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老人跪地鋤地,伺候93歲患病丈夫,20年前準備兩口“喜貨”


攝影師在鄉村採風,走在鄉間小道上,遠遠望見一個老人跪在乾硬的地裡揮動著鋤頭鋤地,攝影師便走近老人,一探究竟。

老奶奶姓王,今年83歲,家住山西晉南中條山腳下一小鄉村,育有一兒兩女,兒子一家人常年在外打工,兩個女兒嫁在附近村子,奶奶的丈夫86歲,姓呂,是一名退伍老兵,今年因腦梗住院治療3次,住院期間由兩個女兒輪換伺候,呂大爺出院回家後,由老伴照顧。

奶奶家裡有7個人的口糧田,大片地已經承包給別人,她腳下這塊土地由於面積太小,目測有半畝地的樣子,無法機械耕種,無人承包,她不願讓地撂荒,趁上凍前把地松一遍,為開春耕種做準備。老人鋤地過程中撿了些蒲公英,說是用水泡著喝下火,如果上火了喝了它就可以治病,能省點買藥錢。


從地裡撿柴火回家的村民看到老人爬在地裡幹活,勸老人把地租給別人,上了年紀別太勞累了,奶奶性格開朗說話聲音洪亮,“咱還能動彈,沒人種,我種,總不能讓地撂荒吧,能幹得動咱就幹,不能幹了再說吧”。

畢竟是80多歲高齡的老人了,加上奶奶的腿腳關節有毛病,鋤了一會地就氣喘吁吁,為了儘快把地鋤完,奶奶腰腿疼的不行就雙膝跪在地上奮力揮動著鋤頭,邊鋤邊雙膝往前挪。奶奶一會跪地一會彎腰鋤地,雙腿沾滿泥土。

奶奶是個性格開朗善於言談,她笑著說了一番令人佩服的話語:“我吃苦受累一輩子,粗茶淡飯,從來沒有什麼事讓我躁過,愁一天也是一天,樂呵一天也是一天,天天樂樂呵呵,多好,心情好、身體好比啥都好”。

攝影師跟隨奶奶來到她的家裡,呂大爺蓋著厚厚的被子躺在炕上不能下炕,自從今年夏季第三次出院後,生活就不能自理,每次都是在老伴的攙扶下走出房門在院裡活動活動,換換空氣。呂大爺是位參戰老兵,性格剛強,不善言談,女兒怕老父親在住院期間寂寞,給他買了一部小音樂機,奶奶不在家時,他打開音樂機緩解寂寞心情。圖為奶奶把他的音樂機聲音關小點。

奶奶每天除了幹些地裡的農活外,就是守在大爺的身邊。今天,奶奶幹了一下午農活,剛勁房門大爺要喝水,奶奶不顧疲勞急忙給大爺倒碗熱水端給大爺。圖為奶奶給大爺端水喝。


奶奶說,這兩幅棺材已經做了20多年了,這是她兩給自己準備的,百年以後就不用給子女添麻煩。現在兒女們生活都不容易,兒子有一兒一女,孫子都25、6了還沒有對象,現在孩子結婚都要在城裡買房子、買車、彩禮得花好多錢,咱老啦給兒子幫不上忙,也不能給兒子添負擔。

大爺是位老退伍軍人每月有幾百元的生活補助,奶奶拿點錢讓女兒給家裡安了臺空調機,她說,老頭子是有功之人,他老了身體不能下地,天天守在屋裡怕他熱,裝臺空調機也該讓他享幾天清福了。這就是我身邊普通百姓的故事,要想了解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關注“泥腿子攝影師”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