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機器人(Robot)可分為普通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

普通機器人詩執行簡單工作的機器裝置。它的任務是協助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智能機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機器人,這是因為它有相當發達的“大腦”。在腦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處理器,這種計算機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聯繫。最主要的是,這樣的計算機可以進行按目的安排的動作。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說這種機器人才是真正的機器人,儘管它們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

機器人提出的三條“定律”(law),程序上規定所有機器人必須遵守

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在小說 中所訂立的“機器人三定律”。阿西莫夫為機器人提出的三條“定律”(law),程序上規定所有機器人必須遵守: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器人主要品牌公司

雖然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但從全球角度看,目前歐洲和日本是工業機器人主要供應商,ABB、庫卡(KUKA)、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四家公司佔據著工業機器人 53%的市場份額。國內包括新松機器人、廣州數控、銳奇股份、埃斯頓、埃夫特、佳士科技、亞威股份,哈工智能,新時達等。國內大多數機器人本體公司以採購集成為主

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

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2014年—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3%。其中工業機器人159.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94.6億美元,特種機器人40.3億美元。可見市場空間增長潛力巨大。

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

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

5G加速機器人發展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科技發展也將因此極大提速,低延遲、高可靠度、高帶寬移動網絡將允許我們在這一領域引入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5G連接到雲端的機器人,可以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找到其在環境中和執行任務和導航的最佳方式,同時無需事先進行專門編程技術,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5G技術在機器人領域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醫學領域,尤其是當通過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操作機器人工具進行遠程手術的時候。

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人工智能機器人

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人工智能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企業主要面臨三方面的挑戰

品牌基礎薄弱: 中國機器人缺乏大型支柱企業,更難以形成產業集群和規模效應。

核心零部件研發滯後: 核心零部件缺乏領先的自主創新技術及產品,市場主要被國外行業巨頭所壟斷。

低端產能過剩: 盲目擴張生產能力,生產出來的機器人產品只能聚集在中低端應用領域進行價格競爭。

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中國高端製造之殤:機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