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科學調解 讓群眾心房灑滿陽光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在垣曲縣某棚戶區改造項目中,西片區30餘戶居民以新建樓房影響其房屋採光為由,多次阻撓施工,引發矛盾糾紛。

棚戶區改造,惠民生促發展

該小區屬於上世紀90年代由垣曲縣政府主持將該區房產土地收回,拍賣給了縣城居民。該小區原有九排坐北朝南的瓦房,以小區中間六米寬的南北向路為中心線,將小區分為東西兩片。後來,部分居民為了滿足居住需求對瓦房進行了改造,西區的改造力度較大,有的在原地基上建起了二至三層庭院式建築或單元式建築,並將部分房屋對外出售。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縣委政府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2018年,縣政府決定將該小區東片區實施棚戶區改造,並對東片區老房進行了拆遷補償。之後該工程按照相關程序,由山西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

採光問題,居民不滿阻施工

根據城建規劃,新開發小區設計為四幢十二層高的住宅樓。然而,就是這十二層的樓高,西片區居民認為建成後將影響其房屋採光,對建設項目表示不滿。自項目施工起,多次聚集工地討要說法,阻撓施工。2019年6月20日,20餘名居民再次聚集到工地進行阻工,矛盾進一步激化,轄區派出所及時出警處置,並將這一風險隱患上報縣委政法委。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高度重視,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迅速介入,住建、公安、信訪等部門協調配合,控制事態,妥善化解矛盾糾紛。

科學調解,專家演示解難題

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受理該案後,迅速深入實地瞭解情況,找準矛盾的癥結點,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第一階段,採取多種方式,組織雙方當事人座談和現場勘察掌握有關情況。公安、信訪相互配合,做好現場穩控,穩定當事人情緒,讓大部分居民能夠客觀、理性地看待棚戶區改建項目對自己住宅的影響,在調解期間不再上訪,不到建築工地阻攔工程施工;住建局積極聘請規劃設計院專家,向居民講解了有關建築物遮擋影響居民採光的法律、法規,以及採光分析報告出臺的依據、程序等方面知識,重點對新小區建成前後的採光影響情況進行了現場演示和對比,還就部分居民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現場詳解。同時將30餘戶居民根據影響程度劃分為影響戶、一般影響戶和重點影響戶等類型,其中的21戶通過專業演示、分析講解和調解人員的溝通,知曉自己採光不受影響。受影響的居民,通過組織雙方當事人代表座談溝通協商,共同探討採光影響範圍和受採光影響程度擬定出三種不同補償方案。通過前階段的調解,使9戶重點影響戶中的6戶達成了採光補償協議並履行。

第二階段,針對其餘3戶的個別矛盾,矛調中心為他們詳細講解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多次組織調解和單獨約談,對他們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以合法的方式反映合理訴求,解決問題。先後經過20餘次調解,歷時兩個多月,終於達成一致意見,簽訂了調解協議並履行到位,矛盾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服務為民,真情調解贏民心

在該起矛盾中,居民採光是否受到影響,受影響程度、影響時間和補償標準等,成為調解的關鍵點和難點。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堅持為民服務理念,傾聽民聲、瞭解民意,切實把群眾滿意作為調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找準問題切入點,與住建、公安、信訪等部門有效聯動,通過組織現場勘察、研究解決方案、聘請專家講解、召開座談協商等方式,耐心細緻地進行思想疏導、法律講解,最終,科學釋疑解惑,真情換來理解,達成了雙方滿意的結果。

通過這次調解,讓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群眾訴求的重視與回應,使群眾的心房灑滿了陽光。將人情冷暖融入到調解工作中,用法律規定來規範處置,用科學方法來明理釋法,用真情調解贏得民心。(賈曉康 安杜娟 劉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