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日佈局人工智能,製造業受普遍關注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影響未來社會最重要的技術領域,世界各國紛紛出臺指導戰略,助力人工智能的創新與發展。特別是在有效降低勞動成本、優化產品和服務、創造新市場和就業等方面,人工智能將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主要國家相繼出臺產業政策

人工智能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日益凸顯,各國政府也先後出臺了相關政策,並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根據信通院的統計,自2013年以來,全球已有美國、中國、歐盟、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佈了人工智能相關戰略和規劃。

例如,美國2017年發佈《國家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戰略計劃》,將長期投資人工智能研究、制定人工智能技術測量和評估標準,擴大公私合作以加速人工智能發展;德國《聯邦政府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在2025年前投資30億歐元推動德國人工智能發展;日本提出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三個領域,製造業、健康醫療與護理、交通運輸三個重點應用方向,分三個階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目標實現;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對2030年中國新人工智能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任務、保障措施進行了系統的規劃和部署;此外,阿聯酋是首個成立人工智能政府部門的國家,也表明了其長期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決心。

研究領域各有側重

雖然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將人工智能作為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資源,但研究重點、應用領域、發展目標各有側重。例如美國基於其強大的技術積累與人才優勢,主要佈局通用型、核心性AI理論和技術;歐盟、英國則側重智能能源技術領域研究;日本則在腦信息通信技術方面較為領先。

表:各國在人工智能各領域的重點研發佈局情況

中、美、歐、日佈局人工智能,製造業受普遍關注

製造業升級改造受到普遍重視

人工智能技術可能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科技之後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的革命性技術。從下游行業應用來看,製造業、醫療、交通、農業、國防是當前各主要經濟體比較重視的應用方向,其中,製造業是重中之重,例如美國的“先進製造”、德國的“工業4.0”、法國的“新工業法國”等,都是著眼於製造業領域的升級改造。

“人工智能+製造”的結合,將使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製造業,推動生產流通環節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智能化。目前,全球龐大的製造業企業已經開始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動智能管理、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等全方位智能化,因而製造業有望成為人工智能應用增速較快的領域。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6萬億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企業組織已經逐漸認識到人工智能在經濟和戰略上的重要性,並從國家戰略和商業活動領域涉足人工智能。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將在未來幾年經歷現象級的增長,根據德勤研究院預計,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將超過6萬億美元。

圖: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

中、美、歐、日佈局人工智能,製造業受普遍關注

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正在不斷推進技術與產業變革。伴隨各大互聯網巨頭與人工智能創新獨角獸在人工智能生態鏈的積極佈局,人工智能向平臺化和產品化演進,同時人工智能平臺的建設也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向相關產業的交叉延伸。隨著市場應用場景的再深化,傳統產業對於人工智能應用結合的需求將持續升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