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以績效考核為抓手 實現健康扶貧全覆蓋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5日訊(通訊員 龔義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將貧困群眾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障、醫療衛生服務以及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情況,納入全縣精準扶貧考核指標體系,以群眾的受惠程度作為衡量健康扶貧工作的重要指標,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定期跟蹤監測、加強考核評估,確保健康扶貧工作取得實效。2019年度全縣貧困人口16428戶64815人100%參保,共補償22064人次12785.18萬元,醫保支付11536.09萬元,綜合支付比例為90%。

落實“應保盡保”。動態調整後,該縣有貧困人口16428戶64815人,所有貧困人口均參加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大病保險及參保率均達到100%,同時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財政給予50%以上的補貼,特困人口實行全額補貼,落實貧困人口參保財政補貼資金共計726.768萬元,使貧困人員住院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

完善“一站式”結算服務。遵照“醫院墊付、集中支付、內部結算”的總體原則和“便捷、高效”的服務理念,該縣在2016年就率先推行了貧困人口住院的“一站式”結算服務,在縣醫保局設置了瀘溪縣健康扶貧 “一站式”結算服務中心,在州、縣內34家定點醫療機構設置了專門的“一站式”結算服務窗口,確保了貧困患者住院享受到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扶貧特惠保、醫療救助、醫院減免和政府兜底等多重醫療保障“一門受理、當場辦結、一次結清”。

落實“先診療、後付費”。該縣持續實施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和機制,貧困人口住院憑有效證件,即可免繳住院押金、起付金,出院時只需結付10%的個人自付部分。經過縣醫保局和衛健局不定期檢查,2017以來,全縣2家縣級醫院和18家鄉鎮衛生院都全面落實了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到位率達100%。

落實大病集中救治政策。今年大病救治由原來4類9種大病增加到29種大病,縣人民醫院、縣民族中醫院、浦市鎮中心衛生院、興隆場鎮中心衛生院為該縣縣域內大病集中救治定點醫院,各定點醫院全面落實大病集中救治醫院減免50%的政策,並納入“一站式”結算服務。

落實“標準村衛生室”建設。全縣147個行政村,須建村衛生室119所,無需建設28個。截止目前,119所建制村衛生建設已經完成,人員、設備和藥品配置全部到位,完成了消除“空白村”衛生室10所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