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裡慶帝已經讓梅執禮告老還鄉了,為什麼還要殺他?

東方一抹綠


依照慶帝多疑的性格,梅執禮非死不可。不光他本人要死,他全家都不能留,慶帝是個狠人。但殺梅執禮是個技術活,時間地點都得斟酌一番,才能讓暗殺這種事裡子面子都好看。

所謂的告老還鄉,不過慶帝是做給外人看的面子。梅執禮的諧音就是“沒智力”,他站錯了隊,又聽信了慶帝的謊言,當然活不成了。

京都府尹梅執禮,昨晚喜提《慶餘年》加更後的最難人設。梅執禮本想簡簡單單的履行一下自己的為官本分,在府裡審一下郭寶坤被打的案子。誰知就是這麼個小案子,沒有殺人放火之類的惡性元素,卻牽扯出了皇帝的所有兒子。慶帝的私生子範閒成了被告人,太子和二皇子也先後到場。

梅執禮審案可謂是一波三折。梅執禮先是在人證齊全的情況下,判了範閒無罪。話音還沒落,急著給範閒扣帽子的太子就來了,隱藏已久的太子黨梅執禮,自然是要看主子的眼色行事,本想借著郭寶坤的案子給範閒點苦頭吃的原則,為了能夠屈打成招,把刑具都夾到了花魁司裡裡的手上。千鈞一髮之際,二皇子也趕到了京都府,跟太子一起來旁聽範閒的案子。

梅執禮看著這兩位得罪不起的尊貴皇子,聽誰的都是錯,只好窩在兩人中間,瑟瑟發抖不敢斷案。還好慶帝的聖旨來得及時,不然梅執禮可能還是要像開家長會的小學生一樣,繼續左右為難下去。

案子有了定論之後,梅執禮被帶回了皇宮。慶帝對他展開了一場靈魂的拷問。梅執禮回鄉途中被殺的原因,就藏在這場對話裡。

梅執禮插手了太子陷害範閒的活動,慶帝殺梅執禮就是除去太子的羽翼,震懾太子黨,鞏固自身的統治

京都府尹官職不大,官階不高,但歷來都是個無比重要的人物。在京城手執判案大權,一句話就能裁定他人生死。而京城裡高門林立,貴人遍地,稍有不慎就會得罪某家的公子小姐。他手中的權利,足以讓京城各家權利聞風喪膽。也正是因為京都府尹的特殊性,這個芝麻大的官經常由皇室內部成員兼任,避免大權旁落。

慶帝登基後,力排眾議,把一個被眾人排斥到了權利邊緣的梅執禮扶上了京都府尹的位置。如果沒有慶帝給梅執禮撐腰,那些朝中被他得罪過的權貴恐怕早就要對他動手了。

可以說沒有慶帝,就沒有如今風光的梅執禮。梅執禮拿著慶帝的俸祿,卻悄悄幹起了為慶帝兒子賣命的活。帝王最忌諱的就是自己的身體還沒出問題,大臣就站到了太子一邊。梅執禮犯了身為臣子的大忌,慶帝可能早就想除掉他,只是在等這個機會罷了。

殺掉梅執禮,也能讓太子見識一下慶帝的殘忍手腕,打壓太子囂張的氣焰。

梅執禮是慶帝親手扶植起來的近臣,他若不死,慶帝擔心告老還鄉的梅執禮回鄉後會亂說

不在宮中殺梅執禮,是為了維護皇家顏面,也能方便慶帝斬草除根。

最能夠保守秘密的人,就是死人。皇家的秘密多如牛毛,梅執禮為官多年,早年和慶帝的關係還不錯,見證了慶帝從一個世子成長為皇帝最落魄的階段是什麼樣子,他又常年和權貴打交道,皇家後院有多亂,他心知肚明。

如果梅執禮回到鄉下,像範閒一樣出一本映射宮廷的小說,那麼皇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將岌岌可危。輿論的力量在古代也是很強大的。

即使只處死梅執禮,放過他的家人也對皇家有威脅。慶帝無法知道梅執禮在家中都對家人說過些什麼,這些人出去亂說慶帝也會坐立不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讓監察院的人偽裝成馬匪,將這家人滅門了來得更乾淨。

在宮中解決梅執禮,滿朝文武都會聽到風聲,留下來的官員就難免心寒,皇家的威嚴也會受影響。

慶帝在宮中賞賜梅執禮蜜漿,梅執禮已經猜到他很難活下去了,用自己的性命央求慶帝放過自己的家人。慶帝可以在宮外安插大量的眼線,用來監察官員和百姓,那麼太子等人也會向宮中派臥底,打探皇帝的情況。長公主和太子屬於同一隊伍,她一定會把梅執禮的狀況告訴宮外的太子。

其他臣子還有多少宮中的眼線,慶帝也斷定不了,如果梅執禮死在宮中的事情傳開,會引起群臣騷動。

慶帝明白這個道理,於是選擇了借勢恩准梅執禮告老還鄉,這樣便於眼線們向他們的主子傳遞不實消息,使梅執禮無人能救。還能穩定軍心,安撫眾臣,給外界留下一個仁慈的好口碑。

慶帝這種心腸狠辣的皇帝,對自己心愛的女人葉輕眉他都能下殺手,要除掉梅執禮一家,其實根本不需要太多理由。梅執禮親近太子,又不懂得及時劃清界限,在慶帝心中早已犯了死罪,他的死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萌萌小笑笑


很多觀眾沒看明白的是,慶帝為什麼不讓梅執禮投井,承諾他只要告老還鄉就一生平安,但是之後卻又讓鑑查院在半路假裝馬匪截殺?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嘗試分析一下。

首先,在面對慶帝問罪的時候,梅執禮主動認罪。他認為自己做錯了兩件事情,第一是不該審問範閒,第二是他不該因為太子的出現而在審判上失了分寸。

但是這兩點在慶帝看來都是可以理解的,沒有任何問題。慶帝不滿的是,梅執禮協助太子調查抓捕滕梓荊。而更讓他不滿的是,他給了梅執禮主動交代的機會,梅執禮卻選擇了隱瞞。

那麼為什麼抓捕滕梓荊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物,讓慶帝不滿呢?因為鑑查院是慶帝監察百官的機構,所有的事務只需要向慶帝彙報,不需要對其它機構交代。

所以在太子和梅執禮這一邊,他們既不應該知道有滕梓荊的存在,更不應該知道他假死的事情。

但是他們不但知道了,而且還居然對其動手,使用的還是京都府的力量,這就踩了慶帝的底線。

慶帝不按照慣例讓皇子出任京都府尹,目的就是不想京都府的力量被皇子使用。梅執禮讓慶帝失望了,他可以偏心太子,但是為太子效犬馬之勞不行。

至於為什麼梅執禮主動提出“失足落井”,慶帝不同意,卻在他告老的路上截殺。可以猜測有幾點原因。

首先,慶帝愛惜名聲,不想落一個“君臣一場,不得善終”之名,所以不能讓梅執禮見完自己,第二天就失足,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咋回事。

其次,讓鑑查院路上截殺可以弱化此事對他名聲的影響,雖然還是會有人知道,但是會多出一個嫌疑,太子滅口。

最後,範閒畢竟是鑑查院提司,又涉及滕梓荊,皇帝還是要給個交代,所以指定鑑查院動手。

梅執禮從慶帝辦公室出來的時候,雖然被告老但是卻露出了開心輕鬆的表情,可見伴君如伴虎,他其實早有退意,只是沒想到是這樣一個下場,到死也沒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令人唏噓。


追劇安安


我沒看過原著,但我還是可以肯定,慶帝沒有殺梅執禮。劇情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看到沒有,慶帝讓梅執禮明天告老還鄉,特意囑咐:明早不要起的太早,朕保你榮歸故里!

梅執禮走後,慶帝又讓鑑查院殺他。

更有意思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很早是重點),長公主就讓人給太子報信,梅執禮被殺害,但並沒有被殺害的劇情。

以上種種,不得不說,這是導演埋下的一個伏筆。




金小叄


去年讀過原著,現在正在追劇,挺好看的,年輕人增加了輕鬆劇情,老戲骨演繹了這是宮廷權謀劇情,有張有馳,輕鬆看劇!

為什麼放了梅執禮,還要殺他?這一點因為改動了原著,不過分析來說,原因如下:

自古伴君如伴虎,提前站隊下任君王,結局很悲慘!

這一點我們看過的歷史古裝劇以及歷史事實告訴我們的真理!

梅執禮所處廟堂時以及審判小范大人的時候特別是暗地裡協助東宮逮捕滕子京時,已經卷入了皇帝和公主殿下的暗鬥,並且站在了皇帝的對立面,你說能活嗎?

皇帝能上位的,大多殺伐果斷,生性多疑,要自己掌握全局!

劇中因為侯公公對小范大人的多話,不也是被皇帝敲打了一番,這點也說明皇帝整理內庫的棋局,任何人都不要多事、插不該插的嘴,碰著死!既然梅執禮插手監察員事物,皇帝讓你回家養老,那是面子,你看梅執禮高興的,還是沒有看透皇帝呀!就不要怪皇帝的殺伐果斷了!

這也是皇帝給太子團隊提的醒,殺雞儆猴!

皇帝殺梅執禮的消息也是通過公主下屬傳出來的,這也表明皇帝殺梅執禮起到了作用,公主也意識到皇帝的用意!內庫你是要交的,皇位的傳承你不要插手,我不給誰也不能搶呀!


洛城筱事


《慶餘年》劇中範閒為了給滕子京報仇、亦為攪黃自己的婚姻,故意設計了一場毆打郭保坤的計謀。最終,兩方對執公堂,並由京都府尹梅執禮公審。

表面上,是兩個紈絝子弟之爭,卻因範閒特殊的身份而牽扯到皇帝、太子、二皇子三者的利益之爭,各方心懷鬼胎,京都府尹梅執禮“左右為男”。整個劇情走下來,反而是與太子暗中有勾結的大臣梅執禮成了唯一受害者。

丟官又丟命。

按一般權謀走向,慶帝命梅執禮進宮並言語敲打對方,足以讓梅執禮惶恐不安,最後給一個告老還鄉的機會更顯仁君風範。但編劇安排讓慶帝借山匪之名處決梅執禮,更為畫龍點睛,這個橋段即側寫了慶帝這個人物又映襯權力遊戲的殘酷。

梅執禮以退為進,慶帝做足仁君風範

在李建義、陳道明兩位老戲骨的演繹下,梅執禮與慶帝的對手戲,堪稱教科書般完美。兩個角色表面看起來一個風輕雲淡一個誠惶誠恐,實則各有考量,內裡之爭比直接對峙還要暗流洶湧。

受慶帝召見,梅執禮已經知道自己難逃一死,整個人都處於瑟瑟發抖狀態,慶帝的權力也決定了他隨時可以摘下這個背叛了自己的臣子小命。但梅執禮惶恐之中,仍舊是以退為進,他提過往、訴衷腸、表功績一個都沒落下。

中是辜負皇帝對他提攜之恩的悔恨,其實是不斷提醒皇帝他曾經多麼忠心於他,或者說在外人眼裡他是一個多麼忠心盡責的老臣子。他其實在賭,賭慶帝不會讓自己沾上冷血的名聲,最終脫冠而出的放鬆也是為賭“贏”而開心。

通透如慶帝又怎能不知道梅執禮的心思?所以,他從對方入殿後便開始敲打威嚇,先擊潰了對方的心理防線,讓梅執禮直接把底線退到保住性命。然後在梅執禮以為自己不能保住性命之時,慶帝又態度反轉,迴歸憐惜老臣子的仁君形象。

這樣一來,梅執禮既為自己僥倖保全性命而欣喜,又會因慶帝的仁慈感恩,他才能心甘情願按著慶帝指示行事。而他的這些反應,也正是慶帝需要的,他需要梅執禮感恩戴德地走,但並不需要留他性命。

梅執禮之死是必然,慶帝殺雞儆猴

對於慶帝來說,攀上太子這個高枝的梅之禮,死要比活更有價值。

在《慶餘年》當下的劇情中,除了梅執禮外,被慶帝點破與太子有私交的臣子,還有禁軍統領宮典。但慶帝對這兩人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對待宮典他言語敲打卻無實質懲罰,因為在慶帝眼中宮典是一個能挽回又難有人替代的可用之人。

宮典雖與太子有私交,卻並未涉及朝堂利益,仍舊處於朋友關係中,慶帝一個警示反杜絕了他被太子收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宮典正值可用之齡,且是受到禁軍認可的統領,對慶帝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助手,更值得爭取回來。

但梅執禮便不同了,在範閒一案中他已經明確顯露了自己借職權按太子之命辦事的狐狸尾巴,是太子在大臣中的一枚暗樁。慶帝任由範閒攪弄京都風雲,原本便是想借他之手試探眾人的陣容,找出背叛自己的人。

已經完全曝露自己是太子一黨的梅執禮,慶帝若輕鬆放他離開,會為自己博得一個賢君名號卻無法震懾他人。只有梅執禮死去才能讓有異心的臣子畏懼權力、也才能讓太子長公主一行有所忌憚,殺雞儆猴之意明顯。

而且以梅執禮的年齡與官職,在官場必然是樹大根深的,告老還鄉之後仍舊能借人脈為太子謀取利益,這是一個潛在的隱患。所以,慶帝召見梅執禮並不是為了給對方活命的機會,而是如何最有用的除去他。

兩次反轉精彩無限,卻暗示權力遊戲的殘酷

從梅執禮這個人物出場到結束,其實一共只有兩場戲,公堂上被太子、二皇子為難的官員、皇宮之中被慶帝震懾的老臣,這種設定並不罕見。但這個角色選擇老戲骨李建義出演,便代表他不是一個走過場的人物,他是一把打開權謀的鑰匙。

他與慶帝的對手戲相當精彩,不到八分鐘的時間,劇情出現兩次反轉。慶帝從欲殺梅執禮到保全老臣,是一個反轉;讓梅執禮告老還鄉卻又借山匪之名殺死對方,又是一個反轉;整個過程因兩位演員淋漓盡致的表演,而讓觀眾拍案叫絕。

而精彩無限的故事之後,還有《慶餘年》中權謀基調的上線,它不在暗藏於太子等人的計劃之中,也不在慶帝正邪難辯的人設裡。因為梅執禮的出現,劇中的權謀直接走到觀眾面前,讓大家看到了“賢”君“忠”臣言談舉止之間的兇險,也看到了權力遊戲的殘酷。

梅執禮之後,觀眾也能輕易發現,範閒想要完成母親刻下的願望,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太子、長公主一行,而是將封建君主權力玩弄到極致的慶帝。鑰匙的精彩,讓接下來現代人思維的範閒與老謀深算的慶帝對手戲,更值得期待了


七話影視


 口算致富範思轍,熱愛午睡二姨娘,不想穿鞋二皇子,京都高德王啟年。掃文前線範若若,法制頂流司理理,崆峒深櫃滕梓荊,劉海飄逸李慶帝。局部打碼五竹叔,全身溼敷郭保坤,暴力紅唇皇太后,蜜漿上癮梅執禮。

 

 

皇上為什麼在皇宮饒了梅執禮,卻又安排人把他殺了。為什麼讓他第二天早上起晚點,是因為要殺他所以讓他多睡會嗎?

 

 

慶帝問罪梅執禮這一段,一個問得咄咄逼人,一個嚇得戰戰兢兢,把“伴君如伴虎”演繹的淋漓盡致!皇上為什麼在皇宮饒了梅執禮,卻又安排人把他殺了。為什麼讓他第二天早上起晚點,是因為要殺他所以讓他多睡會嗎?慶帝真的是刻薄寡恩還要好名聲,梅執禮也是不容易

 

真的為陳大叔的演技折服,骨子裡皇帝的威武氣魄運籌帷幄的感覺隨著臺詞、眼神全都釋放出來了,那種步步為營的感覺讓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同時覺的這位慶帝的陰暗到爆炸,那些所謂對你的稱讚與示好都會讓你不由自主的忖度自己的過失,伴君如伴虎太闊怕了

 

 

道明叔,你反正不出宮,就永遠不把頭髮梳梳好嗎,哈哈。

 







大胖說說說娛樂


自古帝王多薄情,不狠點兒恐怕也不會稱帝。

範閒自來到京都,就已經站在了風口浪尖,範閒自己都說這背後有人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這個人毫無疑問就是慶帝,所以一切都把握在慶帝的手裡,權謀之略由此可見。

梅執禮被慶帝叫到宮中,慶帝說:“今日不論君臣,只算故交,”這裡的故交說明慶帝本身和梅執禮有交情的,而且還知道他喜歡喝蜜漿,慶帝回憶對梅執禮的印象還是他初登基時,排除萬難執意讓梅執禮擔任重任,受用於慶帝,慶帝對於梅執禮那是重恩,既然有如此重恩,那麼梅執禮自然應該是衷心於慶帝,最重要的是當年梅執禮就任之時,自己的第一個奏章,寫著:為臣最重要之道是衷心,所以這裡就能看出來之所以現在把他找來就是梅執禮這顆心已經不在衷。

梅執禮自以為是用了私刑,在太子面前沒有依法審理案件,所以導致慶帝不滿,但是慶帝說“東宮駕前,你很難辦,朕也能理解。”所以梅執禮作為京都府尹,當然該審,也就說他審的沒錯,但是錯就錯在了他投靠東宮,為什麼在慶帝還身體健康活著的時候投靠東宮呢?因為他覺得慶帝大限已至,梅執禮的這個想法就很可拍了。

開始我也說道了,慶帝才是這部劇的權謀之人,所有的事情都瞞不住他,所以慶帝知道了東宮抓滕梓荊是梅執禮派督府調查的地址,還派班頭抓的人,所以梅執禮最大的錯就是站錯了隊。

梅執禮作為老臣,慶帝自己都說如果用國法治梅執禮的罪,那麼就是慶帝薄情寡義,所以不能用國法治罪,自然不能讓他死在宮中了,而且慶帝對梅執禮的寬容,讓梅執禮主動退休,顯得慶帝是一位寬容講舊情的好帝王,梅執禮還會因此感激他,慶帝這套路跟現在一些互聯網公司裁員如出一轍。

秋後算賬,絕不留後患,帝王“雄才偉略”必要因素就是心狠,必須做個狠人,這就是為啥會流傳下來伴君如伴虎這個詞了。


常小C


慶帝不滿意太子,所以從電視劇一開始,就要削弱太子的資本——內庫。梅執禮是太子的人,慶帝為什麼不喜歡太子,是不喜歡太子為人,還是太子謀權的行為讓慶帝不喜歡,這些電視劇中還沒有透露,反正電視劇開始的基調就是慶帝要削弱太子的職權。

梅執禮是太子的人,審問範閒只是一個導火索。範閒把郭寶坤打成了木乃伊,郭寶坤心裡有氣,把範閒告上京都府情有可原,本來要判定無罪了,可是太子和二皇子突然駕到,一邊要害範閒,另一邊要保住範閒,京都府尹只是一個小官,夾在兩個皇子中間難辦也是看得出來的。

所以慶帝對於審問範閒這件事,也理解梅執禮的難處,但是慶帝不滿意就不滿意在,梅執禮明明是太子的人,慶帝也給了他說實話的機會,但是梅執禮還是選擇了隱瞞立場,這就是不忠。

藤梓荊是監察院的人,監察院只對皇帝效忠,監察院的人是死是活,只有皇帝一個人知道,太子和梅執禮既不應該知道藤梓荊這麼一個小人物的存在,更不應該知道他是假死。太子之所以能把藤梓荊綁上公堂,就是京都府尹的手筆。

澹州假借監察院的名義刺殺範閒,是太子的手筆,他們自然知道藤梓荊的存在,當時範閒對監察院報告藤梓荊已經死了,太子是怎麼知道藤梓荊假死呢?藤梓荊死活只有監察院有知情權,太子既然知道,慶帝就查出來,是京都府尹的作品。

從打聽到藤梓荊假死直到綁上公堂,都是京都府尹的傑作,所以慶帝才會盤問梅執禮,而且給他說實話的機會,但是梅執禮卻拒絕了。

梅執禮是慶帝一手扶植上京都府尹的,梅執禮需要的是絕對效忠慶帝,然而慶帝還十分康健,梅執禮卻選擇了站隊太子,這就是不忠心,這樣的人養在身邊,早晚是養虎為患。慶帝本來就不滿意太子,殺了梅執禮更是殺雞儆猴。

表面上不殺,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面,但是其實根本容不下太子一黨這麼囂張,所以梅執禮必須死。這話也是通過公主那邊傳到太子耳中的,就是告訴太子這一黨,要知道分寸。


入行娛樂


這還不簡單?又當又立,所謂帝王心術唄。放你一馬是保全自己名聲,告訴天下百姓自己愛護老臣。是個仁義的好皇帝。

派出人殺掉他是為了敲山震虎。說的是馬匪只是為了騙百姓而已,大臣都知道誰殺的。皇帝這麼做也是告訴那些站隊的人,朕還沒死你可以試試是你站隊的運氣好,還是老子手裡的刀硬。


人笑痴知是誰


慶帝是一個野心極大的君主,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家,擁有近乎變態的控制慾,對於他的權威的挑戰哪怕是一絲都會引起他瘋狂的報復,這也是古代雄主的一個特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哪怕是他自己的兒子情人都不行。太子迫不及待想確立自己的絕對優勢,這在雄主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慶帝不會想做李淵,他的權謀後來的劇情會繼續展現,只要他還活著,太子就得安分接受敲打,二皇子和範閒就是最好的工具,更何況範閒還是他心有虧欠的葉輕眉和他的私生子,並且範閒在入京以後的所作所為慶帝還很喜歡,怎麼可能讓一個沒骨頭的官吏挑戰自己的權威坑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所以沒智力(這名字取得就是作死)必死。陳道明演得真的好,慶帝就應該是這麼一個不和你講你們的道理,你們只要聽我的道理就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