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南亞小國錫金有機會復國嗎?

偽裝-嘴角輕蔑的傷


這個問題,簡單來說沒有,具體來說是一定沒有。無他,命也。



之所以這麼說,除了今天的錫金王室早已在美國自生自滅到幾乎凋零,更因為作為小國的錫金想要復國幾乎得不到任何國家的支持,而這種絕望的國際環境,根源在於雖然各國實力對比發生巨大變化,但當前國際格局與44年並無本質區別,這決定了錫金望穿秋水,也不可能等到錫金復國的那一天。

錫金,古稱“孟哲雄”。作為曾經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小國,錫金雖小,但歷史悠久,且與我國有著密切聯繫。1791年,乾隆皇帝兩次反擊廓爾喀,將廓爾喀人從錫金驅逐,錫金由此成為清朝藩屬,直到1889年徹底脫離清朝成為英國殖民地。


二戰結束後,元氣大傷的英國不得不放棄英屬印度,退出南亞次大陸,錫金終於迎來了民族獨立。但美好的曙光很快被印度的陰影所籠罩,作為深受英國殖民統治300年的國家印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獨立後的印度更是以英屬印度繼承者自居,瘋狂地在南亞次大陸橫衝直撞,周邊小國無一例外都深受其害,面積較小的錫金自然首當其衝。

相比於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錫金面積只有約7000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如此迷你的體量,為印度的生吞活剝提供了條件。


1950年12月5日,印逼迫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錫金淪為印度保護國,其後印度變本加厲,錫金主權不斷喪失。

1968年,錫金爆發反印遊行,要求廢除《印錫合約》,遭到印度軍警的野蠻鎮壓,錫金民眾傷亡63200餘人,國際譁然。

印度獨立以來,蘇聯為對抗資本主義陣營以及圍堵新生的東方大國,極力拉攏印度,是印度在侵略擴張中有恃無恐。1971年,為扭轉美蘇爭霸中的不利地位,美國拋棄傳統盟友巴基斯坦轉而和印度交好,印度由此成為美蘇兩國爭相拉攏的香餑餑,這更為印度的為虎作倀提供了條件。


於是從1974年4月起,印度加緊對錫金的吞併程序,炮製所謂的《1974年憲章》,公然要求錫金併入印度。面對巨大的民族危機,錫金在國際社會奔走求援但無濟於事,此時的東方大國雖曾吊打印度,但此時深陷國內運動漩渦,對錫金的求援無能為力。

1974年6月20日11時,錫金“民族黨”在黨部大樓頂層懸掛五星紅旗,宣稱併入東方大國,惱羞成怒的印度終於撕下最後一層遮羞布,全面開進錫金,錫金名存實亡。

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宮廷衛隊,軟禁錫金國王,印度傀儡政府逼迫錫金舉行併入印度的全民公投。


早在英國殖民者到來前,尼泊爾人就曾大量移民錫金,印度獨立後逼迫錫金開放邊境,大量尼泊爾人和印度人更是瘋狂湧入錫金,並很快佔到了總人口的大多數。於是在公投中,錫金的民願完全被淹沒,錫金公投結果表明錫金“自願加入印度”,從此錫金淪為印度的一個邦。

錫金滅亡後,王室流亡美國繼續奔走呼號但無濟於事,錫金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逐漸遠去,印度公然吞併一國的野蠻行徑也開始被淡忘,隨著錫金老一代人的故去,這個小國的復國希望越來越遙不可及。

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錫金想要復國,如果沒有外來勢力的支持,單純依靠自身力量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支持錫金的外來勢力似乎並不存在。


對於錫金而言,印度的分崩離析無疑是錫金復國的天然條件,但當下矛盾叢生的印度似乎並沒有分裂的跡象,因為幾十年來對外擴張的順風順水,印度所謂的凝聚力反而不斷增強。

當年的印度之所以吞併錫金,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錫金地處印度西里古裡走廊咽喉,理論上一旦錫金被外國所控,印度的西里古裡走廊便時刻處於被切斷的風險之中,於是印度“先下手為強”。在當前的環境下,只要印度還有一口氣,對錫金的控制便不會放鬆。

而除了印度的所謂強大,美俄兩國的爭相拉攏,依然是印度最為有利的外部條件,雖然蘇聯煙消雲散,但俄羅斯依然是印度的好朋友,這意味著錫金不可能借助美俄等外部勢力復國。


所以錫金唯一的希望是東方大國的鼎力支持,但東方大國雖然實力極度膨脹,但依然力不從心。因為東海和南海方向的外部勢力始終焦頭爛額,尤其是臺島問題懸而未決,牽制了大量精力,所以在西南方向,東方大國始終相對保守。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東方大國不會成為錫金復國的有力後援。

而且更為尷尬的是,自印度吞併錫金後,對錫金進行了大量投資,錫金地區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原錫金民眾也“與有榮焉”,再加上錫金人口幾乎已經被印度換血,這讓錫金復國的聲音越來越微弱。

從猶太人復國的歷史來看,錫金復國在技術上不是問題,但當前的國際環境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那麼,錫金有麼有什麼機會復國呢?據目前的局勢分析來看,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首先我們來看看錫金的地理環境,錫金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東臨不丹,西接尼泊爾,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南邊與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相鄰。錫金的地勢北高南低,以山地地形為主,在對外交流方面,錫金和不丹、尼泊爾一樣,都很難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往北聯繫,所以和南部的印度交流密切,或者說十分依賴印度。錫金首府甘托克

同時,我們發現南亞地區在地形方面十分封閉,東部的那家丘陵、橫斷山脈,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西部的興都庫什山脈、蘇萊曼山脈等地形阻隔了南亞與亞洲其他地區,使得南亞地區相對獨立,除非從海洋方向,否則很難從陸地滲入影響南亞地區。這樣一來,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絕對老大,在南亞地區可謂是“說一不二”,當然巴基斯坦除外,對於被印度領土“圍住”的尼泊爾、錫金和不丹,石油絕對的影響力的。目前尼泊爾和不丹雖然是獨立國家,但是還是很大程度會受到印度的影響。

而錫金就不同了,在這三個國家中,錫金的面積是最小的,總面積僅為7096平方千米,也就是僅僅比我國上海市的面積大一些,人口數量也不多,大約僅約為61萬人,可謂是“小國寡民”。也就是說錫金是那個最軟的“柿子”,不過錫金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錫金位於印度西部和東部地區連接的唯一通道“西里古裡走廊”北部,西里古裡走廊長約22千米,東部寬約33千米,而西部寬約21千米。從印度的戰略角度考慮,勢必會吞併錫金,並加以十分的重視,所以錫金想要復國幾乎是不可能的。甘托克


地理沙龍


簡單說一下答案:希望不大了。

首先說,錫金的消亡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形勢處於激烈對抗狀態下(當時是美蘇爭霸),印度利用兩大強國無暇顧及的情況下,通過武力達成的,雖然當時的國際社會也是存在大量國家反對,但是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也是利益至上的),沒有哪個國家肯為了一個小國的生死存亡跟印度這樣一個具有較大利用價值和較強地緣優勢的大國(地區大國)與印度發生直接對抗(唯一具有強烈意願的大國也因為自身的各種問題無力做出太多),導致印度侵吞成功的。


幾十年過去了,即便是當時錫金王國國王的後人一直還在現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生存著,估計他們自己對於重新復國也不抱什麼希望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聽說過錫金王國國王的後人有什麼動靜),特別是到了現今階段,印度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一直在逐漸上升,就更加沒有誰肯為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國的生死存亡大動干戈了——錫金王國國王的後代自己沒有復國的動力。

其次,當今世界,美國一心想要再一次的重演前蘇聯解體的過程,以便徹底解決俄羅斯的大國威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需要盡力拉攏印度,防止後者投入自己的對立面,所以不可能輕易得罪印度。同時,因為美國還要費勁心機的想要遏制另一個大國的崛起,也必須要印度極力配合,所以不可能與印度搞成對立面,所以,美國是不可能幫助錫金王國復國的。

同時,俄羅斯也是這種心態,因為與美國的對抗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了,而俄羅斯自身的實力又遠遠不是美國的對手,所以俄羅斯人也想要儘量拉攏印度,防止印度投入美國的懷抱(所謂的印度“左右逢源”就是這個原因)。至於美國的另一個敵人或者對手,短時間內還是要以發經濟為主的,所以,沒有哪個國家會幫他出頭。也就是說,國際社會沒有主持“大義”幫錫金人復國的意願。

第三,印度人也是非常擔心有人拿這個說事,因此,自從吞併錫金王國後,就把相關政策做到了位,現在,雖然說印度人整體上生活水平不高,但是,錫金的人民生活還是很幸福快樂的,起碼要比王國時期和印度其他地方的人幸福的多,這種情況下,錫金人民又為何要爭取復國呢?所以說,錫金人民也是沒有復國的意願的。



事情到了這裡一般就該畫句號了,但是,萬事都有可能性。如果國際地位出現重大、激烈的動盪變化,導致印度自己國家解體,那麼,錫金的復國還是存在可能性的,只不過,在當今階段,似乎看不到希望。




我是@一介常人,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歡迎大家發表各自的不同意見。


一介常人


錫金被稱作“最後的世外桃源”,其北部是一望無際的西藏高原,西面是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我國史書上稱之為“哲孟雄”,境內盛行藏傳佛教。17世紀錫金王國建立後的300多年裡,這個山地小國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1887年以克勞德·懷特為首的英國殖民者打破王國的寧靜,英國人希望錫金成為它通向西藏和中國內陸的貿易通道。

獨立後的印度一直覬覦錫金,1950年錫金淪為其“保護國”。六十年代初印度趁亂向該地派駐軍隊。1973年印度軍隊進入錫金,1975年完成吞併。

錫金末代國王納姆伽爾1965年被封為王,他沒有向印度人屈服,但無力扭轉大局。王后為美國人,兩人於1980年離婚,兩個孩子隨母親在紐約。


ruixuezhaofeng


我認為錫金復國的可能性不大。首先錫金是一個彈丸小國,自身力量及其薄弱,難與印度這一東亞大國進行抗衡;其次就算印度國內出現內亂,使錫金有了乘機獨立的機會,但僅憑錫金之力何以與強大的印度對抗,也許大家會說,可以藉助外部力量對抗印度,但試問那一個國家會無知到為了一個小國與一個大國撕破臉,甚至爆發衝突。再者說,一二戰過後世界各國人民都感受到了戰爭的可怕,都渴望和平,那一個國家都不願輕言戰爭,讓自己的國民自此過上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生活。

綜上述我覺得錫金復國的希望渺茫,除非出現奇蹟。


嚐盡中華五千年


我記得我回答過這樣的問題,在歷史的長河中,誰能預測以後發生的事情呢?


灣灣的太陽1


可能性不大,都是佛教國度,又是那麼小的國家,國內政治力量有限,又處於兩個大國之間,從地緣政治出發,一般不會因小失大的。


用戶9296112696161


除非中國強大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