膚,而人類則較不發達,侷限於腋窩、外陰部等處,它受腎上腺素能纖維支配。出汗反射也分兩類:由溫熱刺激引起的為溫熱性發汗。此種發汗見於全身,而以軀幹部最多,額面部次之。其主要中樞在下丘腦前部。由精神緊張或疼痛引起的為精神性發汗,主要見於手掌、足蹠等處,不屬於散熱效應。一般認為其中樞在大腦皮層的運動前區。

4. 內外共構與體溫調節

人體胚胎髮育過程中,外部組織器官發育和內臟組織器官發育是同步發生,內外結構之間形成經脈將內外組織結構藕連成一個整體,無論變溫動物和和恆溫動物都是這樣的發育發生機制。

這一共構機制本質是兩胚層和三胚層胚胎髮育模式共構原理,胚胎背側部形成的外部經脈連接到內胚層原腸胚各功能段,形成經脈與腑的連接是重演兩胚層動物胚胎髮育模式,因為體表與原腸結構與外界都暴露於外界,因此稱之為陽性,屬於變溫動物的結構模式。

腹側部形成的外部經脈連接到體腔內組織器官,形成經脈與髒的連接是重演三胚層動物胚胎髮育模式,因為體表雖然暴露於外界,但是內連的五臟與外界隔絕,因此成之外陰性。屬於恆溫動物結構模式。

由此,我們知道古中醫以胚胎髮育的遠-近軸性劃分皮部的真正用意,是在區分人體體溫內外差異性,以“經紀”為準,遠軸端的皮部從“經別”來判斷人體變溫部位(四肢),以近軸端動物皮部從“經別”來判斷人體恆溫部位(軀幹)。(見圖2-3-2)

由此我們就明白古人如何使用這一機理來做診療體系的法則。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毛也,晰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月囷)破,毛直而敗。

(二)反饋控制與背--腹軸性發生機理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3-3 皮膚控制反饋發生示意圖

動物從變溫動物到恆溫動物的演變,最為關鍵的誘因是呼吸器官的內遷移動,皮膚的呼吸功能退化逐漸被呼吸器官替代,呼吸器官逐漸從體表內遷到體內,神經功能也隨之演變出交感神經分佈部體腔內器官,副交感神經分佈於原腸胚發育組織器官,這樣消化腔內組織管和體腔內組織器官就出現不同功能神經的調節,而體表上皮部位的神經與消化腔副交感神經同源;真皮和皮下組織部位的神經與交感神經同源。

隨著胚胎內捲髮育,外胚層神經細胞向內胚層遷移耦合支,形成原腸副交感神經,向中胚層遷移的分化支耦合於體腔內器官,形成交感神經。也就是胚胎背腹軸性在內捲髮育運動中,形成了兩種功能不同的神經調控機制。

環境溫度或機體活動的改變將引起體表溫度或深部血溫的變動,從而刺激內外兩種神經調節機制發揮調節功能,背側皮膚神經感受器受到刺激就會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腹側皮膚神經感受器受到刺激就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因為兩種神經功能不同,必須具備反饋機制才能保持體溫的平衡,這樣就出現了胚胎背—腹軸神經反饋機制,沒有出現中樞調節中心的變溫動物都是靠這種神經反饋機制來調節體溫變化。也就是臟腑神經反饋調整機制。(見圖2-3-3)

人體雖然已經具備體溫調節中心,但是重演變溫動物的胚胎髮育機制,也必然存在臟腑神經反饋調整機制;中醫根據經脈發育發生的背腹軸性來做皮部的劃分,也就是在講述臟腑神經反饋調整機制。

人體進入高溫或低溫環境時,各項生理活動均有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實質上反映了機體在調整它的各種機能以適應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動。在低溫或高溫地區居住較久的人,可對環境溫度產生順應。此時對環境溫度的耐受性增強,功能調節的效率提高。例如對熱順應的人在溫熱環境中蒸發散熱的效率較高,而且血漿量增多,隨尿和汗液排洩掉的鹽減少。對冷順應的人,開始寒顫的溫度(閾值)較低,基礎代謝率增高,這些現象都是臟腑神經反饋調整機制導致的。

中醫將皮部分為背腹皮部分為陰陽十二皮部,更加細化了臟腑神經反饋調整機制,其中原理機制超乎我們現代的認識。

(三)中樞調控與胚胎前--後軸性發生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3-4 皮膚溫度中樞調控發生示意圖

胚胎內捲成中空筒狀模式後,就從胚胎就言前後軸兩端內旋發育,就是外胚層神經細胞向體腔內組織衍生耦合。而前軸是中樞神經核心腦的部位,偏於神經結構的發生發育。後端就是洩殖腔部位,偏於消化泌尿結構的發生發育,依此形式胚胎髮育的前後軸性。

因為前段內旋從中樞神經核心部位開始形成,恆溫動物腦神經在胚胎髮育前期就開始分化為兩個分支,一支向原腸部位發育分化形成副交感神經,一支向體腔內組織器官分化發育形成交感神經,這種神經分化發育模式就是神經體溫調節中心的發育發生學機制。

從這一機制我們再反觀動物發育發生史,內臟器官的發育從內臟細胞-內臟團-內臟器官-內臟系統過程中,只有到了內臟系統程度才出現恆溫想象,魚類,兩棲類如此高等動物還是變溫動物,就是因為內臟系統還沒有完全成型,神經調控機制還不夠完善。由此可知,胚胎前--後軸性的完善程度決定了動物體溫調控程度。(見圖2-3-4)

外胚層細胞前後內旋分化發育耦合,後端延伸到間介中胚層耦合發育出泌尿系統結構,調控機體的津液巡行,前段延伸到髒壁中胚層耦合發育出循環系統,並形成心肺循環結構,調控血液巡行,當這種對機體津液血液雙控能力到達一定高度時,才完成了從變溫到恆溫的機制過度,也就是體溫調節中心的出現。

恆溫動物體溫調節中心的出現主要集中於體腔內體液的調整,也就是對閉管式循環的高度調控能力,對於外周體液的調整力度不是很足,外部組織器官受到環境影響很大,體溫調節力度很難使之保持恆溫狀態,換言之,恆溫動物軀幹內溫度基本恆定,而軀幹外,附肢部分不是恆定的。

(四)體液循環模式與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十二皮部與十二經脈有關係嗎?

圖2-3-5 皮膚溫度軸性發生示意圖

動物體溫調節逐漸由變溫狀態演變成恆溫狀態,這是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其中伴隨著從開管式體液循環模式向閉管式循環模式的轉變,恆溫狀態實際是完善的閉管式循環結構的出現,閉管式循環的中心位置發育到體腔內,受到外界影響越來越小,神經體溫調節中心才能有效控制體溫使之達到穩定態,魚類呼吸腮結構暴露於體表,就無法完成體溫恆定性。

人體胚胎髮育重演動物演化發育模式,前期的胚體內卷分化發育形成中空筒狀模式的過程即是形成開管式循環的階段;後期胚胎前後內旋發育,外胚層神經細胞內遷到體腔內組織器官就是形成閉管式循環階段,因此人體體液循環是開管式循環和閉管式循環的一種共構模式。

開管式循環發育模式形成的組織器官就是胚胎背側皮表和原腸發育出的消化道泌尿道上皮組織;閉管式循環模式形成的器官就是體腔內組織器官的脈管結構;兩種循環結構成為一種嚴密的共構體,單純從後天生理解剖學層面無法瞭解這一結構機制,而從先天胚胎分化發育機制分析就能分辨出來。

因為胚體發育中形成了遠近軸性,背腹軸性,前後軸性,三軸交合中心就發育於體腔內,這樣就導致體腔內體溫恆定,外周體溫不穩定。這一點同現代醫學認識是相同的。

臨床上一般採取從腋窩(人工體腔)、口腔和直腸內測量體溫的方法。正常人體的直腸溫度平均約為37.3℃,接近於深部的血液溫度;口腔溫比直腸溫低0.2~0.3℃,平均約為37.0℃;腋窩溫比口腔溫又低0.3~0.5℃,平均約為36.7℃。正常生理情況下,體溫可隨晝夜、年齡、性別、活動情況不同而有一定的波動。一晝夜中,清晨2~4時體溫最低,午後4~6時最高,變動幅度不超過1℃。這種近日節律並不因生活習慣的變動而改變,它很可能與地球的自轉週期有關。新生兒的體溫略高於成年人,老年人則稍低於成年人。嬰兒的體溫調節機能尚未完善,可受環境溫度、活動情況或疾病的影響而有較大的波動。女人在月經來潮時體溫可上升約0.2℃,至排卵日(經後第14天)又再上升0.2℃左右。這可能是雌激素的作用。排卵後體溫逐漸下降至經前水平,這是孕激素的影響,臨床上常據此來了解婦女是否排卵。劇烈的肌肉運動、精神緊張或情緒刺激也可使體溫升高1~2℃。在酷熱或嚴寒環境中暴露數小時,體溫可上升或下降1~2℃。

周圍環境的溫度變化,可改變體表溫度而刺激皮膚的冷、熱感受器,引起傳入衝動的發放。皮膚溫度感受器呈點狀分佈,其中冷點較多,約為熱點的4~10倍。冷感受器的放電頻率遠遠高於熱感受器。通常認為皮膚對寒冷刺激比較敏感。腹腔內也有熱感受器,其傳入纖維在內臟大神經中。

中醫根據人體胚胎陰陽三軸性機制分析,將人體皮膚做出了系統劃分,就是“十二皮部論”的真正機理。(見圖2-3-5 )

(五)皮部的動靜診療原則

中醫這種依據人體胚胎髮育發生機制建立的皮部診療系統,可以直接透視人體胚胎髮育期的皮部生成機制,將人體皮部的先後胚胎髮育機制和後天生理機制有機聯繫起來,這種有關人體皮膚組織的系統機制原理,具有的有機整體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1. 皮部診療體系核心

中醫理論機制核心是立足先天胚胎髮育發生機制,結合後天生理機制建立了一體化醫學診療體系,也就是通暢所說的先天為體,後天為用的診療理論框架。

所謂的先天為體不單包括人體胚胎髮育發生機制,而且涵蓋所有動物界所有胚胎髮育發生機制,古人將這種廣義普適性的機理稱之為“道”。

以皮膚理論為例,古人不單對人體皮膚結構有了很深的觀察認識,而且對於動物界的皮膚結構也觀察非常細緻深入。

《素問·五常政大論》:敷和之紀,其蟲毛。備化之紀,其蟲倮。靜順之紀,其蟲鱗。委和之紀,其蟲毛介。伏明之紀,其蟲羽鱗。卑監之紀,其蟲倮毛。從革之紀,其蟲介羽。涸流之紀,其蟲鱗倮。

經文中的“毛、倮、介、鱗、羽”就是皮膚衍生物的形態觀察歸納。

而且對於高等脊椎動物也做出了細緻的觀察歸類。

《素問·五常政大論》:敷和之紀,其畜犬。備化之紀,其畜牛。靜順之紀,其畜彘。委和之紀,其畜犬雞。伏明之紀,其畜馬彘。

古人通過對動物界大範圍的觀察,最後得出了廣義普適性的人體皮膚髮生機制結論,由此建立了獨立的醫學診療體系,這就是所謂的“藏象”理論。

《素問·六節藏象論》:

帝曰:髒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素問·五藏生成》:

心之和、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

這種廣義普適性的“藏象”理論自古至今使用,但是背後卻是千古莫辯的機制謎團,“藏象”機制是發育發生學機制,即“胚胎為體,生理為用”兩者結合才能解讀古中醫的皮膚“藏象”機理。

《素問·皮部論》中講這一特殊機制下的皮膚理論:

黃帝問曰:餘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

經文意思是講人體皮膚的機制分析,不是單純的皮膚結構功能分析,而是結合“經脈、筋腱、骨骼”的發育發生機制做整體分析。明白皮膚在胚胎髮育發生過程中的“左右上下,陰陽所在”,就能做到“別其分部”而知“病之始終”。這就是中醫特有的皮膚診療理論體系的機制核心。

2. “皮者脈之部”診療順序

人體胚胎結構上皮膚呼吸神經同源異構,故而中醫有肺主皮毛論,隨著皮膚呼吸功能的退化演變成“倮毛”結構,處於機體最外層結構,這種結構發育發生是同經脈,筋腱,骨骼,神經共構完成,胚胎遠近軸性產生皮膚與其他組織的內外不同層次的結構體,就是“皮部以經脈為紀者”的空間構象原理。

而且胚胎髮育三個軸性導致皮膚與其他發育組織之間呈現不同的空間構象,就是“十二皮部”的空間構象原理。

根據這一原理機制在診斷順序上,首先診斷十二皮部的定位,然後按照皮部-經脈-肌肉-骨骼-神經內外深淺進行診療。《素問·皮部論》中詳細講解這一診療順序: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毛也,晰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月囷)破,毛直而敗。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中醫入門課,從此踏上中醫之旅!

(點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