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區間放寬至八折鎖定期縮短 再融資鬆綁或為券商增厚12%業績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鄭瑋

隨著再融資的各項政策的放開,券商的春天越來越近了。

近日,證監會宣佈,擬對主板再融資辦法、創業板再融資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進行修訂。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融資效率,調整再融資市場化發行定價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形成買賣雙方充分博弈,市場決定發行成敗的良性局面,提升再融資的便捷性。

本次修訂的最大亮點當屬定價和鎖定機制,以及定價基準日的限制調整。將發行價格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九折改為八折;將鎖定期由現在的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規則的限制。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從再融資中的定增部分來看,今年103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定增計劃,由44家券商承銷,擬募集資金873.12億元,實際募集金額856.93億元,其中中信證券承銷11家居首位。

安信證券表示,從2017年起再融資市場逐步趨冷,市場對相關規則調整的預期增強。此次再融資規則修訂利好券商投行業務,若2020年再融資市場回升至1.5萬億元左右,將為券商投行帶來40億元至50億元的收入增量,以2018年全行業投行收入計算,約增厚12%。此外,解禁後減持規則的鬆綁,未來也將促進交易活力,為券商經紀業務貢獻增量。

“調整之後可以更好的與國際靠攏,迴歸市場屬性,背後的目的也在於鼓勵和扶持上市公司再融資,提升市場的包容性。”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長江商報記者分析。

激發賺錢效應

此次擬鬆綁的內容包括:非公開發行對象擴容、放鬆鎖定機制(鎖定期縮短且不適用減持規則的限制)、增加定價基準日的靈活性、適當下調定增價格下限、延長批文有效期、優化減持規模。

中信建投證券稱,本次政策縮短了定增鎖定期和減持期,定增套利策略的風險收益比有所提升,有利於提升發行對象的積極性。

另外,放寬定價基準日和定價折扣給予了發行對象更大的套利空間,同樣利於提升發行對象的積極性;放寬發行對象數量限制可以降低對單個發行對象參與再融資資金規模的要求,有利於擴大發行對象的範圍;增加再融資實施期限方便了上市公司選擇發行窗口,提升再融資的成功率。

據統計,2017年和2018年再融資市場遇冷,整個市場的再融資成交金額分別同比下降了24%和28%,其中增發承銷金額同比下降了25%和41%。

“再融資放鬆之後,上市公司融資的積極性會提高,融資的規模也會上升。長期來看,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進而改善企業的財務報表,對於提升企業的經營績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董登新表示。

頭部券商迎政策紅利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定增前十的主承銷商分別為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聯合、國元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等,頭部券商佔據絕對地位。

另外,以今年三季報分析,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為237億元,前十名分別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與定增排名吻合度較高。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