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紀要:只要經濟前景不發生實質性重估,政策將保持不變

11月21日凌晨美聯儲公佈的10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內部分歧加大,但在說明何種情況才會促使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改變對經濟前景的看法方面幾乎沒有提供任何指引。

北京時間10月31日凌晨2時,美聯儲宣佈下調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至1.50%-1.75%。這是今年以來美聯儲第三次降息。10位票委中,8名票委投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堪薩斯聯儲主席Esther George和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等兩人投反對票,他們在此次會議上傾向於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1.75%-2%不變。這兩人也是今年之前兩次降息的反對者。

會議紀要稱,許多成員認為,鑑於全球經濟增長持續疲弱,以及貿易發展的不確定性居高不下,在此次會議上再次小幅放寬貨幣政策是適當的。而反對者認為,經濟前景依然樂觀,通脹正迴歸美聯儲的目標,鑑於貨幣政策傳導有時滯,他們傾向於花一些時間來評估此前政策行動產生的經濟效應。

美聯儲在會議紀要中表示,大多數成員認為,在本次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後,政策立場將被調整到適中狀態,為經濟溫和增長、就業市場保持強勁,通脹接近美聯儲2%對稱目標的經濟前景提供支撐。在10月30日降息後,政策將得到很好的校準,“只要有關經濟的最新信息不會導致對經濟前景的實質性重新評估,政策就可能保持不變。”

紀要還顯示,在近期短期貨幣市場出現動盪之後,成員們進一步討論了建立長期回購工具的可能性。不過尚未作出決定。

“常設固定利率回購工具可能會大大確保對聯邦基金利率的控制,但使用這個工具也可能遭到責難,特別是若利率設在相對較高水平的話,”會議紀要寫道。“相反,若將常設工具利率設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則可能導致超出適當程度的更大更頻繁的回購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