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道歉稱沒有起到正向作用是失職,對此你如何評價?

銅雀臺前燕


在看苗阜道歉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原因如何,他為什麼要道歉。



原來是因為文化界發聲了,對苗阜和張雲雷兩人最近的風波表達出了一些看法。


張雲雷最近又站在了風口浪尖上,三番兩次不分利害關係的砸掛讓越來越多的觀眾無法忍受,甚至達到了不能原諒的地步。而作為一手捧角兒的郭德綱卻沒有發表過何回應,依舊是演出、演出、再演出,當然偶爾也會在微博上發幾句文言詞,讓觀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胡亂猜測。


實話實說,張雲雷能紅起來靠的是就是郭德綱的力捧,畢竟是小舅子嘛!如果單靠小辮兒自己的實力想紅起來,還真需要一段時間。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郭德綱呢,他把自己的這些徒弟們捧起來之後就放手不管,任由他們在這個社會各自中競爭、發展。當年岳雲鵬火了之後,郭德綱教導他不要太飄,自己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先掂量掂量,那個時候岳雲鵬走的穩一些,並沒有出過什麼負面新聞,而隨著德雲社發展越來越好,後起之秀張雲雷、張九齡則看起來有點飄了。


張雲雷先是“奉命”來西安舉辦專場,結果不出意外滿場滿座,導致本地青曲社生意慘淡。張雲雷大勝而歸,被郭德綱授予“平西王”的稱號,自此開始出人意料的“放肆”。先是砸掛地震國難,後又砸掛京劇名角兒張火丁,又幾次傳言進軍歌手界,屢次被文化部門以及新京報點名批評。對此,他總是知錯道歉,改不改隨緣。

再說張九齡,前段時間剛到西安舉辦專場,演出中提到:西安哪裡有同行?除了德雲社培養出的學員外,沒人敢在千人劇場演出《託妻獻子》等高難度的節目。這些話無論在誰看來都有些太猖狂。



中國人推崇儒家思想,同時以謙虛至上。魯迅先生也曾說過:人不可有傲氣。偉大的毛主席也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雖說德雲社與與青曲社的關係曾經緊張過,但當時雙方各有爭執,好不容易各自緩和了一段時間,看起來張九齡有意在這堆已經快熄滅下去的火堆上再扇起一陣風。


苗阜,青曲社當家人。駐紮西安可以說是西北相聲王,曾經向郭德綱有過示好,在得到不冷不熱的回應後開始向主流界靠攏,後來也獲得過不少的相聲專業獎項,不過水平高低全看觀眾評價,我個人認為他與郭德綱是有些差距的。苗阜本人曾經多次指出德雲社相聲低俗,可當我翻看他的相聲節目時,其內容也並不高雅,葷段子一籮筐。如此,主流相聲界接納苗阜的原因可想而知。

這次,文化界又對張雲雷和苗阜做出“善意的提醒”,苗阜表面虛心接受:沒有起到正面作用是失職。張雲雷目前狀態:我沒看到,我啥也不知道!



苗阜的反應我覺得很正常,最起碼自己說的這句話看起來沒毛病。藝人在講究藝之前,先要講究德,作為公眾人物要起到弘揚正能量的價值,最起碼不能給觀眾提供反面素材。這些年相聲界烏煙瘴氣與苗阜脫不開關係,他道過的歉也不少了,但到底改沒改觀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至於這次嘛,可能又是習慣性的“懺悔“罷了。對此,你怎麼看?


聞香識電影


曲苗阜的這一步棋,著實讓曲協尷尬不已啊,本想著藉機挫一挫德雲社的銳氣,一吐心中埋藏多年的不快,沒曾想到苗阜反向就是一個神助攻,而且這個助攻要比張雲雷砸掛張火丁更嚴重。

張雲雷錯誤再大,他針對的只是張火丁一個人,傷害的是個體,但是苗阜的性質就極其惡劣了,因為他在全國老百姓的痛苦上揭傷疤,尤其是對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和家屬,更是一種喪失人性的調侃,我認為這個事情已經不是缺少正向作用那麼簡單的事了,這是缺乏基本是非觀的糊塗表現。

另外,張雲雷砸掛張火丁,這是發生在2018年的事情,而苗阜的調侃也是發生在過去,既然都不是當下發生的,那麼為什麼對張雲雷寸步不讓,恨不得一棒子打死,卻對苗阜的段子視而不見呢?大家都是過往的錯誤,就應該一碗水端平,要處理大家都處理,要不處理大家都不要追究了,提提要求,下步為例,如果誰以後再出現類似問題,那麼直接秒殺都可以。

你苗阜可以將不好的段子稱之為犯混,那麼張雲雷是不是也可以稱為犯渾呢?大家都是一個圈裡混的,吃的都是相聲這碗飯,為啥就見不得人好呢?我們不要求曲協對張雲雷網開一面,只是希望在清理的時候把所有不符合要求的都捎上,不要搞雙重標準。




元芳有看法


苗阜的這步棋的確挺高明的,說是一石三鳥並不為過。

因為調侃京劇名家,張雲雷被各大媒體口誅筆伐,被各大協會組織輪番譴責批判,可德雲社和張雲雷一直沉默沒有回應。



在這個過程中,苗阜曾經一些不當調侃的相聲片段被網友翻出並不斷轉發,

從曝光的相聲段子內容來看,其尺度不亞於張雲雷,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於對張雲雷的行為中國曲協相聲藝術委員會發文表達了強烈譴責,



然而讓人有些尷尬的是,被網友質疑的苗阜不僅是青曲社的班主,還是中國曲協相聲藝術委員會的會員,這讓許多網友產生不滿。

正是迫於這樣的壓力苗阜發表了道歉,以此緩解曲協遭到的質疑,不至於讓場面過於難看。



打鐵必須自身硬,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深諳此道的苗阜搶先道歉,既讓曲協有了下來的臺階,也有了緩衝處理的機會。

此外,苗阜這樣做也為自己佔得了先機,既能以此堵住一部分網友的嘴,更樹立了“知錯就改”的名聲。



更重要的是,苗阜這次道歉,在無形之中把球踢給了德雲社和張雲雷。

換句話說,某種程度上是在給張雲雷施加壓力。

你們一直說我不道歉,現在我道歉了,張雲雷道不道呢?



當然,對於苗阜這種道歉的態度我們是歡迎的,無論是誰做錯了都應該有個改正的態度。

問題是要一視同仁,同樣的錯誤,要批評可以,要譴責也沒問題,前提是必須一起來。




目前事情還在發酵之中,今天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再次就張雲雷調侃事件發表了嚴厲的聲明。

後續如何,拭目以待吧。


讀劇慧眼


對!苗的道謙隨意性很強,沒有深入實質,以一、以蓋之!國人可以把苗以前的作品一一拿出,讓其一一道謙,看看這xX是不是真心要改過自新!!!

小辮兒的腦x粉們!到了看你們能力的時侯了!上!!!衝上去!把一切虛偽的面俱撕碎!

娛樂圈到了整肅的時侯!

不只小辮兒的腦x粉!所有國人也應正視這個問題!

行動是你人生最好的註解!

人生區區幾十年!您還等什麼!!!!!!











峽頻奴


近日,張雲雷調侃張火丁一事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各方主流媒體接連發生斥責張雲雷,曲協更是發出了“加強監管懲戒”的呼聲。

而就在曲協剛剛發完聲的兩天後,中國歷史研究院便發聲明批評了張雲雷和苗阜,要知道,苗阜可是曲協的。

貌似這次曲協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面對中國歷史研究院的批評,苗阜也在第一時間坦誠道歉了一波,不得不說苗阜的求生欲還是蠻強的。

縱觀我們的相聲發展史,相聲之所以能夠成為文化產品關鍵點就在於很多老藝術家在表演相聲時始終秉承抑惡揚善、弘揚正氣的原則,不論是馬三立,還是侯寶林,抑或是劉寶瑞,這些老一輩的相聲藝人所表演的相聲基本沒有低俗的內容。

在舊社會,相聲、京劇本都是下九流的行當,那時的相聲藝人所表演的相聲摻雜了太多的五味雜陳,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老相聲藝人開始倡導文化,於是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相聲,原來相聲也可以深度,馬三立的《文章會》極具幽默性,同時也略有諷刺,侯寶林表演過的傳統相聲段子《扒馬褂》亦是極具文學性的作品。

在我看來,是這些老藝術家將相聲搬上了大雅之堂,倘若我們的相聲之路能夠延續這些老藝術家的相聲之路,我們的相聲斷然不會出現蠻荒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相聲之所以被人遺忘主要是因為那些所謂的主流相聲界的相聲藝人沒有繼承老藝術家的衣缽,不論是馬三立也罷,還是侯寶林也罷,他們所表演的依然是傳統相聲,“說學逗唱”依然是基礎,只是在內容上不再有低俗的內容。

德雲社的相聲在表演形式上確實是繼承了傳統相聲,這使得德雲社相聲極具可觀性,在一段時間裡,不得不承認德雲社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相聲方面做得很好,因為那個時間點的我們的相聲圈可謂是一片“狼藉”。

我不得不說,郭德綱確實是憑藉一己之力將我們的相聲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畢竟如今很多朋友都是因為郭德綱才喜歡上的相聲。

但有一點我要提一下,在內容上,德雲社的相聲並沒有完全繼承老藝術家的衣缽,經常看德雲社相聲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如今德雲社的相聲中確實摻雜了太多粗俗的內容,從某種角度來說,即便德雲社的相聲不去摻雜這些粗俗的內容其可觀性依然還是蠻不錯的,既然如此,為了不去掉這些粗俗的內容呢?

當然,在相聲段子中融入低俗內容的也不止德雲社的相聲藝人,苗阜儼然也不是個例,中國歷史研究院說的很對,既然要杜絕,那就全部杜絕。

為了針對而針對只會讓我們的相聲圈變得越來越烏煙瘴氣,作為喜歡相聲的票有,我們希望我們的相聲能夠蓬勃發展,有朝一日我們可以在諸多的小劇場看到當年馬三立老先生表演的那種相聲,當然,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切不可摒棄傳統相聲的原有形態。


草根說電影


最近,相聲圈內一直不是很太平,先是張雲雷被挖出曾在表演中砸掛著名京劇名家李世濟和張火丁,受到官媒批評,隨後苗阜也被網友挖出也曾在表演期間將國難汶川大地震作為包袱,甚至還曾在相聲段子中調侃偉人之言論。



如果說張雲雷和楊九郎對京劇名家出言不遜是對中華傳統藝術的不尊重的話,那苗阜將汶川大地震作為包袱以及調侃偉人這些行為簡直是犯了眾怒了。



回想半年之前,在張雲雷拆除固定在體內的鋼板,恢復健康後復出之際,就是因為被網友挖出其曾有過調侃汶川大地震歷史,張雲雷受到來自官媒和無數網友的批評指責,其形象和影響力也大跌,不少商演活動都不得不暫停。



有了張雲雷這個前車之鑑,苗阜也被網友們挖出調侃汶川大地震一事後,其影響更是之大,畢竟,相比於張雲雷,苗阜這些年一直以主流相聲演員身份行事,同時,他還在曲協擔任職位,做出這樣的事情,苗阜行為更加惡劣。



而在被網友挖出此事之後,苗阜也在第一時間發了道歉聲明,稱“以前犯過的混不少,多不以為恥”,“今後若有不足,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一定虛心接受”。


但是,在曲協中擔任重要職位且一直以主流相聲演員標榜的苗阜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僅僅只是一個道歉聲明就了事的話,那張雲雷內心肯定要委屈死,畢竟,張雲雷為此事承擔的責任太多,造成的損失也十分巨大。



在此情況下,苗阜除了道歉外,必須要為其曾經的言論負責,為其曾經的所作所為買單,此事絕不應該在苗阜道歉後就不了了之。


拾憶物語


對於他的所謂“道歉”——我個人保留意見!

苗阜的道歉是發自肺腑還是危機公關?

在被大V“中國歷史研究院”將他和張雲雷打包“批評”之後,苗阜於今天上午正式發文道歉:

動作不可謂不迅速,但是其中的部分措辭我不敢“苟同”!


道歉聲明中,苗阜一直強調那些“少不經事的調侃”事情都是發生在他進入曲協之前的。這一招真可謂高明,不但把自己摘的乾淨,還順便舔了一把曲協!但是你要知道網絡時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調侃512,明明是苗阜進入曲協之後的事情。這麼正式的一個聲明模糊時間線好像不合適吧?

“觀眾的罵聲是給我長記性,是好事”——未必吧,之前有很多網友和部分媒體都指出了你的過錯,為何不道歉?偏偏選擇在了“歷史研究院”批評你之後才選擇出來道歉,你這樣道歉真的是發自肺腑,還只是說做給外人看的一種危機公關?我更願意相信是後者。

苗阜的過錯,一個道歉遠遠解決不了

在我看來苗所犯下的過錯,一個道歉聲明遠遠無法解決問題。

有人評論張雲雷的事件,明明是部分媒體混淆事件發生的時間線,卻又偏偏說他屢教不改。那麼按照相同的理論,我們是否能說苗阜先生也是屢教不改,一犯再犯呢?


1.在北京衛視的某檔節目中,公開調侃已故香港巨星黃家駒為黃家“狗”,因為節目播出之後,引起了,包括了樂隊現有成員及其他所有粉絲的強烈憤慨,苗阜不得不道歉。

2.調侃512是“傳統節日”。

3.如果說上面的調侃還算小打小鬧。那麼這一條所謂的“包袱”則是性質極為惡劣的,希望曲協不要視而不見,不要厚此薄彼,拿出公正的說法,這種惡劣的調侃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吧。

苗阜說自己“失職”,我不贊同,我更覺得他是失德、失品!


天雷娛樂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張雲雷砸掛戲曲表演藝術家一事持續發酵,有些人本以為靠這件事壓一壓商業一家獨大的德雲社,緊跟著風頭髮聲的曲協,對張雲雷的“三俗”作品進行了譴責,想不到會“殃及池魚”。

被主流相聲界視如己出的青曲社,因相聲演員苗阜當年侮辱偉人的段子扒出來,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苗阜趕緊公開道歉,卻沒幾個觀眾買賬。

起初,相聲圈是涇渭分明的,主流相聲界上電視、做代言,非主流相聲演員們則在小劇場裡混口飯吃。想不到,班主郭德綱帶著德雲社一干人,愣是把相聲商演這件事給做成了,反觀後繼無人的主流相聲界,電視相聲越來越不受待見,連上一次央視春晚都成了老大難問題。

有了更多選擇權的觀眾,是相聲圈中此消彼長的決定性力量。是這些“衣食父母”用腳投票,造就了德雲社商演的一家獨大、主流相聲界的前途暗淡,這也是主流相聲界一直沒想明白的事兒,也是那隻“看不見的手”,始終通過爆黑料等方式“整一整市場秩序”的主要原因。

起初是走非主流相聲路線,後來轉投曲協大家庭,苗阜是一位很徹底的投機主義者。被官方大V點名,想來,也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苗阜沒想到的事兒。作為主流相聲界花了心思和離奇培養的相聲演員,他不僅承擔著帶領青曲社與德雲社唱對臺戲的重任,更重要的還是承擔了主流相聲界標杆性人物的重任。

媒體引爆、曲協發聲,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大多數吃瓜群眾心知肚明,苗阜引火燒身是早晚的事,被點名之後火急火燎的道歉撇關係,苗阜的做法沒錯,問題是,道歉的話怎麼說。話說深了,想把自己摘乾淨,明顯與曲協唱反調,話說淺了,囫圇吞棗的認個錯,觀眾肯定不滿意。

兩害取其輕,苗阜的道歉雖然表明了態度,承認自己“失職”,卻沒有得到觀眾認可。

按理說,與張雲雷的砸掛比起來,苗阜侮辱偉人的行為顯然要嚴重的多,如果就這麼幾句不痛不癢、清湯寡水的言論,就能輕輕鬆鬆的躲災避禍,觀眾心中的那桿秤怎麼能平?

說來說去,球又踢回到了主流相聲界,如果不能“一視同仁”,曲協的權威性會受到損害,如果要“各論各的”,引發新一輪熱議是不可避免的。處於風口浪尖,殺敵一千、四損八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分勝負、各自罷兵,想來應該是主流相聲屆最好的選擇了。


得著說


張雲雷砸掛事件影響不斷擴大,關於相聲調侃的尺度問題也再度成為熱點。高峰的演出片段被挖出,郭德綱的演出片段被挖出,連同苗阜調侃有關人士的片段也被挖掘出來。客觀來說,苗阜那一段調侃的尺度過大問題,比張雲雷兩次公共事件嚴重得多,那也是苗阜和青曲社野蠻生長的年代。張雲雷還沒有為調侃張火丁、李世濟事件道歉,苗阜卻在近日通過微博公開道歉,歡迎網友多批評。

不能烏鴉落在豬身上只看到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黑,苗阜如今又在相聲行業之外擔任很多社會職務,為曾經犯過的錯誤道歉,也是絕對應該的。

苗阜曾經的野蠻生長

演員這個職業容易出名,但歸根結底出大名的人是少數。而一個演員最早想出名的話,劍走偏鋒常常是必經階段。拿相聲行業來說,很多新人都被師父這樣指點過,你先不用管該不該這樣說,你先讓大家認識你,你再慢慢講規矩著說。這,就是相聲演員野蠻生長的階段。

對於苗阜和青曲社來說,他們也經歷過這樣的時期。青曲社成立十幾年,最開始幾年他們就在西安默默無聞地表演,直到登上2014年北京春晚,苗阜王聲才引發全國觀眾關注,從此成為全國知名的相聲演員,青曲社也跟著紅火了起來。

現在聽苗阜2014年之前的一些演出錄音,確實是存在很多尺度過大的包袱兒的,有些時候還出現髒口和葷口,讓人很難想象這是說著文哏相聲《滿腹經綸》成名的相聲演員。

然而兩個人還是非常謹慎,自從2014年春節一夜成名,兩人的表演就開始相對收緊,因為關注他們的人一下子激增,如果再說以前那種尺度的話,很有可能引發負面事件。王聲更為小心,不僅在表演上,他把自己過去所發的微博也檢查了一番,該刪的都刪了,他對苗阜說,“這叫愛惜羽毛”。

苗阜不認為自己是被“招安”

自從兩人的名聲在全國打響之後,青曲社並沒有像德雲社那樣將民營進行到底,他們還是與陝西省的官方曲藝機構保持密切聯繫,苗阜本人也擔任了相聲行業內外的諸多職務,目前的官方身份是陝西省曲協副主席。有了這樣的身份,苗阜在公開場合說話的態度就顯得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對於有些相聲迷來說,苗阜變了。

因此有一種聲音評論說,苗阜被“招安”了。對此苗阜有自己的看法,他不認為自己是被“招安”,自己做民營社團,其實自己站得越高說明民營社團的地位越高,他這是為民營組織爭取發聲的渠道。

苗阜說,過去他們對錶演的尺度問題不夠重視,很容易出現問題,青曲社這麼一塊舞臺和老百姓離得最近,如果沒有正確的引領肯定會出現問題。“其實說白了,過去不是我們不願意和組織在一塊兒,是沒人管我們,這兩年有人管了。輿論總把官方和民營兩者對立,我覺得是有人故意要把水攪渾,渾水好摸魚。”

此次被翻出舊錶演片段引發爭議,苗阜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是一以貫之的。他在微博道歉並歡迎網友監督,這是作為公眾人物的相聲演員應該持有的一種態度。苗阜並沒有因為那是多年前的表演而推卸責任,而這也恰恰印證了他對於“招安”一說的看法,過去那樣說是因為沒人管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現在有人管了,就要在表演方面更加註意,避免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張雲雷也該公開道歉

相聲表演的目的肯定是逗觀眾發笑,但如何笑,因為什麼笑,這裡就有需要演員認真考慮的空間。退一步說,小演員可以相對放鬆,因為盯著他們的人少,他們表演的影響也不算大,一旦演員的知名度擴大,在享受高人氣的同時,也要考慮表演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拿張雲雷來說,為過去犯過的錯誤道歉這並不算什麼,關鍵在於從內心真切意識到一個演員的知名度越大社會責任越大,把相聲表演得更像藝術,而不是其他。



鄭捕頭


問題是張雲雷在今年的四月份釆訪視頻中也反省了自己的過去呀!對於曾經的不上品用詞不妥、砸掛不當的作了檢討,並且在今年一直都很注重的,但五月份翻一次舊帳不說,現在又繼續翻更早的張雲雷已經否定的作品梗,這究竟是幾個意思???群起而攻之?在人小青年滿滿的正能量為非遺傳承而努力時候就搞這一出?是不想非遺傳承下去吧?其用心何其毒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